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冲 通讯员 江梦蝶
“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这是千年之前诗仙李白对宁波的赞美!为了更好打响“四明三千里”文旅IP,8月26日-27日,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推出“四明三千里——跟着诗人游宁波”线下采风体验活动,30多位宁波著名诗人、作家、摄影家等文化大咖走进四明山,共同沿浙东唐诗之路精华路线溯源,开展了一场诗与远方的对话。
溪口古镇与东南鄞奉平原壮丽景色。记者陈冲/摄
这场活动源于一个诗意的构想。今年4月,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以李白名句“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为灵感,推出《四明三千里》四季文旅IP,并精心绘制宁波四季主题旅游地图,旨在打造一张属于宁波的“诗意行程单”。而此次采风,正是将纸上的诗情,化为脚下的风景。
四明山千丈岩瀑布。记者陈冲/摄
四明山,位于宁波西部的余姚、海曙和奉化的交界处,海拔600-900米之间,区域面积1337.93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区域森林覆盖率高达72.1%, 是宁波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饮用水水源地之一,有“浙东绿肺”和“宁波水缸”之称。 四明山的大俞山峰顶有一块长方形悬崖,崖腰有洞,内有四穴,以通日月星光,因得名“四窗岩”。唐代诗人刘长卿有诗曰:“苍崖依天立,履石如房屋,玲珑开窗牖,落落明四目。”四明山也由“落落明四目”而得名。
四明山山峦绵延青翠叠幛。记者陈冲/摄
四明山与会稽山、天台山首尾相接,共为浙东名山。这里,山峦绵延,青翠叠幛,风景秀丽。它,虽没有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也不及黄山之奇秀、峨嵋之清丽,却有着绿荫如海的茂林修竹、清澈不歇的山溪清泉、多姿多彩的四季风光,素以“四明八百里、物色甲东南”而闻名,享有“浙东第一山”之美誉。
四明山白水冲瀑布。记者陈冲/摄
首日,以“余姚-海曙诗路漫游”为主题,上午从余姚梁弄镇启程,探访白水冲——这里瀑布如练,曾是诗人笔下“飞泉落翠屏”的经典场景,可驻足品赏山水与诗韵的交融。
采风团拍照打卡姚江源头。记者陈冲/摄
随后前往四明湖旅游区,在湖光山色间感受“四明山月出,湖水泛清光”的意境,再溯源姚江源,触摸浙东母亲河的源头脉络,最后走进柿林村(丹山赤水),在古村石巷与丹霞地貌中,体验“村在山中藏,人在画里居”的静谧。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记者陈冲/摄
午后,采风团至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与四窗岩,前者以万亩森林打造天然避暑氧吧,后者因“石窗通日月”的奇特景观引得文人题咏,在此纳凉休憩,沉浸式享受山林清凉。
“徐凫溅雪”的瀑布奇观。记者陈冲/摄
次日,聚焦“奉化诗路探幽”,赴徐凫岩景区,打卡“徐凫溅雪”的瀑布奇观,聆听流传千年的文人传说;前往商量岗景区,在海拔800余米的山林间,感受“岗上清风生,林中凉意浓”的避暑体验,还可探访景区内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雪窦山核心景区沿三隐潭徒步。记者陈冲/摄
次日下午的行程聚焦雪窦山核心景区,沿三隐潭徒步,在三级瀑布与碧潭间感受“潭水映山青,泉声伴客行”的诗意;再登千丈岩,俯瞰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阔;最后抵达妙高台,在视野开阔的山巅平台,远眺四明山群峰连绵,重温历代诗人在此留下的怀古抒怀之作,为两天的诗路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采风团打卡余姚中村古桥。记者陈冲/摄
天涯文学工作室负责人、宁波本土作家天涯说,山水之所以迷人,除了景致以外,更多的是文化的内涵。我作为一个本土写作者,宁波山水这方面的题材,我会更多地关注,在创作中多写一点,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宁波。
打卡徐凫岩景区玻璃栈道。记者陈冲/摄
宁波本土诗人、书画爱好者朱田文表示,中国人对山水有一种天然的喜欢,早在古代,诗人谢灵运就开始写山水诗。进入四明山的方式有好多种,可以在这里休闲度假,也可以来欣赏风景画画,还可以来禅修。当然,我们四明山还可以请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家来写生画画,通过艺术的形式,向更多的人展示四明山的美好。
四明山沿途风景一角。记者陈冲/摄
当代诗人、电视与舞台编导、策划人陈云其表示,“旅行”的过程,它就是“寻美”的过程。浙东唐诗之路让整座四明山在文化意义上,显得更有高度和价值。以后有机会的话,专门来写四明山,把我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感受到的,告诉爱好旅行,爱好诗歌的,爱好生活的人们。
采风团部分成员合影留念。龚国荣/无人机摄
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诗人的眼睛、作家的笔墨和摄影师的镜头,重新唤醒浙东唐诗之路的文化记忆,让浙东唐诗之路的文化魅力具象化、可感知,让更多人发现四明山的诗画之美与宁波的四季风情,为浙江诗路文化带建设注入宁波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