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杧果果实有毒。
▲岭南山竹子。
▲野生桃金娘。
▲野生柿子。
▲小叶买麻藤的果肉可能对口腔造成伤害。纪周 摄
▲结纽,又名拐枣。
人面子果实。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林石狮 摄
■ 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
秋意渐浓,深圳山林间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野果,引来不少市民登山采摘。近日,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在深圳采摘到了野山竹(岭南山竹子),相关话题一度登上热搜。
这些所谓的“免费零食”是否能放心采摘?香甜可口的背后是否暗藏风险?深晚记者特邀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正高级工程师、省工程中心副主任林石狮,为读者全面解读野果背后的“秘密”。
天然“黄牙剂” 岭南山竹子食用需谨慎
9月10日,林石狮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山野中的野果种类丰富,每种都有着令人称奇的特性,但在野外最好不要随意采摘野果,更不要食用。
他介绍,备受关注的岭南山竹子是藤黄科藤黄属植物。“岭南山竹子可以说是泰国山竹的‘亲戚’,掰开后果肉结构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味道更为酸爽。”林石狮说,岭南山竹子还被称为“黄牙果”,具有天然黄色染料的作用,色素虽然无害,但容易附着在牙齿表面。需要提醒市民的是,食用过多会导致满口“黄金牙”。
除了会染黄牙齿的岭南山竹子,另一种长相奇特的野果——人面子,也有着令人称奇的特性。人面子的得名源于其神奇的果核,其树皮片状剥落呈斑驳状;果实圆形,成熟时表面黄色。“果核就像一个外星人的脸,有眼睛、鼻子和嘴巴的轮廓。”林石狮描述道。
据介绍,在民间,人面子果实除了可以鲜食,还可以泡酒。人面子树冠大如伞盖,四季常青,观赏价值高,是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极佳树种。
“便秘果”桃金娘 美味背后有代价
桃金娘是深圳最常见的野果,但这位“老朋友”却有个难以启齿的秘密——吃多了第二天“粑粑”会很困难。
“桃金娘富含鞣质,具有收敛止泻功效,但一次性吃太多会导致大便结块,难以排出。”林石狮解释道,“民间有句俗语叫‘岗棯好吃,屙屎抵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种鞣质会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性沉淀物,从而减缓肠道蠕动。
类似的还有野生柿子,未成熟时含有大量鞣酸,酸得嘴都张不开,敏感体质的人甚至可能舌头发麻。
毒果预警 这些“美丽杀手”碰不得
林石狮提醒,深圳山野中潜伏着一些“美丽杀手”,需要市民格外警惕。
海杧果堪称“最危险的诱惑”,常见于深圳湾公园等海边地区。“有些市民会误以为其是野生芒果,但它毒性剧烈。”林石狮说,海杧果熟了之后微微发红,更容易被误认。海杧果全株含有海杧果苷等强心苷类毒素,误食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时可能致命。
另一种需要警惕的是牛眼马钱,它与断肠草是同科兄弟,每年都有人因误食而丧命。在华南地区,不少居民把断肠草误当成金银花煮水喝,造成死亡案例。林石狮说,牛眼马钱结出圆圆果实,很容易与可药用的物质混淆,非常危险。此外,牛眼马钱含有多种生物碱,少量食用也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
专家支招
面对漫山遍野的野果诱惑,林石狮提出了专业建议:“观赏为主,勿乱采摘”。
“不认识的野果不采、不熟悉的野果不吃、污染区域的野果不摘、保护植物的果实不取。”林石狮提醒,很多野果外形相似,但毒性却天差地别。建议市民朋友以观赏拍照为主。
林石狮提醒道,如果市民不小心食用后感觉不适,应马上就医。此外,他还建议市民外出登山时,应穿着长袖衣裤,防止被蚊虫叮咬或接触到有毒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