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旅游”融合发展,英吉沙这样吃上“旅游饭”
创始人
2025-09-13 18:02:31
0

“非遗+旅游”融合发展,英吉沙这样吃上“旅游饭”

“旺季时,我一个月能生产650余件土陶。”在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土陶村,土陶艺人阿卜杜克热木·阿卜杜热合曼告诉南方+记者。

而在英吉沙县小刀村,店主麦麦提·斯依提正忙着向游客展示产品:“看我的英吉沙小刀多漂亮!从这里寄快递,可以发到全国各地。”

英吉沙县土陶村景区内的葫芦装饰品。南方+ 泠汐 拍摄

近年来,英吉沙县积极探索“非遗+旅游”创新融合发展路径,深入挖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吉沙土陶和英吉沙小刀的文化价值,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土陶村AA级景区和非遗特色村。小刀村第一书记张以军表示:“村民在家门口真正实现了就业增收,真正吃上了‘旅游饭’。”

古老土陶焕发现代活力

英吉沙县土陶主要分为“素陶”和“琉璃陶”两大类,其中“琉璃陶”最富特色,分为罐、壶、盘、碗、缸、盆等类别,既是日常生活用品,也是精美的工艺品。2006年,传统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英吉沙县土陶村景区内的展览品。南方+ 泠汐 拍摄

在英吉沙土陶村,当地依托这项国家级非遗技艺,打造了极具民族特色的AA级景区。在阿卜杜克热木·阿卜杜热合曼开设的“土陶艺人之家”体验馆内,陈列着大量精美的土陶工艺品,还开设了学徒体验课,让游客亲身感受土陶文化的魅力。

“20块钱体验当土陶学徒,感觉很有这边的民族特色。”从江西来的游客张丽情告诉记者。

阿卜杜克热木是“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第七代传承人的儿子,从小深受家庭熏陶。随着“非遗+乡村旅游”产业模式的兴起,他与家人研制兼具文化内涵与实用价值的系列土陶产品,通过抖音、微信等渠道宣传,订单源源不断,“旅游旺季时,一个月纯收入可达5万元”。

英吉沙县小刀村内,工匠对英吉沙小刀进行淬火。南方+ 泠汐 拍摄

据了解,英吉沙土陶村景区年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带来就业岗位200多个,带动快递、民宿、农家乐、水果采摘园等产业发展。2015年荣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2018年被农业农村部授予“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2020年荣获“全国文明村镇”。

木海麦提·阿卜杜萨塔尔是英吉沙县技工学校土陶课程班的学生。在土陶展览馆,他不仅带游客体验揉泥、拉坯、彩绘,还会讲解英吉沙土陶“千年不裂”的技艺秘诀。他说:“想把学到的技艺传播给更多人,让英吉沙土陶一直传下去。”

小刀工艺铸就文化名片

熔炼、打制、淬火、磨刀、镶嵌……在小刀村,制作一把精美的英吉沙小刀需要十几道工序。在店铺后方的庭院中,工匠们在开放场地演示这些工序,形成了独特的“前店后厂”模式,也成为游客了解小刀文化的“户外博物馆”。

英吉沙小刀是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名刀之一,以其精美的造型、秀丽的纹饰和锋利的刃口而闻名,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刀村则是著名的“中国小刀之乡”,集英吉沙小刀制作、展示、销售等于一体。

现年70岁的传承人胡甫尔·热合曼从事制刀50余年。他告诉记者:“新疆的70年就是我的70年。我已经培养了14个徒弟,未来还想培养更多人,把英吉沙小刀文化传承下去。”

英吉沙县土陶村内,工匠使用传统技法雕刻土陶。南方+ 泠汐 拍摄

据了解,英吉沙县小刀村现有95家小刀店铺,从事制刀的工匠达412人。2023年山东省援疆建成非遗小镇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刀王故居,邀请众多传承人入驻,目前该产业合计就业人员610余人。2024年,英吉沙县小刀销售额达8000万元。

其中,小刀村第一书记张以军介绍,作为英吉沙小刀发源地的小刀村有约400人从事小刀产业,现有6个合作社、2家公司共35家商铺,采用“合作社+商户+农户”的运营模式,年产10万余把小刀,产值可达1000余万元。

阿卜杜萨塔尔·毛拉木在小刀村开了两家店铺,每年能卖出1万余把英吉沙小刀,总营业额达100余万元。“我从小就看到爸爸在家制作英吉沙小刀,如今我继承家业,也是受到这种情怀的感召。”

英吉沙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孙燕表示,为进一步构建非遗+产业格局,英吉沙县正大力推进和广东阳江刀具的常态化合作机制,已签订友好城市合作协议和五金刀剪合作协议,后期将深化文旅城市发展等方面的合作。

通过“非遗+旅游”的创新发展模式,英吉沙县不仅保护和传承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让当地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动力。

南方+记者 泠汐 刘长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黄豆烧鸡脚里的烟火人生 南昌城东的青山湖区,临赣江之畔,揽瑶湖之秀,水网如织缠绕着万亩良田。在这片红土地的肌理里,藏着大自然...
2025齐鲁美食节暨跟着齐鲁超... 海报新闻记者 刘娇 报道 9月12日,“2025齐鲁美食节”暨“跟着齐鲁超赛品美食”活动在德州市正式...
金黄酥脆!家常葱香椒盐虾仁,一... 葱香椒盐虾仁是一道经典的家常菜,外酥里嫩,咸香微辣,虾仁的鲜甜与葱香、椒盐的风味完美融合,无论是作为...
何亚非:聚焦文旅融合核心价值,... 9月1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
原创 金... 作者:韩晓慧(河北怀来) 金秋采风游学,银龄逐梦寻景——老年大学摄影二班游学活动纪实 金秋九月,天...
【项目一线】破“花期依赖” 龟... 项目一线 为持续开展项目大会战,加快建设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奋力在全省支点建设中担当作为、争创佳绩...
杭州旅游流行服饰搭配攻略,夏季... 导语:杭州,这座充满诗意的江南水乡,每年都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随着季节的更迭,游客的穿搭风格...
吉林仨“项目”获推介 (来源:中国吉林网) 转自:中国吉林网 9月13日上午,2025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推介活动在202...
2025年全国主流媒体看常州|... 这个夏天,苏超赛事火遍全网,常州和“恐龙”一起登上热搜。9月13日下午,“新能源 新动力 新常州——...
第二十六届中国美食节、第三届中... 大众网记者 刘小凡 张佳晖 青岛报道 9月12日,第二十六届中国美食节、第三届中国海洋美食文化节、2...
十款家常素凉菜,口味多样,做法... 素凉菜不知道吃什么?来看看下面这十款家常凉菜,口味多样,做法简单,你觉得哪款更好吃? 苦瓜酿红枣,...
秋天补肺第1名!早上煮水当茶喝... 入秋后,风里带着明显的燥意,不少人早上起床会觉得喉咙干得发疼,说话多了嗓子发紧,甚至鼻子偶尔出血、皮...
原创 灾... 灾难级公关!西贝后厨里的鸡汤、西兰花都是冷冻,这波口碑全输了 “100%没有预制菜”——这句话从西贝...
芋头也有禁忌?提醒:二者万不可... 芋头可是个好东西,健脾补虚,散结解毒,特别适合现在这个季节吃。但就在上周,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姐,腹胀、...
广西夜市C位的霸主,散发果香的... 烤架上的肉串滋滋作响,油脂滴落炭火激起阵阵香气,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却是那散发着果香的特制酱料,这就是广...
预计国庆开业!赣州即将迎来2个... 赣州蓉江新区迎来两个美食城——蓉江美食广场和洋山集市。目前这两个项目正在火热施工中,预计将于国庆节营...
鸡蛋上最脏的东西,小心别吃进去... 鸡蛋,作为厨房里的必备食材,价廉物美又营养丰富。 在购买鸡蛋时,我们会发现,有的鸡蛋表面上很干净,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