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菜长得又大又嫩,腌起来肯定美味!”王大爷看着自家菜园里的苋菜,琢磨着复刻往年常吃的臭苋菜梗。虽说每年都能尝到这口鲜,但自己动手腌制还是头一回。
急着解馋的他,才过3天就打开了腌菜坛子——翠绿的菜梗带着独特的发酵香味,配上自家种的嫩南瓜,满满一大碗下肚,连汤汁都拌着白米饭喝得干干净净。
可谁也没想到,这顿“美味”竟成了催命符。
中饭吃完没多久,王大爷就觉得胸口发闷,浑身提不起劲儿,嘴唇还慢慢变成了青紫色。起初他以为是天热没歇好,没太在意,可症状越来越重,到了傍晚,家人发现他脸色苍白、呼吸急促,整个人蔫得说不出话,这才慌了神,赶紧把他送到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看急诊。
监护仪发出刺耳的警报——王大爷的血氧饱和度已骤降至危险的85%(正常值应在95%以上),这是严重的缺氧状态!结合临床症状,急诊医学科李承峻医师考虑是亚硝酸盐中毒。
追问病史,那坛仅仅腌制了3天的臭苋菜梗成为关键线索。随后的血气分析报告更是证实了医生的判断:高铁血红蛋白浓度高达26.4%——远超过正常值(通常<1.5%)!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确诊!
为什么腌菜会藏着“毒”?
亚硝酸盐就像腌菜里的“隐形杀手”。新鲜蔬菜本身含有硝酸盐,在腌制过程中,细菌会把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而这个转化有个“高峰期”:通常在腌制后的3-10天,亚硝酸盐含量会达到最高,之后才会逐步下降。
王大爷恰恰踩中了这个“致命时间点”——3天的腌菜,正是亚硝酸盐浓度最高的时候。加上他一次性吃了很多,连汤都没剩,摄入的亚硝酸盐远超安全剂量,才会引发急性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有哪些信号?
一旦中毒,身体会发出明显“警报”,比如:
1.口唇、指甲、皮肤出现青紫色;
2.胸闷、气短、呼吸困难;
3.头晕、乏力、恶心呕吐;
4.严重时可能出现昏迷、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王大爷的口唇青紫、胸闷乏力,正是亚硝酸盐中毒的典型症状,若再拖延,后果不堪设想。
如何避开亚硝酸盐的“陷阱”?
1
腌菜别太心急:自制腌菜一定要腌够时间,至少20天以上,等亚硝酸盐含量降到安全范围再吃。
2
控制食用量:即使是合格的腌菜,也不宜过量,更别喝腌菜汤(亚硝酸盐易溶于水,汤里含量更高)。
3
选购正规产品:市售腌菜选择有品牌、有检测报告的产品,避免三无产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