鸡蛋真是个宝,价格不贵,营养却好得没话说,被称为“营养全能王”。所以很多人的早餐都少不了它,给家人煮上几个,心里就特踏实。
但是呀,朋友们,吃鸡蛋可不是简单地把壳一剥、吃下去就完事了。这里面还有些小讲究呢!要是吃的方法不对,不仅补营养的效果大打折扣,还可能给身体帮倒忙。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吃鸡蛋时,咱们最常忽略的几件事。
第一,煎蛋再香,也得少吃点。
要说鸡蛋哪种做法最解馋,金灿灿、油汪汪的煎蛋肯定排前三。但它真算不上健康吃法。
鸡蛋在油锅里这么一煎,会吸进去好多油,吃多了容易上火,而且这额外的油吃进肚子,时间长了,体重和血脂可就悄悄升上去了。万一火候没掌握好,把蛋煎糊了,还会产生些不好的东西。
所以呀,煎蛋解解馋就行,可别天天当饭吃。要说最推荐的做法,那还是水煮蛋或者嫩嫩的蒸蛋羹。这两种方法能几乎完完整整地保住鸡蛋里的所有营养,咱们身体也最好吸收。
第二,鸡蛋好,但真不是吃得越多就越补。
以前听说有位大爷,觉得鸡蛋好,每天雷打不动吃3个。结果后来体检发现胆固醇超标了,平时也老觉得肚子胀、不消化。医生一问,问题就出在鸡蛋吃太多了。
再好的东西,吃过量了都会变成负担。咱们身体能吸收的营养就那么多,吃多了也吸收不了,多余的蛋白质反而会让你的肠胃和肾脏加班工作,累得够呛。
鸡蛋里的胆固醇,适量吃对人有好处,但吃多了就会在身体里堆起来,反而对健康不利。
那吃多少合适呢?对咱们大多数人来说,一天1-2个就足够啦。上了年纪的朋友,肠胃功能弱一些,一天1个就挺好。如果本身胆固醇已经偏高了,那每周吃上3-5个就行。
第三,半生不熟的鸡蛋,最好别碰。
现在挺流行吃那种“溏心蛋”,蛋黄还能流出来,甚至有人直接生喝鸡蛋,觉得这样更嫩滑、更“原生态”,营养也更好。
但其实这样有点冒险。鸡蛋里可能藏有一种叫“沙门氏菌”的坏东西,要是没经过高温彻底煮熟,这些病菌吃到肚子里,很可能让你拉肚子、发烧,折腾好几天。
别以为生吃更营养,事实上,生鸡蛋的营养咱们身体只能吸收一小半(30%-50%),远不如吃熟的划算。为了那点口感去冒险,真的不值当!
第四,可别再把蛋黄扔掉了!
很多人,尤其是吃水煮蛋的时候,因为觉得蛋黄干巴巴的噎得慌,或者听说胆固醇高,就习惯只吃蛋白,把最有营养的蛋黄给扔了。这真是太可惜啦!
蛋黄里确实有胆固醇,但只要你适量吃,对身体根本没坏处。相反,蛋黄可是个“营养小宇宙”,除了胆固醇,还有卵磷脂、各种维生素和钙铁等矿物质,这些好东西都在蛋黄里呢!
你把蛋黄扔了,等于把鸡蛋最精华的部分给浪费了。下次吃鸡蛋,试着慢慢把蛋黄也吃下去吧,如果怕噎,就配点水或者牛奶一起吃。
希望这些小提醒能帮到你和你的家人。如果觉得有用,就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