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渔!啦!近日广东人的快乐又回来了!接下来的餐桌将会是这样的——🐟🦀🦞🦐🦑
开渔以来,各种各样的美味海鲜大量上市!
一只只又大又肥的螃蟹吸引了不少食客,有人甚至一周连吃三四顿都吃不腻。
网友小沈(化名)前两天也想赶个新鲜,冲去菜场买了四只梭子蟹打算自己烧,没想到回家一洗杀“天塌了”!
四只里面居然有三只都布满了粉色小颗粒,看起来像是寄生虫卵!
小红书@charles
小沈介绍,这些“虫卵”都吸附在梭子蟹的腮瓣里面,从外观上完全看不出来,所以买的时候根本无法分辨。
洗的时候一拨开蟹腮密密麻麻全是,甚至感觉它们还在不停蛄蛹,又惊悚又恶心。
不止梭子蟹,还有网友在广东人爱吃的兰花蟹里也发现了类似的小颗粒......
评论区不少网友都表示自己也遇到过!
有点像果粒橙颗粒,看得密集恐惧症都犯了,扔了可惜又不敢吃,究竟是不是寄生虫?!
01
专家:放心吃,无毒无害
Hot
不少家住海边的热心网友给出了答复,说这个叫藤壶,就是小贝壳,非但不影响吃,有它在还能证明这只梭子蟹是纯海里野生的大肥蟹。
据此前报道,有专家介绍,这些粉色小虫学名叫茗荷,算不上寄生虫,而是一种可食用的水产。
中科院海洋所蟹类专家崔朝霞研究员曾表示,“它并不是寄生虫,而是附生的,因此不会吸取螃蟹的养分,但出现在蟹腮中多少会影响螃蟹的呼吸。”
“一般来说,附着在蟹腮上的茗荷不会被吃进体内,因为大家在吃蟹的时候,都会把蟹腮去掉。”崔朝霞说,茗荷这种生物虽说对人体无害,但看到螃蟹中大量附着时,还是会引起视觉不适。
那么,为什么它会进入到螃蟹的体内呢?
螃蟹在水中呼吸的时候,茗荷幼体就跟随水流进入到蟹体内,然后附生在蟹腮上面。
但由于蟹鳃内的空间过于狭小,而且不能得到足够的食物,因此它们也不可能有长大的机会。
茗荷对梭子蟹来说是有害的,因为它的附着会影响梭子蟹的呼吸和摄食,最终影响其生长,但它本身没有也不会产生毒素,所以对人是无害的。
只要洗净、烧熟,它就会被杀死,因此,即便梭子蟹中有部分茗荷残留,大家清洗、烧熟后吃,也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02
“恶心的寄生虫”
在国外竟是高级海鲜食材
Hot
据介绍,茗荷也叫鹅颈藤壶,在国内被称为狗爪螺,因为形状像狗爪而得名,但在国内个头大的比较少见。
台州温岭做水产生意的梁先生说,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它被作为顶级海鲜食材来料理,价格昂贵。
小红书@charles
由于生活在海流交换较为频繁的岛屿礁石缝隙里,所以采集十分困难,所以也被称为“来自地狱的海鲜”。
“鹅颈藤壶最肥美的时间应该是在冬季。”他说,鹅颈藤壶对水质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即便是在国外也不是常见食材。“味道鲜美,数量也不多,这才是鹅颈藤壶高价的原因。”
普通消费者很难在买的时候,分辨梭子蟹的蟹腮上是否有茗荷,但只要记住煮熟煮透来吃,就没有问题啦。
开渔后,各类海鲜重返市民餐桌,如何挑选新鲜的海鲜?怎么烹饪健康又美味?
03
想吃新鲜海鲜,怎么挑?
Hot
01
鱼类
新鲜鱼的鱼鳃应具有海鱼的咸腥味,且无异臭味;鱼眼清澈透明,眼球完整饱满稍向外凸;鱼肉坚实有弹性,用手指按后凹下去的地方会立即恢复。
02
蟹类
选蟹时要选蟹壳青而蟹腹白的;新鲜的蟹类将其翻过来,能迅速翻身;用手触碰蟹眼,眼珠灵活转动,或是口吐泡泡,发出声音。
03
贝类
新鲜贝类有轻微海腥味,外壳光亮,一般闭口,贝类的舌头偶尔能伸出来,轻轻触碰会快速关闭。
挑选贝类时,若饲养的水质出现浑浊且污泥很多,说明不新鲜。
04
虾类
新鲜的虾,体表和腹肢不发黑,头部和表面不发红,头、胸甲与虾肉连接在一起,不易用手剥开。
养在水里的活虾,用网去捞时,游得越快越新鲜。
(图片由AI生成)
提醒!海鲜尽量不要买多,现买现吃最好,一次吃不完,可以分装成小份,放入冰箱冷冻室储存。
04
如何营养安全吃海鲜?
做法多样,锁住本味最佳
Hot
海鲜的做法有很多种,可以清蒸、水煮、炖煮、爆炒、烤制等,每一种做法都有其独特的口感。
蒸煮是最常见的做法,突出海鲜原始鲜味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营养成分。
搭配葱姜和醋可以去掉海鲜的腥味,增加口感和鲜味。
01
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处理海鲜的刀具、案板、盆碗等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冰箱内的生熟食物也要注意分区域存放。
02
煮熟煮透最安全
很多人喜欢吃生腌,这虽然保留了海鲜的原汁原味,但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不仅可能存在寄生虫风险,还可能携带副溶血性弧菌、诺如病毒等致病菌,即使放了白酒和芥末,也无法彻底杀死寄生虫和致病菌,容易导致食物中毒。
最安全的方法就是煮熟煮透。
03
尽量不要隔夜吃
螃蟹、鱼类、虾类、贝类等海鲜都是高蛋白食物,隔夜后容易产生蛋白质降解物,可能会对胃肠道黏膜产生刺激,引起胃肠道不适,还容易损伤肝、肾功能。
04
被海鲜扎伤及时处理
处理海鲜时戴手套,如果不慎被刺伤划伤,要立即用流动的水冲洗伤口,将血挤出,用碘伏或医用酒精消毒。
若伤口出现红肿热痛等明显感染症状,应尽快就医,并告诉医生有接触过海鲜。
最最提醒,对海鲜过敏人群,应该谨慎食用海鲜;痛风或高尿酸患者要谨慎控制摄入量。海鲜虽好但别贪多,适量食用美味又健康。
你最近买海鲜吃了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一下
开!渔!啦!近日广东人的快乐又回来了!接下来的餐桌将会是这样的——🐟🦀🦞🦐🦑开渔以来,各种各样的美味海鲜大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