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的夏天:苏州古城开出人文经济之“荷”
创始人
2025-09-13 11:00:55
0

炽热的气温也挡不住“下江南”的热情。这个夏天,苏州古城的火热程度堪比“苏超”联赛,甚至比时隔一两周的“苏超”更甚,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同样的剧情。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姑苏区限上住宿业营收7.36亿元,增长7.1%;全区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579万人次,营收4.4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6%、26.8%;规上文化企业营收同比增长20.8%。

从荷花绽放的浪漫,到菜场烟火的温情,再到十全街的活力,姑苏还是那个姑苏,却又似乎越发与过去不同。古城亘古,姑苏唯新,每一处空间都有新的故事,每一次体验都有新的感受。处暑已过,荷香渐收,尽管“荷花市集”下市在即,但苏州古城这朵人文经济之“荷”已然绽放在新时代的姑苏繁华图卷中,韵味悠长,生机不减。

撰文/邱如明

审校/王小凡

荷花市集:一朵荷花的全城浪漫

这个夏天,苏州古城白塔西路上的荷花市集火爆出圈,两度登上央视,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专程前来打卡。这个自发形成的季节性市集,日均吸引游客超万人,单日荷花销量逾万枝,成为苏州文旅的顶流IP。

白塔西路荷花市集位于姑苏区白塔西路与皮市街交叉口,后来一度“扩张”到身后的小公园。这里没有刻意规划的围挡,没有华丽的宣传海报,几十个摊位沿着80米长的道路依次排开,阿婆们坐在小马扎上,指尖翻飞间,3~5朵带露的荷花便与一片莲叶或一颗莲蓬缠成束,用红绳轻轻系住。

“10元一束,新鲜刚采的太湖荷花哦!”软糯的吴语吆喝声里,穿汉服的姑娘、举着相机的游客纷纷驻足。在这里,一位摊主的竹筐半天就能见底,“最多一天卖了1500朵,大部分是上海、扬州来的年轻姑娘买,说要带着荷花逛平江路、拍苏州。”

借势白塔西路荷花市集热度,8月9日至8月31日,观前小公园广场东侧也升级推出了“观前花汇・荷花市集”,让荷花的浪漫从烟火小巷延续到了繁华商圈。

“观前花汇・荷花市集”共设12个摊位,米色帐篷错落排列,形似水面睡莲,相比白塔西路市集的“原生”地摊,无疑更具调性。

此外,观前市集的空间也更加开阔,花农也以年轻人为主,大多为“90后”,摊主们穿着新中式旗袍或棉麻长衫,摊位上除了荷花,还摆着手工缝制的荷花香囊、印着荷韵的文创书签;专门设置的荷花打卡区里,白天是青绿荷叶搭成的拱门,到了晚上,流星灯从树梢垂落,圆球灯在花丛中闪烁,树木上的荷花彩绘被灯光映得愈发灵动,游客们举着荷花束站在灯影里,快门声此起彼伏。

手机扫码的“叮咚”声、游客的惊叹声与荷叶的沙沙声混在一起,成了古城夏日最鲜活的背景音。“没想到在繁华商圈也能找到这样的浪漫,感觉把整个夏天的荷香都装进口袋了。”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笑着说。

这朵荷花的影响力,早已超出了市集的边界,蔓延成全城的浪漫氛围和消费热潮。

手持荷花的游客成了古城街巷里最动人的风景。平江路上,身着古装的“仙女”们轻握荷花茎秆,裙摆随脚步拂过路边的青苔,走到临河的石桥上时,便停下脚步让同伴拍照,荷花斜倚肩头,身后是摇着橹的乌篷船缓缓划过,水波里漾着荷叶的倒影,仿佛一幅流动的古画;

傍晚时分当山塘街的灯笼亮起,许多游客举着荷花束漫步,路过卖糖粥的老字号时,会驻足买一碗,让荷花与瓷碗里的绵密粥品同框,甜香与荷香缠在一起;

平江九巷深处,几位穿汉服的年轻人围坐在老井边,有人举着莲蓬逗笑,有人用手机记录同伴摆弄荷花的模样,清脆的笑声顺着巷口飘向街面;

就连热闹的观前街,也随处可见手持荷花的身影——有人逛着丝绸店,将荷花放在锦缎布料旁比对色彩;有人坐在街边的茶座上,把荷花插在青瓷杯里,边喝茶边赏荷,偶尔举起手机和花束自拍,眉眼间满是笑意。

这些身着传统服饰、手握时令荷花的游客,像从古代的夏日雅集里走出,在平江路的水巷、山塘街的老铺、观前街的商圈里,把对古城的喜爱、对夏日的欢喜,都融进了与荷花相伴的每一步漫步、每一次驻足里,让整个姑苏古城都浸在了这份古今交融的浪漫与欢乐中。

姑苏区市场监管部门顺势而为,挖掘培育出三条“荷花宴赏味美食线路”,其中一条线——从皮市街往观前街走,街边商户用荷叶铺桌、莲子作饰,推出的荷花酥层层酥脆,咬开满是荷香;莲心茶装在青瓷杯里,配着印着荷花纹样的茶点,游客坐下来就能沉浸式感受“荷韵风情”。有商户算了一笔账,自从荷花市集火了,店里的荷花相关产品销量涨了三成,“不仅游客来买,本地居民也会带着朋友来,说是要‘把苏州的夏天带回家’。”

从太湖边的一束荷花,到街头市集的顶流IP,再到串联全城的“荷花经济”,姑苏古城用一朵花的浪漫,证明了传统与新潮的碰撞有多动人。它不是短暂的“网红打卡”,而是用生活日常的细节唤醒游客的情感共鸣。在这个夏天,“荷韵”成为苏州文旅最独特的记忆点,是夏日一抹最沁人的清凉,让人们对“江南”向往,在古城的烟火气里化为现实的美好久久不散。

传统菜市场的华丽蜕变

双塔市集地处苏州老城核心区,这个曾经日渐没落的老菜场,在2019年全面改造后开门迎客。2300多平方米的面积,分为生鲜区、小吃区,并设有裁缝铺、钥匙铺等摊位的便民服务区,既保留了传统烟火气,瓜果蔬菜一应俱全、风味小吃应有尽有,又注入了现代艺术气息。

为了避免同质化和网红化,双塔市集没有大规模对外招商,而是坚持保留原有的老商户,并且对他们进行培训、技能更新。只会做馄饨的,就学习开发其他新品类;不懂经营的,就培训餐饮服务的流程和规范。苏州老味道:留住了当地居民,也吸引来很多外地游客。特别是小吃区,夏季限定的双塔醉蟹/花雕话梅虾,酒香入味,鲜甜冰凉,在这个夏天特别受食客的欢迎。

除了双塔市集外,姑苏区还有多个菜场都在这个夏天焕新回归,展现出独特魅力。老菜场回归对老街坊而言无疑是“久别重逢”,对于年轻人来说,则是一场颇具新鲜感的“市井漫游”,菜场新增了多家小吃类商铺,让你一站式逛吃逛喝。这

使得菜场打卡成为受到许多旅游者喜爱的体验之旅。

自7月1日试营业以来,富强市集每天五点就开始飘起豆浆油条的香气,豆腐脑撒上虾皮、榨菜,一口下去滋味直冲天灵盖儿。与其他市集不同,富强市集几乎所有早点摊位都是原农贸市场的商户回迁,“以前的老顾客跟着来,新游客也爱尝这份‘老苏州的早餐’。”一位摊主笑着说。

同样带着时光印记的,还有有着70年历史的朝阳菜场。改造后的“朝阳菜市集”,没有拆掉老摊位,反而把熟悉的布局留了下来。对游客来说,在这里逛菜场更像是“闯入苏州人的日常”,“比逛景区更有烟火气,这才是真实的姑苏。”

在姑苏区的菜场版图里,彩香菜市场自今年3月焕新回归,热闹至今,还多了一层“温情传承”的底色。“承强饮食”是彩香一村菜市场的老牌小吃店,其老板王承强带出了两位徒弟,一位是隔壁“马家快餐”的老板马思胜,一位是“鑫震源”的创始人林波。菜市场几度搬迁复建,但“马家快餐”一直紧挨着“承强饮食”,“鑫震源”则开启了连锁模式,近些年开了上百家连锁店,但创始店一直放在市场里。

从师徒传承到品牌延续,彩香菜市场的烟火气里,藏着姑苏人对“匠心”的坚守,也让游客感受到了超越美食的温情。有人专门来吃“承强饮食”的馄饨,有人打卡“鑫震源”创始店,菜场不再是单纯的交易场所,倒是成了承载记忆与传承的“文旅节点”。

如今的姑苏菜场,早已不是“买菜的地方”那么简单。它们用“保烟火、注新意”的改造逻辑,让没落的老菜场变成了“可逛、可吃、可体验”的新空间。对本地人来说,这里是“留住乡愁的社区枢纽”;对游客来说,这里是“感受姑苏日常的体验地”。他们触摸到的,是古城最鲜活的肌理;而这些菜场的蜕变,也让姑苏文旅多了“接地气的温度”,这座古城不止有有园林的雅致,更有市井间升腾而起的烟火气。

十全街:古城街巷的创新活力

十全街,作为苏州古城的特色街区,正在保护与更新中焕发新活力。2025年夏季,这条全长2004米的古街成了苏州首店经济的集聚地,吸引了众多连锁品牌的苏州“首店”集中落户。楼下酸奶、茶芭蕾、大胡子抹茶先后开出,不远处主打“首店”的Blac+Blac换瓶商店、九十葉、fufuland等品牌同样人气爆棚,收银台前扫码付款的提示音此起彼伏。

数据显示,改造后,十全街周末客流峰值较此前激增3倍,日均人流量突破5万人次,特色餐饮、文创零售、沉浸式体验等新型业态营业额增幅超50%。

十全街的成功不仅在于首店经济的集聚,更在于“主理人经济”的蓬勃发展。一些由年轻人主理的本土小店,不仅用产品吸引客流,更通过社交媒体裂变传播,将十全街的市井烟火气转化为潮流文化符号。在这里,“麻雀”的招牌屋檐、“嘿啰面包”的网红露台、“啡舍”的共享空间,以及“红楼”的“苏州牌”果汁等,共同构成了街区独特的视觉标识,吸引着各地游客专程打卡,传统街巷在“主理人经济”的浪潮中焕发新生。

2017年,耳易在十全街开出第一家“红楼”,主打鲜榨果汁。“那时街上的网红店还不多,我们凭着一杯杯果汁慢慢积累起人气。”耳易回忆道。五年后,洞察到年轻人对特色甜品的需求,他决定转型做Gelato,并坚持将红楼Gelato(苏州首店)继续放在十全街。“这里的年轻客群对新鲜事物包容度高,每次研发新口味,顾客的反馈就是最好的市场调研。”如今,“红楼”已经走出十全街,在全国拥有6家门店。

当一楼商铺逐渐趋于饱和,十全街的主理人们又将目光投向二楼空间,由此催生出别具一格的“二楼经济”。不少店铺以一楼小巧的门头为入口,通过精心设计的楼梯连接到二楼主体空间,将原本容易被忽视的垂直空间,巧妙转化为集创意餐饮、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城市新消费场景,让整个街区的商业空间得到立体式的拓展。

与此同时,十全街的“后街经济”也悄然崛起。漫步北沿河的滚绣坊,这里展现出与主街完全不同的静谧与文艺:文艺的小酒馆、温馨的手工艺店铺,以及隐匿于巷子深处的书院与精酿酒吧,共同构筑一片低调而浪漫的商业空间。

“中国有条十全街”。如今的十全街,早已不是一条“路过的街”,而是一座“老街与新潮共生的博物馆”。它用“首店经济”吸引流量,用“主理人经济”沉淀文化,用“二楼经济”拓展空间,用“后街经济”平衡节奏,在保护古城肌理的同时,注入了年轻活力。游客感受到的,是古城“既守古、又创新”的生命力,既有“历史的厚度”,又有“当下的热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亮相2025齐鲁美食节,扒鸡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晴 9月12日,德州市体育公园南广场热闹非凡,由山东省商务厅、德州市人民政府...
西贝高层回应预制菜争议焦点 (中国烹饪 褚宏辚)“这两天客流比以往多了些,大家都好奇来尝尝‘老罗同款’。”西贝服务员说。9月12...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海乐高乐园开...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沈昊9月13日报道:9月12日,“活力中国调研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上海乐高乐园...
关于北京动物园公园开闭园时间的... 尊敬的市民、游客朋友们: 动物园属专类园,为尊重动物生活习性,强化公园安全管理。即日起,公园严格执...
山海并茂好心城,茂名携年例、省... 9月12日,2025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A区启幕。茂名以“山海并茂,...
早起福利 龙泉山云海蒸腾如仙境... 封面新闻记者 杨涛 摄影报道今天清晨,成都龙泉山森林公园云海蒸腾。充足的水汽在低温下凝成云海,阳光照...
12款餐厅精美凉菜做法,款款新... 12款餐厅精美凉菜做法,款款新颖,道道独特,收藏起来太实用了。 芥末白菜墩,一道带有京味的凉菜,也...
你可能每天都喝!这种“快乐水”... 最近 社交平台上有很多“微醺博主” 常常分享各种高颜值的调味酒 粉紫渐变的莫吉托、缀满樱花的马天尼等...
奶茶店投资需要多少钱? 开一家奶茶店需要多少钱?主要的费用是哪些?是许多想要开店的小伙伴比较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新手小白,...
沪上茶叙谋新篇 锦江未来聚势能 秋临沪上,茶香致远。9月12日,投资盖碗茶 沪启新锦程——2025成都市锦江区未来产业(上海)投资推...
长春蹄花丝配凉面!麻辣酸甜,开... 本文聚焦长春特色美食组合 —— 蹄花丝配凉面,全方位展现这道佳肴的独特魅力。首先概述其 “麻辣酸甜、...
10款家常下饭菜你觉得怎么样?... 精选10款家常下饭菜你觉得怎么样?哪款更符合你的口味? 甜豆鸡腿肉 1.甜豆去筋洗干净,红椒切菱形...
10道湘菜新品,做法独特,滋味... 10道湘菜新品,做法独特,滋味十足,大家喜欢吗? 干酸菜蒸猪脚,又称猪脚王 1.先把净猪脚放入凉水...
鲜弹过瘾!手把手教你做地道椒麻... 这道椒麻紫苏牛蛙,核心在于先让牛蛙肉质鲜嫩弹牙,再用青红花椒和紫苏叶碰撞出复合香气,麻、辣、鲜、香层...
头茬苜蓿赛人参,17款苜蓿菜做... 头茬苜蓿赛人参,17款苜蓿菜做法,春天的美味收藏起来太实用了。 炝拌苜蓿 1.苜蓿挑拣干净,放入清...
10道美味下饭菜,做法简单香味... 10道美味下饭菜,做法简单香味浓郁,下饭指数六颗星,没有食欲的朋友可以试试,适合咱们大众口味,大家来...
10款做法简单、味道香韧,好吃... 在我们的生活中下饭菜有很多,你心目中的下饭菜有哪些呢?下面给大家介绍10款做法简单,味道香韧,绝对好...
八款陕西特色菜,传统与创新相结... 八款陕西特色菜,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满满西北风味,很值得大家收藏。 紫阳蒸盆子 此菜为陕西十大名菜之一...
九款川味私房菜,味道独特,做法... 九款川味私房菜,味道独特,做法精简,大家偷偷收藏起来吧。 椒香水煮毛肚 1.批量处理毛肚:锅入清水...
汪孟恭家常剁椒草鱼:鲜辣入味的... 家常剁椒草鱼:鲜辣入味的下饭硬菜 一、食材准备(2-3 人份) 草鱼:1 条(约 1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