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介绍,近年来,广西积极发挥区位优势,聚焦中国—东盟企业和民众所需所想,以中国—东盟标准化合作论坛为抓手,积极拓展标准化合作交流,实施一批“小而美”标准化合作项目,推动标准共研、共建、共享,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图为广西标准院在老挝组织开展农业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培训
为推动标准制度型开放,广西已连续举办三届中国—东盟标准化合作论坛,加强与东盟国家的标准化合作交流,消除中国—东盟标准化交流合作的堵点,畅通双方政策沟通、人员交往、工作交流渠道。
在此基础上,广西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协定标准化章节谈判,推动实质性完成“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文本的谈判。同时,广西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分委会”等3个ISO技术机构秘书处落户广西,牵头或参与研制国际标准19项。
广西还与东盟秘书处、东盟标准与质量协商委员会(ACCSQ)和印尼、越南、新加坡等8个东盟国家专业机构分别举行多双边会谈,强化合作共识。
为推动基础设施标准共研共享,促进设施联通,广西主动服务中老铁路建设,以中国相关铁路标准为蓝本,与老挝合作,研制老挝首个铁路国家标准,开创了中国铁路标准东盟国家共研、共建、共享的先河,为东盟国家铁路建设提供“标准范本”。
广西还牵头研制《海岸工程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技术成果在印度尼西亚等7个国家得到推广应用,有效拓展了当地大型复杂土木工程主体结构体系安全适用范围,产生了显著社会和技术经济效益。
跨境快递标准不同,跨境电商商品退货难、跨境快递效率低的问题,也曾制约中越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对此,广西推动实施跨境物流服务标准提升项目,结合中越两国实际情况,编制了跨境物流服务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推动中越快递物流企业共同制定发布《跨境快递物流入仓管理规范》《跨境快递物流出仓管理规范》《跨境快递物流分拣集拼管理规范》等中越双语跨境快递物流团体标准,企业运营成本由原来的5元/票降低至3.5元/票。
2025年1月—6月,广西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2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140%。其中,广西对东盟国家跨境电商进出口占跨境电商贸易额近70%。
此外,广西积极发挥农业种植技术优势,与东盟国家开展农业适用性研究,联合中资企业和东盟国家相关机构,在东盟国家推行标准化理念和适用农业种植技术。截至2024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在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等国合作建设香蕉、火龙果、西瓜、百香果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累计约1.6万亩,转化应用中国标准30余项,培训当地农业种植和标准化技术人员超过1600人次,示范区作物产量普遍增长15%以上,帮助解决当地农产品种植粗放、品种产量不高的问题,增进当地民众对中国标准化的情感认同。
目前,广西正紧锣密鼓筹备“2025面向东盟的标准化合作论坛”,论坛以“人工智能标准化创新合作,赋能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服务构建“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人工智能跨境产业生态,聚焦东盟国家特色产业,开展重大项目和区域标准研制,持续深化面向东盟的国际标准化交流合作,着力提升标准制度型开放水平。(中国日报广西记者站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