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贵州苗姑娘手信的‘村超’店就要正式营业了。”省政协委员、贵州苗姑娘手信创始人何云向记者介绍,从去年9月首店落地青云市集后,公司几乎以一个月开一家新店的速度,与全国各地游客见面。
“贵州苗姑娘手信”能做得如此红火,背后有两位省政协委员的付出。一位是省政协委员、澳门贵阳商会创会会长谢杰豪,熟知粤港澳旅游消费市场;另一位就是何云,贵州传统食品企业的负责人。两人在贵澳深度合作工作专班和省委统战部的牵线搭桥下,一拍即合,联手探索“黔货出山”新渠道。
省政协委员何云展示辣椒伴手礼。
最初,两人把贵州特产带到港澳地区展销推介,市场反馈非常好,逐渐吸引来了许多海外客户。最让他们自豪的是,联合了贵州69家企业,把500多个品类的特色产品推向了港澳市场。
“这两年,贵州旅游‘井喷式’发展让我们对‘黔货出山’有了新的思考。”何云补充说,以往我们总是自己把产品带出去,现在世界各地游客到贵州旅游,如何让他们主动把贵州特产带回去,也是一种“黔货出山”拓展市场的方式。
于是,贵州自产伴手礼品牌“贵州苗姑娘手信”就诞生了。公司带动了13家贵州省食品生产企业,以贵州原产刺梨、抹茶、天麻、辣椒等特色农产品原料为基础开发贵州特色食品,并结合澳门伴手礼成熟的生产工艺、经营理念及服务标准,创新研制出刺梨蛋卷、刺梨桃酥等30多种伴手礼。
贵州苗姑娘手信主要布局在省内知名景区、旅游商业街区和交通枢纽等游客密集区域。(资料图)
“我们不仅做产品,更要做服务、做品牌。”何云说,“贵州苗姑娘手信”探索出了一条产销联动、本地供应链与外部市场营销经验结合的发展路径,目前单店月销售额最高可达150万元,计划今年店铺数量增至20家,吸引更多贵州优质生产企业加入,共同把“黔货出山”的路走宽、走实。
担任省政协委员以来,何云凭借在生产一线的所见所闻,把不少企业发展的“烦恼”和建议带到两会。三年来,她围绕加强对本土存量企业扶持、畅通企业出口报关报检、促进伴手礼创新发展等主题提交提案,受到省有关部门重视,促成一系列扶持政策落地。
正值旅游旺季,何云近期多次受邀参加文旅、商务等部门座谈研讨。她说:“不管作为企业家还是政协委员,我都在努力‘搭桥’,把市场上的难题反映给决策层,将省里的配套政策给其他企业家们解释清楚,最终目的就是凝聚共识、齐心发展,一起把贵州产品、品牌做得更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蓝婴
编辑 陈玉林
二审 陈毓钊
三审 马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