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宝藏家乡——琼湖街道
一座城,被沅水清流温柔环抱
更被手牵手的五座湖泊“拦腰锁住”
高楼与道路在湖光水色间疯长
车流人潮漫过湖心路的黄昏
我熟悉这里的每一次“心跳”
曾经喧嚣的老渡口
方言与号子被湖风卷走
兑换成了沿湖栈道上闲散的足音
地摊上升腾的辛辣香气
漫酒摊前碰杯的脆响
钓竿末端悬着的那枚熟透的落日
这就是我的琼湖!
今天,带你看看它如何把渔火
虾蟹的鲜香和摇滚的鼓点
搅拌成最上头的“水乡狂想曲”!
【一村一景:解锁“神仙日子”新姿势】
想体验琼湖的“神仙日常”?
这三个村子
包教包会,速来报到!
小河咀村:渔村开摇滚趴?
江风带着鱼腥味扑脸时
鸬鹚正盯着水面发呆~
顺生堂的花海把白墙黛瓦染成莫奈画
莎林虾蟹的香气能勾着人走半条街
住“渔村有舍”躺看湖景
逛鱼骨集市解锁老渔民的生存黑科技
夜晚还有音乐节炸场 ——
谁说渔村只能养老?这里潮得很!
九只树村:实现鲜果自由是种什么体验?
春天摘草莓沾着露水
夏天葡萄甜到眯眼睛
秋天橘子把枝头压弯
冬天脐橙裹着阳光的味道
站在果园里像闯进彩虹糖工厂
随手摘一颗咬下去
汁水飙满脸的瞬间
秒懂什么叫“把日子过成水果糖”~
保民村:拿捏乡村振兴的“颜值密码”!
荷花池边转着彩色风车
农家乐的鱼米宴冒着热气
油菜花季时,整个村子像被泼了桶金漆
站在大堤上望保民大桥跨碧波
突然 get 到 ——
原来“诗和远方”
就是把日子过成油画里的样子啊~
【千年文脉:古人比我们会玩系列!】
琼湖不只有颜值!
它的“文化底蕴”厚到能当板砖!
历史是个“水货”?琼湖的历史真·泡在水里!
明山、朗山的原始社会遗址,汉代古墓...
琼湖的历史刚 “登场”,就带着满满的厚重感!
唐宋的繁华,明清的“商贾云集”
都浓缩在魁星楼那傲娇的飞檐翘角里
这座乾隆年间的“八角大佬”
站在琼湖边看洞庭水奔腾几千年
内心OS估计是:
“你们这些坐摩天轮的,too young too simple!”
双塔“CP”在线发糖,神仙传说遍地跑!
凌云塔和镇江塔,隔湖相望“云守护”
传说屈原大夫在团山写下了《橘颂》
庆云山下的景星寺,晨钟暮鼓敲了上千年
彭祖和七仙的传说给这里加满了“仙气Buff”
这沧桑感,妥妥的文化“老钱风”
《楚辞》里的洞庭风光,就在你家门口湿地!
作为洞庭湖古文明的“发源地”
琼湖的DNA里刻满了“水”字
南洞庭湖湿地保护区
莲花坳、撂刀口这些地方
“水浸皆湖,水落为洲”,芦苇荡里鸥鹭齐飞
这不就是《楚辞》里走出来的画面吗?
古人诚不欺我,靠水真能“吃”出文化
公园&博物馆:
一个负责颜值,一个负责内涵!
琼湖公园和洞庭湖博物馆这俩“文化好邻居”
相邻而立,完美搭档!
琼湖公园,这位“颜值担当”
可不是普通的公园
从当年渔舟唱晚的自然湖汊
一路到现在绿树成荫、步道蜿蜒的“城市绿肺”
它可是老沅江人心里藏着无数休闲记忆的“老伙计”
隔壁的洞庭湖博物馆
则是绝对的“内涵担当”
自打1984年“出道”以来
它就默默扛起了守护整个洞庭湖区文明遗产的大旗
它就是洞庭湖文明的“最强硬盘”
里面存满了这片水域从古至今的“核心机密”
【古今碰撞:玩的就是“跨界融合”】
现在的琼湖
玩的就是传统与现代的“混搭风”!
乡村“整容”成江南CBD?
曾经的乡村,摇身一变成了“江南精品城区”!
美世界商业广场买买买
彩虹岛摩天轮看看看,这都市感拉满了
城市中间还嵌着个五湖连通的国家湿地公园!
这哪是公园?这是城市的“绿肺”
让整个琼湖在碧波里“自由呼吸”!
产业“开花”,路子有点野!
琼湖的产业
那叫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文旅担当:
南洞庭观光(看鸟看水看湿地)
小河咀渔家乐(吃鱼听故事看鸬鹚)
—— 招牌杠杠滴!
吃货福音:
盐汁藠头(下饭神器)
桔片罐头(童年回忆杀)...
这些特色产品,早已冲出湖南
走向全国吃货的餐桌!
硬核技术:
绳网制造业(“洞庭工匠”名不虚传)
—— 谁说传统渔业不能高科技?
从捞鱼到造游艇,从做罐头到搞旅游
琼湖的经济生态,玩的就是“跨界融合”
多元得让你眼花缭乱!
左手牵着千年流淌的文脉
右手紧握时代奔涌的浪潮
琼湖站在新起点上
像个活力四射的“斜杠青年”
当无人机的镜头掠过停满游艇的码头
当霓虹点亮湖心路的夜晚
这座“东方威尼斯”正敞开怀抱
向世界发出最潮的邀请函:
来琼湖吧!
在渔村的晚风里听古老的故事
在飘香的果园里实现水果自由
在千年古刹旁寻找内心的宁静
在璀璨的夜色中感受水岸繁华...
速来打卡,解锁你的“琼湖奇遇记”!
(图文 | 邓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