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本来不想提这事了,奈何刚才好巧不巧,看见个介绍“跳头渔火”的笔记或者文章:“跳头是一个古老的渔村,此村山头很像孽养头,渔村还保持着纯朴的民风,有丰富的民俗资源。跳头是平阳西湾风景名胜区中的五大景区之一……”不禁有种哑然失笑的冲动,先不管什么是“孽养头”吧,民风之“纯朴”我还是亲身感受到过的,前文《避雷?西湾的人文和自然风光都不输霞浦,但火不起来总是有原因的》(当时手误,把跳头村记成洞头村了,正好这里纠正)已有详述,这里就不重复了,主要分享一下最初见时的影像记录。
大家如果是从北往南走,进入西湾风景区的第一站就是这个跳头村。因为我当天运气不佳,一到景区就乌云密布,于是才在躲雨的时候遭遇村中老妪要求扫码付五块钱,因为当时微微有种被“落井下石、趁火打劫”的不爽,所以每次回顾时心里也都隐隐有些不快。而事实上在刚开始下小雨的时候,对这个跳头村口的几个落寞甚至破败的人文景观,我是颇有些赞美和疑问的。
比如路边的这个小公园,各种设施齐全,但最具吸引力的“玻璃观景台”却被铁栅栏和铁门围得死死的,从我后续碰到的情况来看,显然本该是有人管理和收费的吧?因为那时心情还不错,所以照片刻意回避了四周那些冷冰冰的金属。
平安亭里悬着一口古朴大钟,如果在这里游玩的安全感十足的话,相信钟声定然会天天缭绕于此不绝于耳。可能我来得时间太早,故而四周罕见村民和游客,环境显得格外清幽和宁静,当然,还有潮湿——这时的雨已经越来越大喽。
匆忙“逃离”的时候发现这家迷你型的杂货铺已经开始营业了,一位老人家大概是在打扫卫生或者整理商品,来回走动略显忙碌。看到门口的停车充电牌子的时候,还出声感叹了一下:“服务还真周到啊!!”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玻璃观景台旁边的游步道地板已经开始下陷,人踩在上面有种“软棉棉”的感觉。如果这些人造板下面没有足够支撑的话,应该是有安全隐患的,如果你准备过去观景,需要留点神哦。至于当地村民或者管理方,或许早就知道了吧,从角落里的垃圾和枯叶堆上看,这种情况应该已经存在有段时间了。
图文原创: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留言,欢迎转发、分享、内容指正、评论、关注和赞赏,希望媒体或个体尊重原创,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欢迎有正义感的网友读者看见“盗版”向内容平台举报和投诉。需要实景照片和视频素材可约,本人独家提供DD代游、代拍、代打卡服务,欢迎洽谈,附赠所有拍摄素材。
毫无疑问,跳头村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算是整个西湾的“排头兵”,如果景区发展得好,它应该是理所当然的最大获益者。而同时,跳头村的形象和氛围也格外重要,景区的第一印象是好是坏,似乎都由它“说了算”。像我这次就是这样,即便后续再看到一些本该令人惊艳的画面,有时候也懒得跟心情好的时候那样多走几步路去捕捉或者记录,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