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物局)、东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粤游粤红”第三届广东红色旅游季启动仪式在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岭村红岭驿站举行。
广东红色旅游季
立足广东,辐射港澳地区,深化“粤游粤红”文旅品牌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广东作为华南抗战的重要战场,留存了大量抗战革命遗址,静静诉说着华南抗日游击队敌后抗战、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等峥嵘往事。
广东红色旅游季,是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携手各地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红色文旅品牌活动。自2023年创办以来,旅游季充分整合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及各类纪念设施等资源,策划推出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红色文旅主题活动,将红色文旅资源创新性地转化为文旅产品,持续激发文旅市场活力。
2025年开启第三届广东红色旅游季,在为期3个月的时间中,广东省同步铺开百余项系列活动,以革命文物为根基,以红色旅游为纽带,引领南粤儿女更好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据主办方介绍,该届广东红色旅游季,立足广东,辐射港澳地区,不仅成立广东省抗战类纪念馆、博物馆联盟,举办广东抗战史迹研学、红色主题展演等活动,并且推出粤港澳大湾区“东江纵队”文物主题游径、开展游径体验游等活动,发布《克尔日记》简体版,持续深化“粤游粤红”文旅品牌内涵。
协同发展
15家单位成立广东省抗战类纪念馆、博物馆联盟
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牵头,会同全省14家单位,共同倡议发起成立的广东省抗战类纪念馆、博物馆联盟,在“粤游粤红”第三届广东红色旅游季启动仪式上正式宣布成立,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为15家联盟成员单位授牌。该联盟的成立标志着广东正式构建起华南抗战历史的“记忆共同体”,革命文物保护传承事业迈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南都记者了解到,15家联盟成员单位包括: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深圳市坪山区东江纵队纪念馆、惠州市东江纵队纪念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深圳市大鹏新区博物馆、深圳市龙华区白石龙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东湖旅店——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惠城接送站旧址、叶挺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纪念馆、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台山市博物馆、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历史陈列馆、高州市革命历史博物馆、梅州市革命历史纪念馆。
在8月21日召开的广东省抗战类纪念馆、博物馆联盟第一次座谈会上,联盟成员单位共同签署《广东省抗战类纪念馆、博物馆联盟合作意向书》,并启动联盟为期3个月的红色研学活动。联盟将以“守护共同历史记忆、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为基本宗旨,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为目的,加强合作与交流,提高华南抗战历史研究水平并强化成果转化,推广华南抗战历史教育,提升公众对华南抗战历史的认知,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功能。
三地联动
粤港澳大湾区“东江纵队”文物主题游径发布
第三届广东红色旅游季的一大亮点,就是以粤港澳三地联动的形式,以东江纵队为核心,推出文物主题游径,开展体验游、图片展等活动。
以举办“粤游粤红”第三届广东红色旅游季为契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选取广州、东莞、惠州、深圳、韶关、河源、梅州、汕尾、香港、澳门具有重要代表性的抗战旧址、遗址45处,系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东江纵队”文物主题游径,并在启动仪式上发布。
纳入游径的抗战旧址、遗址,类型丰富多元,如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保留着抗日游击队在军事斗争、后勤保障、文化建设以及抗日民主政权等方面的历史信息,是广东人民英勇抗日的历史见证;惠州市东江纵队纪念馆主题展览“华南人民抗战的光辉旗帜”,全景展现东江纵队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敌后抗战、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深圳市龙华区白石龙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全面反映了抗战时期从香港营救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等“胜利大营救”事件的历史。
启动仪式上,新一批“东纵小战士”“港九小英雄”代表同步出发,在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开启半军事化的“军营”体验之旅。据了解,该体验之旅自2006年推出以来,累计已有超过1万名“小战士”从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这所“小军校”毕业。
今年“红色旅游季”还推出三条广东抗战史迹研学线路:“绝密使命”——东江地区抗战风云录、“飞跃山海”——台山华侨救国行动、“笔底烽火”——文化抗战。其中,“绝密使命”线路,以东江地区抗战风云为背景,结合东江纵队的抗战史实及重大事件,学员化身游击队员,从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出发,完成五个“绝密使命任务”,回顾跌宕起伏的“秘密大营救”及东江抗战风云故事。
南都记者了解到,该“广东抗战史迹研学线路”是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广州博物馆自2024年开始谋划,以扎实的史料研究和深入的抗战遗址田野调查为基础,一次次地复盘,精益求精,令研学线路不断完善。2025年3月开始,广州博物馆对广东抗战史迹研学进行了7场内测和15场次的试运行,参与人数超500人。
见证历史
百岁东纵抗战老兵及东纵后人共同见证、《克尔日记》简体版在东莞发布
主办方用心地组织了“第三届广东红色旅游季”启动仪式,邀请了百岁东纵抗战老兵及东纵后人共同见证。
当天,逾百岁的东江纵队抗战老兵黎洪登上舞台,全场起立鼓掌致敬,掌声经久不息,两名“东纵小战士”敬献鲜花,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今年7月3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以“烽火砺肝胆 杀敌无所惧”为题对黎洪进行了报道。1942年,不到18岁的他在香港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港九大队,开始了不平凡的抗战生涯。80多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文化名人大营救”,黎洪便是参与者之一。
“大岭山是东江纵队的摇篮。1940年10月,我的父亲曾生率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进入大岭山,在这里创建抗日根据地,我们的部队在这里发展壮大。”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之子曾德平在活动中分享了当年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选择在大岭山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原因,其表示,“粤游粤红”第三届广东红色旅游季在这里启动,是对红色历史记忆的唤醒,是大家与革命先辈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是东纵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有效传承。
“大家好,我叫戴维·克尔。我是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唐纳德·W·克尔中尉的次子。1943年至1944年间,我的父亲作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的一员,与中国战友并肩作战,投身于对日空战。在一次任务中,他的战机在香港上空被击落,是当地村民和东江纵队的战士救了他。”戴维·克尔现场分享道。
2009年,戴维·克尔和家人专程来到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参观,并向纪念馆捐赠了克尔当年在华作战时穿过的美军飞行员军衣及照片等实物;2015年7月,《克尔日记》中英文对照版在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举行发布仪式,戴维·克尔和家人出席见证;2025年8月22日,戴维·克尔再一次来到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见证《克尔日记》简体版的发布。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肖阳 通讯员:粤文旅宣
供图: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