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扬站在长城脚下,仰望着那蜿蜒在群山之间的巨龙,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北京,也是他第一次亲眼见到这座象征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建筑。
“终于来了。”他轻声自语,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清晨的阳光洒在古老的城砖上,为这座历经沧桑的建筑披上了一层金辉。吕文扬选择在工作日来访,避开了拥挤的人潮,此刻的长城显得格外宁静庄严。
他沿着台阶一步步向上攀登,手掌轻轻抚过斑驳的城墙,感受着历史的温度。每一块砖石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那些修筑长城的工匠们,那些守卫边疆的将士们,那些曾经在这里留下足迹的历史人物。
“先生,需要帮忙拍张照吗?”一位中年游客友善地问道。
吕文扬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太好了,谢谢您。”
他站在城墙边,背后是连绵起伏的燕山山脉。快门按下,这一刻被永远定格。
越往上走,坡度越陡,吕文扬的呼吸开始急促,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但他没有停下脚步,反而更加坚定了登顶的决心。这就像他创业初期的经历,困难重重却从不言弃。
途中,他遇到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正拄着拐杖缓慢而坚定地向上攀登。
“老先生,您需要帮忙吗?”吕文扬上前询问道。
老人摆摆手,笑容慈祥:“不用不用,我每年都来爬一次长城。今年八十六了,还能自己爬,这是福气啊。”
吕文扬肃然起敬,陪着老人慢慢前行。老人讲述着自己与长城的故事——年轻时第一次来,带着新婚妻子;中年时带着孩子;如今年迈,子女们要陪他来,他却坚持自己来。
“长城啊,不只是一堵墙,”老人望着远方的烽火台,眼神深邃,“它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挺直腰杆,屹立不倒。”
这番话深深触动了吕文扬。他想起自己事业低谷时,正是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才一步步走到今天。
终于登上最高处的敌台,吕文扬极目远眺,群山苍茫,长城如龙般蜿蜒盘旋,不见首尾。一股豪情自胸中涌起,他情不自禁地深吸一口气,感受到了一种与历史相连的奇妙感觉。
下山时,吕文扬在纪念品店买了一枚长城徽章,小心地别在背包上。这不仅是此行的纪念,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回程的路上,他翻看手机里的照片,特别是那张在长城上拍摄的个人照。背景中的万里长城气势磅礴,而照片中的他,眼神里比往常多了几分坚毅与豁达。
吕文扬知道,这次长城之行带给他的不只是几张照片和一段回忆,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和心灵的滋养。他暗暗许下心愿,以后每当面临挑战时,都要想起今日登长城的坚持与感悟。
夜幕降临时,吕文扬回到酒店,站在窗前远眺黑暗中隐约可见的长城轮廓。它已经屹立了千百年,见证了多少兴衰变迁,却始终沉默而坚定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我也会像你一样,坚守自己的位置。”吕文扬轻声对远方的长城说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这一夜,他梦见自己变成了长城上的一块砖,与无数其他砖石紧紧相连,共同组成了那道横亘山峦的巍峨屏障,历经风霜,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