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城东的青山湖区,临赣江之畔,揽瑶湖之秀,水网如织缠绕着万亩良田。在这片红土地的肌理里,藏着大自然的偏爱——丰沛的雨水与阳光,孕育出稻菽千重的丰收画卷。每一粒稻谷、每一滴露珠,都浸透着大地的质朴鲜气。而在这片水土的馈赠中,一道家常却让人魂牵梦萦的菜肴悄然登场:黄豆烧鸡脚。它不似山珍海味的华丽,却以糯到骨头都入味的魅力,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心。
江西人做菜的讲究,藏在代代相传的火候里。黄豆烧鸡脚,这道看似简单的家常菜,背后是火候与时代的完美交融。在南昌的寻常巷陌,灶台旁的老手艺人,总爱用一口大铁锅演绎这道美味。铁锅烧得滚烫冒烟时,舀上两勺自榨的菜籽油——那油金黄透亮,带着田野的清香。油花在锅中炸开的瞬间,丢入拍扁的生姜和整颗大蒜,顿时激起一阵辛香。随后,一把红艳的辣椒段撒入,火候的掌控全凭经验。接着,泡发好的黄豆倾泻而下,颗颗饱满如金珠,它们在热油的拥抱中微微膨胀,吸足了油脂的醇厚。
这时,加足量的开水漫过食材,水汽蒸腾如雾,将黄豆的豆香与辣椒的烈性完美融合。不等锅底泛起焦煳,处理干净的鸡脚便被倒入。再加入适量酱油、盐和少许鸡精调味,酱油的咸鲜与盐的纯粹,在慢熬中渗透进每一寸肌理。秘制勾芡汁的加入是关键:铁铲翻飞间,芡汁如琥珀般流淌,均匀裹上鸡皮和黄豆。火候持续,汤汁渐渐收浓,逼出那层黏手的胶质。鸡脚的绵软、黄豆的糯香,与辣椒的辛辣交织,熬煮成一锅浓稠的糊状。一道热气腾腾的黄豆烧鸡脚就此出炉,香气四溢,让人迫不及待。
这便是江西人餐桌上的艺术:筷子轻轻一戳,鸡脚便软糯脱骨,入口即化;黄豆吸饱了汤汁的精华,咬开时爆出沙软的内芯,仿佛在舌尖绽放一朵朵烟火。盛在粗瓷大碗里,撒上翠绿的青蒜叶,红油、黄豆、褐皮、绿叶,堆叠成一幅活色生香的画卷。这不仅仅是食物的呈现,更是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每一口都诉说着水土的恩赐。
端上桌时,食客们颤巍巍地夹起酥软的鸡脚,在嘴里轻轻一抿就化开了,骨头缝里都浸着辣中带鲜的汁;黄豆混着米饭嚼,粉糯里裹着胶质的滑,连最后一点汤汁都要拌进饭里,吃得额头冒汗才算过瘾。
一锅鸡脚,一捧黄豆,一碗人间烟火。江西人的日子,正如这锅黄豆烧鸡脚,于烟火气中藏匿最踏实的滋味。在快如鼓点的时代洪流里,江西人用一碗碗镬气蒸腾的美味小炒,保持对生活的虔诚与热情,在快与慢的交织中,找到从容与平衡。
来源:江西宣传
作者单位:南昌青山湖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