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被网红遗忘的“好食堂”,却是杭州家常菜的教科书。
创始人
2025-08-28 18:42:55
0

[ Good ]

我也喜欢猎奇,

比如上杭州最近爆火的土菜馆子打卡。

但我知道不能既要又要,

不难吃、食材新鲜或有趣就行。

情绪价值当饭吃的时候:

“盲盒”不要紧…

口味重了多喝点水不要紧…

南腔北调瞎做不要紧…

直到我吃到个出品极差的“糖醋排骨”,

终于怒了,

还没我不太下厨的老妈做得好。

如果,“点赞”是餐厅的滤镜。那我的心情类似网恋奔现后发现是“诈骗”。

于是,果断结账,我直接打车去了各大流量平台几乎失宠“好食堂”。谁也不会在意,因为这里天天不到饭点就挤满了老街坊。

我有个理论:找茬就店不如新,觅食就菜不如旧。

每个环节出个小错,一个好菜可以面目全非。同样,每个要害环节都做对一点,就天外有天。

糖醋排骨

糖醋排骨,对我来说,是江南菜的一盘“及格线”。杭州人来说是家庭聚餐必上菜,连过年也要吃。

“好食堂”的糖醋排骨可以被三代人同时惦记。这里也是每回外地朋友来问“接地气的餐厅”,被提及率位列前三甲的,虽然前二名时常变化。好食堂创始人马坤山老板最懂老杭州的时鲜门道。

马坤山师傅(昵称:“老马”),我喜欢叫他马老板。他是1987届“杭州第一技师学院”烹饪班的班长。小他三届的精致江南菜宗师“俞斌”一直喊他“学长”。“学长”承前启后,“学弟”继往开来,他们两位,都是这座餐饮名校引以为傲的毕业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两端。

杭州人的怀旧日记

马老板的家常菜和锃亮的脑门如今已经扎根在大家心中,成为杭帮菜的一部分。小黑板上的“皮儿荤素”,我确认了几个和我同龄的朋友,只有一个知道,但确实是祖父辈杭州人的经典菜。

那糖醋排骨,还用说吗?

“味道就是这个味道,但味道要做正很重要。好食堂的糖醋排骨,老客人也说不出,为什么会特别香。”马老板听完我说的评价时,嘴角上扬。——“吃上去有略微的脆皮感,脂香浓郁。醋味酸味稍微重一点,油脂感无敌平衡。”

“选择排骨不是重点,有些人要吃仔排,有些人喜欢里面骨头多一点,也有喜欢吃杂排的。”马老板认为最佳选择是:猪颈骨这里,是仔排的特殊位置,叫前排,是很松口的,特别是粘在骨头边上的肉。”

“选什么排骨随自己,但你把它清洗干净很重要,把它沥好。一点点底味要有的。为什么糖醋的味道跟咸味成的比例很重要?如果咸味不正,光是糖跟醋的味道,腻的吃不了的,一定要咸打底。所以在这个里面可以放一点点盐,放点黄酒,给它拌一拌。其实关键点就这个糊,每个人对糊的理解又不一样。我的理解就是五五开,生粉、面粉五五开,就一半一半,一定没错误的。然后里面放一点点无铝泡打粉(脆皮粉)。”我心想,怪不得有脆感。

“还有一点,这个糊里面我是掺肥膘的。就是肥膘大片切好,再改刀水里烫一烫,把这个肥膘薄片烫挺直了,切成肥膘末,跟糊拌到一起。”

“啊…那么复杂。”我顿时对自己这么多年看不起糖醋排骨的态度,感到愧疚。

马老板是真正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人,“家常菜”在他心里,是被充分尊重的。

我忍不住想起前段时间,刚去看过永慧老师的展,无意间说起“火候足时它自美”,这是苏东坡的名句,也是永慧老师赠给马老板的一张墨宝。老师的字有能量,蕴含很多人生智慧。我们共同提起的好友,就是马老板。字,马老板还收着,不舍得挂。我催他挂,那与好食堂墙上常换常新的“菜单”,应该挺配的。

好食堂店内的菜单黑板

好食堂的新菜,其实是跟着季节循环上的。正如招牌名字一样,特别亲人。

虽然,我已经吃了无数次。我翻出笔记,文字里的味道永远家常快慰,是我们无法割舍的杭州味。

🌸春天的晚餐,杭州的地道味道在这个近夏情切的春末简简单单,鲜笋干烧了冬瓜,螺蛳、土步鱼河虾有点鲜,糟猪颈肉有点花…来一个罪恶的浓味鳝糊饭,竟然也能轻松吃下。甜品是双味乌米饭,一个藜麦芋泥,一个桂花糖细沙,那确实是爆表的快乐。

螺蛳土步鱼烧河虾

🪷夏天的午餐,荷塘里的水菱刚好脆,没有半点渣。鞭笋,皮肤一样幼嫩,干菜们主动担当百搭。船丁鱼自从恋上片儿川浇头,没有土腥,洋气又鲜香。听说爆炒腰花和小排的挂糊全是听了也学不会的功夫,那么芒种虾皮当瓜子吃,慢慢聊…好食堂总是和以前一样好。

雪菜蘑菇笋片烧江鲈鱼

🍂秋天,就前几天,马老板准备好江鲈与江鳗,顺便让我研究下臭豆腐、白虾与腌肉的夏天美妙可能性。害得我连口诀都背出来了:九月喝米酒,三三得九。好食堂要我吃厌比较困难!

这次吃到历史以来最精彩的肝腰合炒,肝与腰均因为恰当火候而脆嫩,齿间无筋,唇中无膈。湖羊酱油豉香、韭苔香、麻油香与锅气香平衡四溢。猪腰爽爽滑滑,猪肝挂超薄芡,不拖泥带水。好一口炉火纯青!

爆双脆:炒菜就像找对象

“为什么难做?”

马老板打了个贴切的比方:“肝腰合炒的技术痛点其实是因为“搭配”硬制造出来的,就像看起来不匹配的情侣被撮合在一起。”

爆双脆其实是一道经典鲁菜,后来被浙菜、闽菜等菜系发扬光大。这道菜始于清代,原名“爆双片”,原版一白(猪肚尖)一红(鸡胗),因口感脆嫩改名,被袁枚《随园食单》收录。马老板为了精进技法,走访了不少鲁菜的名厨朋友。他的版本是肝腰合炒。“‘爆’,讲究时间短,食材快速的断生,而不是让它慢慢养熟,慢慢养熟它口感鲜嫩脆就没有了。”马老板说。

猪肝和腰花的成熟度不在同一个点上面,但是要把它们炒在一起,不可能分两锅烧。为了这道菜,马老板请了无数顿“求批评饭”。“我自己烧好,吃。请很多老资格的师傅同行过来,也吃。请喝个小酒,或者大家聚一聚。只要肯提意见,我就请客。”

好食堂老板马坤山

高要求的马老板一提起这道菜,不像以往虚心,而是心虚。

“我就看他们反应,我们中国人是吧,都是还是留点情面的。我就想听真话,这样才能快速进步。”

“我们以前炒个猪肝,炒个腰花,这是杭州餐饮人的一个必修课。每个杭帮菜厨师,对于这两道菜心得体会特别深。但总有老师傅烧出来又嫩又脆,味道刚好,火候恰到好处。我回去模仿,就是达不到这个点,这个我曾经深有体会,那时候是特别焦虑,一遍一遍做。”

真正把猪肝攻克的时候,马老板其实已经做了二十多年厨师。

“猪肝跟腰花的它本身的这个原料的性质,要了解它。好比找对象一样,你知道他的长,知道她的短,那么以后相处起来就非常和谐。”

📝首先,要看小两口出身,需要底子都干净。

挑对食材,成功一半。猪肝,按照杭州的俗语(腰花也一样),有粉肝、血肝之称,猪腰有血腰、粉腰。“我们一般尽量去选粉肝、粉腰,颜色浅浅的,血腥味稍微会少一些。”

📝其次,尊重双方脾气。

“那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处理。腰花是不能碰水,一点都不能沾。很多人错误的把这个腰花劈好,水去泡,想通过泡水的过程,把腰花的骚味给减轻。我认为如果这样的去做葱油腰花或者炝腰花没问题。但是如果你要做爆炒的,这个腰花水泡好以后,它加热以后会吐水。你把水吸干也没用。吐水以后这个菜就口感不会脆了,脆嫩度就打大折了。”

我分析下来,其实是接触热油之后,腰花收缩,但多余水份又不能及时升华成水蒸气,就会迅速造成“吐水”。

虾仁爆猪腰

猪肝就不一样,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冲洗。“最好能切成长长的柳叶状。那个条子会比较漂亮,厚薄均匀的,要成熟度统一。用流动水去冲血,给冲到看上去有点发白了,把水尽量沥干。我用啤酒给它腌过,放点葱姜,放在冰箱里面浸泡。泡个1-3个小时都没问题。然后再拿出来,沥干,或者用干净的大毛巾把水分吸掉,再给它码底味。”

📝最后,要双方和谐,细节处理得有全局观,分轻重缓急。

“底味我认为可以按照个人的口味,放点黄酒、盐、胡椒粉、酱油等。简单的,我们最传统的杭州人从小吃到大的酱油,湖羊酱油就好了。我认为如果要腌味的话,淡一点就行。猪肝有了底味以后,必须要有干的生粉。用红薯粉、玉米粉、绿豆粉,我认为问题都不大。腰花是锅里这点芡,一包裹足够了,不然就咸了。你就用干粉去抓捏这个猪肝,腰花要用湿淀粉去捏。”

“当油温上来的时候,把猪肝先下去,切得稍微厚一点。它没有划刀的,成熟度可能比腰花要慢那么一丁点。猪肝推下去后,一前一后在锅里面迅速打散,你就数12345。其实你数五下是没有五秒钟的,也就大概三四秒钟。迅速滑下,油温要高,12345倒出…这个油甩的越干净越好。芡是很紧的,量也不大。油太多不行,到时候这个芡是挂不到食物上的,跟食物是脱开的。”

肝腰合炒

“料酒、葱姜蒜,稍微放点酱油,一点点白糖调调鲜味,不要吃出糖味。再弄点鸡精、味精,再少量的胡椒粉,一点点清水,放到火上,烧芡汁。”但这芡汁是不需要放生粉的,量少一些,马老板说,这也是关键之一。“猪肝表面有粉,遇到水会膨胀。万一多了,我们杭州话说就是裹了一层被子,湿哒哒的,就不清爽了。”

“然后它到锅里面,至少要把火关掉,因为锅的热量够了。翻匀以后,刚才我说油要尽量少,因为这时候你翻匀以后再去点香油,就增加它味道了。这个油在食物表皮,那这时候你加油不影响挂芡。”

一手好菜,每一个步骤,都不是多余的。

年轻时不怕累,就怕做不好菜。

1987年是马坤山从厨的那一年,那年他16岁,初中毕业,果断决定去学厨。他小时候不肯吃豆腐和素菜,厨艺了得的妈妈就变着法子做肉末豆腐,包素菜肉水饺,成为他童年泛甜的记忆。

“从小受我妈妈的影响,觉得好像能吃到好吃的东西,那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情。我心里想如果我把菜做好了,不仅自己能吃,如果大家都热爱上了我做的菜,我认为这是也是最幸福的事情。然后就一路这么走过来。”

水蒸蛋里的臭豆腐

杭州传统概念的臭豆腐,我都吃遍了。却从来没有在别处吃过像好食堂版本的“臭豆腐水蒸蛋”,里面还有一点点咸肉的肥膘末,神奇添香。

“其实这个菜也是我妈妈在夏天做给我们吃的,但她不是放臭豆腐,是笋干、咸肉跟鸡蛋打好,稍微厚一点然后蒸饭的时候放在电饭煲里面。每年夏天都会做。现在我把它搬到店里来,就要改良一下,变成一个夏季菜。”

在爱的味觉中长大,学厨时候的马老板,如初生牛犊。“其实在学厨的过程中,被油烫,手被切了受伤,这种对他们来讲都不叫辛苦。”

“真正的辛苦是?”

“当某一个菜做不好,老是不得要领,别人下班的时候,我还是一遍一遍去练习。但是,我还是感觉达不到心里这个效果的时候,反而是最痛苦的。”

以马老板多年在餐饮业的悟性与修行,一般的杭帮菜已经做到教科书级别。其实,他说的“效果”已经是很多厨师都触不可及的了。

再回到杭帮菜里的“肝腰合炒”,难度绝不亚于粤菜里的“干炒牛河”。玲珑宝塔十三层,真是修行在个人。

菜梗炒猪肝

“一直到开‘大碗面’的时候,因为猪肝面、腰花面又摆在课题上了。每一天会有卖掉三四百碗面,可能有一半的数量都是猪肝面、腰花面。”

“本来我认为我的猪肝腰花有80分。其实在吃饭的时候,客人一般说老马你这个腰花也不错的。所以后面这个菜的技术层面,没有再给它深挖了。”

好食堂店内明档点菜

我敢说,“成功”是种惯性。“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我觉得重点不是学问,说的是“无遗力”那种态度。

“白天黑夜,今天这个菜不弄好,不休息。焦虑又来了,这时候心又急了。我每天从寻找猪肝从头开始,就把以前做猪肝的这种旧的方法全扔掉不要了,就当没学过这个菜一样从头来过。我重新把杭州城里大大小小的猪肝腰花去吃个遍。”马老板说。

成功的人最怕固步自封,但成功的人懂得“吾日三省吾身”,那更可怕。大碗面快开业的时候,马老板碰到G20峰会。“我们装修了一半,其实厨师都已经叫好了。暂停的时候,那这批厨师兵就困在里面了。我想:那么这时候练兵好了。我们和厨房里面这么多前厅这么多员工的餐,就成了‘小白鼠’,每天猪肝腰花。炒猪肝腰花的技术要点,要更上一层楼攻它的时候,好像又回到了我刚学厨的那个时间点。”

如果一个年轻厨师,说自己的进步,源于母亲给的天赋,加上自己后天坚韧的努力,我觉得是正常的。可是马老板现在还是这样,不由让人感动。

黄鳝饭:关于到位,才能到味。

目前好食堂做的黄鳝饭是老客必点,我问马老板和“台山黄鳝饭”有什么不同。

台山的是煲仔饭的形式,下面是米饭,鳝鱼铺在上面。“黄鳝饭是‘鲍鱼捞饭’给我的启发,鲍鱼不是大众能消费的,我想平民一点。江浙沪一带,我们从江苏开始到上海,那么多黄鳝菜:呛虎尾、宁式鳝丝、响油鳝丝、鳝糊、淮扬软兜,都是用这个熟的鳝丝。我觉得这个菜的接受度,江浙沪人肯定是很高的。”

黄鳝拌饭

马老板说,杭州人一年四季都爱吃黄鳝。研发这道菜时,他店里已经研发过尽“鳝”尽美的黄鳝菜,毕竟是“食堂”,不能不变,不能腻。“杭州传统的煲大蒜子,包括把骨头去掉的㸆鳝,很酥的梁溪脆鳝,我都有做过。传统的㸆鳝,就鳝背去炸。宁式鳝丝…包括把鳝鱼骨头不去,直接敲成鳝片,油里爆透,生爆鳝片。还有就是挂糊,把它炸好以后,外面浇蒜香味的糖醋汁,类似这种的都是我们平时在做的比较多的。甚至炖汤,咸肉春笋那个季节的时候,加点鳝鱼进去,还有火腿清蒸…”好食堂这么多年做的鳝鱼菜都能出本书。

昂在水面的黄鳝

导致,马老板对鳝鱼的理解,已经了如指掌。“黄鳝最早是野生的,人类想吃它,概率很低,很难抓到。但它在夏天的时候,晚上拿个手电筒,去水池水塘,手电扫过去。鳝鱼的头一个个都昂在水面上,密密麻麻,上面的头大概有五六公分。它们身上有一层粘膜,只要它的表皮这个粘膜干了,那基本上就死了。鳗鱼、泥鳅也这样,时间短都没问题,但是时间太长不行,不像青蛙,它们的构造肯定不一样。”因为了解,所以新鲜。

马老板为把鳝鱼饭做到极致,连米饭的量都测算过,就是10人份瓷瓢羹 12勺,是最合适的分量。

黄鳝拌饭里加韭菜

好食堂的黄鳝拌饭不放葱花,放韭菜,还有大量的胡椒粉。“也是用这个瓢羹,胡椒要6勺。我们从开始就要重胡椒粉。”之前,马老板是1勺,再1勺测下来的。“我试的时候试到8勺,最后把它减下来了。为什么?还是因为食客的群体你要考虑到一个平衡。最后是6勺胡椒粉。”

早时候好食堂黄鳝饭是结锅巴的。因为这锅巴要等,要20分钟左右,有违“食堂”宗旨,马老板就改良了。“我认为这个菜再好吃,上菜迅速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份要20分钟,那我们基本上生意旺的话,鳝鱼每天要卖80斤,我一斤鳝鱼做一个菜要80份,那你说这个菜20分钟一个,做到什么时候去是吧?”但马老板并未停滞新菜研发中,增加“米饭层次“的这一初衷。结果,他就借鉴“龙虾炒米泡饭”的概念,加入了脆米。结果,每个细节的完美叠加,成就了好食堂一道亲民的招牌菜!

黄鳝拌饭上撒脆米

很多同行来问马老板时,他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马老板发现他们大部分的问题,就是细节“不到位”。他笑着说:“比如,刚才他讲的6勺胡椒粉,他们下不了手。”

他说:“很年轻厨师做不好“西湖醋鱼”,其实是因为酸度不到位。”醋溜鱼头也是一样,不应该醋汁在锅里。生粉跟水去勾芡,而是把生粉放到醋里面,最后去勾。”原理很简单,因为醋酸受热回分解,最后导致酸甜失衡。“在最短的时间调好生粉,酸香味、醋香味、醋的酸度,但是到最后时刻下去,不会逃。”思考,有时候比动手重要。

好食堂的白切鸡

好食堂它不是一个很简单的所谓的说老杭帮菜的一个大众餐饮,它是真正的懂得用“度”来衡量的。马老板所有的研究都力图精确,他始终思考跟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是要拉的很近,但是又要尽可能呈现超过平庸的高水准。这就是黄金关系。

马老板在管理上也充满智慧,他一直强调说:“不要做的太高深”。马老板上午到店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鳝鱼,拿出来称分量。“你今天如果打比方称十斤的话,那么配菜的师傅,就是简单称斤了,包成十份就是一斤一份。其实我想的永远就是简单的给员工做标准,千万不要复杂,他们也好执行。你去看有些企业,那个墙上贴的,这都是标准化。我看到很多高级酒店,至少后厨我是看不懂的,我觉得太细了。但有时候我认为就是能够把它简化就好。你说厨师哪个是本科毕业的?我想很少,基本上高中毕业。”

八宝酱丁蒸芋艿

好食堂照耀着杭州小馆子黑漆漆的路。“大隐隐于市”的马老板让杭州家常菜也被人尊敬。

神 婆 问

你 喜 欢 好 食 堂 吗 ?

“单纯的心是一颗能直接

看见事物本质的心

——它不被知识、经验或信仰所扭曲,

像孩子一样新鲜地回应生活。”

——《教育的真谛》

Food Bless You!

《风味人间》顾问

《神一样的餐桌》主人

《食野中国》《人间值得369》制片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不... 不管炖什么鱼,记住不要乱放调料!教你正确做法,鱼肉鲜香味美,汤汁浓白 大家好,我是王二哥!在中国饮食...
蒜蓉小龙虾:蒜香浓郁,虾肉Q弹... 蒜蓉小龙虾,巨好吃呀。小龙虾蒜香浓郁,肉质紧实,Q弹鲜嫩,喜欢吃小龙虾的姐妹你们一定要去试试!做法简...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省政协委员何... “8月底,贵州苗姑娘手信的‘村超’店就要正式营业了。”省政协委员、贵州苗姑娘手信创始人何云向记者介绍...
都说很绝的炖鱼头,要不要来试试... 用新鲜的胖头鱼头,按照这个炖鱼头的食谱做出来,那味道简直了! 这是一道不复杂,但是很适合端上餐桌的菜...
印度万花筒 印度万花筒 日本万... 8月20日,人们在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德里门前参观游览。印度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古印度河文明...
“四明三千里”采风行!跟着诗人...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冲 通讯员 江梦蝶 “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这是千年之前诗仙李白对宁波的赞...
上海各类公园达1013座 首轮... 中新网上海8月28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简称:上海市绿容局)方面28日披露,到...
新华视点|夏日经济“热”力四射... 今夏,乡村旅游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浙江 ■乡村避暑“玩水”新花样,“摸鱼派对”、清凉江畔、水...
登高揽胜,来齐山赴一场山水与诗... 当城市的暑气升腾 齐山 以清凉张开怀抱 群山披着深浅不一的绿绸缎 瀑布在阳光下碎成千万颗钻石 花海随...
甘肃报团旅游6天大概需要多少钱... 宝子们,甘肃甘南这片土地,就像是被上帝私藏的人间净土。它既有广袤草原的辽阔壮美,让你仿佛能拥抱整个世...
蒙牛冰淇淋:3大新品爆火,年轻... 你知道吗?现在年轻人最爱的甜品,居然不是奶茶,而是冰淇淋! 最近,蒙牛冰淇淋靠几款新品直接杀疯了...
原创 凉... 凉拌莴笋,到底要不要焯水?教你正确做法,清脆爽口不变色,开胃又解腻 大家好,我是王二哥!说起凉拌菜,...
玉溪江川:中秋未至,饼香已漫 中秋未至,饼香已漫。在玉溪江川,大酥饼熟悉的香气,是一抹属于团圆时节的味道标识。 在江川天久食品厂...
走进浙江小岛:海归青年的山海接... 中新网舟山8月28日电 (钱晨菲 吴怡欣)初秋的浙江舟山,海风裹着山海间的清爽拂过街巷。在当地一家企...
安徽旅游攻略旅游线路,黄山3日... 黄山,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仙境,一直是我心心念念的旅行目的地。终于,在这个假期,我决定踏上这...
太原植物园最新门票公布! 太原市发展改革委8月26日发布公告,太原植物园拟制定门票价格为50元/人·次,实行政府指导价最高限价...
酒店代订?贪小便宜,小心吃大亏... 暑期是旅游旺季,热门城市的酒店一房难求,价格也水涨船高。与此同时,二手交易平台上充斥着酒店代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