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晓慧(河北怀来)
金秋采风游学,银龄逐梦寻景——老年大学摄影二班游学活动纪实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正是户外采风游学的好时节。9月11日,老年大学摄影二班师生怀揣着对摄影的热爱与对自然风光的向往,开启了一场为期一天的崇礼草原天路、赤城独石口长城采风游学活动。大家以镜头为笔,以光影为墨,在蜿蜒的天路与沧桑的长城间,记录秋日美景,交流摄影技巧,度过了充实而难忘的一天。
清晨6:00点摄影二班师生早早集结完毕,背着相机有序登上前往采风地点的汽车。一路上,学员们兴致勃勃地交流着此次采风的计划,分享着以往摄影的经验,欢声笑语不断,为这段旅程增添了温馨的氛围。
上午9时许,汽车抵达崇礼区桦皮岭,这里是草原天路的东起点。刚下车,学员们便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点缀着金黄的野花,远处的山峦层林尽染,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秋日画卷。“太美了!赶紧拍下来!”学员们纷纷拿起相机,迫不及待地捕捉眼前的美景。有的学员蹲在草原上,专注地拍摄脚下的野花;有的登上高处,用广角镜头记录下草原天路蜿蜒曲折的全景;还有的学员相互配合,一人调整相机参数,一人指导构图,在交流中提升摄影技巧。
草原天路全长130多公里,沿途不仅有壮美的草原风光,还有风车、梯田、村落等独特的人文景观。汽车沿着天路缓缓前行,每到一处观景台,司机师傅都会停车让学员们下车拍摄。在一处风车群观景台,巨大的风车在秋风中缓缓转动,与蓝天白云、草原相映成趣,成为学员们镜头下的“宠儿”。“这个角度好,把风车和远处的山峦结合起来,层次感就出来了。”摄影二班的袁秀峰老师一边示范拍摄,一边向学员们讲解构图技巧,“拍摄风光照时,要注意前景、中景、远景的搭配,这样才能让照片更有深度。”学员们认真聆听,纷纷按照老师的指导调整拍摄角度,一张张精美的照片在镜头中定格。
临近中午,学员们乘车沿崇赤公路前往赤城县城,途中穿过了龙门崖隧道。隧道外的景色与天路截然不同,两侧的山峰陡峭险峻,山间的溪流清澈见底,又是一番别样的景致。12时许,汽车抵达赤城县城,学员们来到当地一家特色餐馆,品尝了当地的美食——莜面和山药饼,大家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交流上午的摄影心得,脸上满是满足的笑容。
用过午餐后,稍作休息,学员们便再次乘车前往此次采风的第二站——赤城县独石口长城。独石口长城是明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始建于明朝,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这里的长城虽历经沧桑,但依然保留着古朴的风貌,城墙依山而建,蜿蜒起伏,宛如一条巨龙盘踞在群山之间,气势恢宏。
抵达独石口长城脚下,学员们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斑驳的城墙记录着岁月的痕迹,远处的烽火台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壮观。袁老师还为学员们讲解了古建筑摄影的技巧。“拍摄长城这类古建筑时,要注意利用光线突出建筑的轮廓和质感。”袁老师一边说,一边用相机示范,学员们认真学习,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袁老师都耐心地一一解答。大家从不同角度拍摄长城的风貌,有的聚焦城墙的细节,有的拍摄长城的全景,想要将这份历史的厚重与壮丽永远定格。
夕阳西下,此次采风游学活动也接近了尾声。不少学员还在当地购买了莜面、月饼、新产的红云豆等特产,想要将这份来自崇礼和赤城的“味道”带回家,与家人一同分享。谈及此次采风活动,摄影二班的班长段芳表示:“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这次采风游学活动不仅让我们拍摄到了崇礼天路和独石口长城的美景,还提升了摄影技巧。希望以后我们能多参与这样的活动,让我们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此次采风游学活动,学员们晚上依然意犹未尽,在班级微信群里纷纷展示着自己拍摄的作品,分享着此次采风的收获。从中不难感受到这是一次摄影技能的提升之旅,更是一次亲近自然、感受历史的文化之旅。学员们用镜头记录下了秋日的美景与长城的沧桑,用热情诠释着老年生活的精彩与活力。
摄影:袁秀峰
编辑:牛义信/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