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蒲瓜就成了餐桌上的“常客”——清炒脆嫩,做汤鲜爽,不管怎么吃都带着股清爽劲儿。但你知道吗?这看似普通的瓜,一旦带了苦味,就可能变成“藏毒高手”,误食甚至会伤肝肾、危及生命。
发苦的蒲瓜,为啥成了“毒瓜”?
平时我们吃的蒲瓜(也叫葫芦瓜、瓠瓜),是经过长期培育的品种,大多清甜无苦。但偶尔有少数蒲瓜,会因为基因、天气(比如气温忽高忽低)、土壤条件,甚至外力损伤等原因,悄悄产生一种叫“苦葫芦素”的物质——这就是它发苦的根源。
这东西可不是普通的“苦味”,毒性强得很:哪怕经过高温翻炒、煮沸,它的毒性也不会被破坏。人吃了之后,轻则恶心呕吐、肚子疼、拉肚子;严重的话,会损伤肝肾,甚至脱水、休克,危及生命。之前就有过误食苦蒲瓜中毒的案例,千万不能大意。
别搞错!苦蒲瓜和苦瓜完全不一样
有人可能会说:“苦瓜也是苦的,吃了还能清热呢,苦蒲瓜是不是也有这效果?”
完全不是一回事!苦瓜的苦味来自天然的苦味素,不仅无毒,还对身体有好处;但蒲瓜的苦味是“苦葫芦素”在“搞鬼”,这东西会直接刺激肠胃,还会伤害肝肾功能,根本没有“清热”的作用,反而可能让人中毒。要是因为贪凉想“去火”而吃了苦蒲瓜,那可就太危险了。
3个技巧,避开苦蒲瓜陷阱
苦蒲瓜和正常蒲瓜长得差不多,有的可能瘦长一点、表皮有点凹凸,但光看外形很难分辨。想要安全吃瓜,这3个步骤一定要做:
•切瓜后先“舔一舔”:把蒲瓜切开后,用舌尖轻轻舔一下瓜肉。如果有苦味,哪怕只是一点点,也必须整根扔掉,还要马上漱口,绝对不能心存侥幸。
•接触后彻底洗厨具:要是不小心切了苦蒲瓜,菜刀、砧板、锅碗瓢盆都要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避免残留的毒素污染其他食物。
•其他瓜发苦也别碰:不光是蒲瓜,丝瓜、冬瓜、黄瓜这些同属葫芦科的瓜,只要出现不正常的苦味,很可能也含有类似毒素,坚决不能吃。
误食后出现这些症状,赶紧去医院
如果不小心吃了苦蒲瓜,出现口干、头晕、恶心、没力气这些轻度症状,别以为是“吃坏肚子”就扛着;要是出现剧烈呕吐、拉肚子、脱水,甚至便血、晕厥,更要立刻去正规医院。
记住,这种中毒很容易被当成普通肠胃炎,就诊时一定要告诉医生“吃了发苦的蒲瓜”,避免误诊耽误治疗。
夏天一到,蒲瓜就成了餐桌上的“常客”——清炒脆嫩,做汤鲜爽,不管怎么吃都带着股清爽劲儿。但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