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到,三场雨,遍地都是米”,秋天一到,天气转凉,身体最需要的就是 “温润滋补”。很多人立秋后忙着吃山药养胃,但其实当季还有 3 样 “土宝贝”—— 南瓜、红薯、芋头,比山药更应季,做法多样还下饭,养胃养身体,免疫力悄悄变强,入秋后少生病,全家吃着都舒坦。
秋天老人孩子脾胃弱,稍微吃点油腻就没胃口,南瓜粉蒸肉是绝佳选择。南瓜自带甜味,蒸软后抿抿就能咽,五花肉香而不腻,米粉吸足汤汁,一口下去肉香混着瓜甜,吃下去胃里暖暖的,老人吃着不胀气,孩子挑食时做这道菜,能多吃半碗饭。
我试过多次发现,五花肉腌得好,蒸出来才嫩而不腻。准备南瓜 1 个、五花肉 300 克、蒸肉米粉 100 克、生姜 2 片、生抽 2 勺、料酒 1 勺、白糖半勺。
先处理南瓜:选表皮偏黄的老南瓜(老南瓜更甜更面),去皮去瓤,切成 3 厘米厚的块,铺在蒸碗底部,撒少许盐拌匀(底味够了才好吃)。
五花肉切成 5 毫米厚的片,放碗里加生姜末、2 勺生抽、1 勺料酒、半勺白糖,用手抓匀,静置 15 分钟(白糖能中和油腻,让肉更嫩)。然后倒入蒸肉米粉,加 2 勺清水,让每片肉都裹上米粉(米粉别太干,有点湿润才容易蒸软)。
把裹好米粉的五花肉铺在南瓜上,水开后上锅蒸 40 分钟(我试过蒸 30 分钟不够软,40 分钟刚好,五花肉一抿就脱骨)。蒸好后倒扣在盘子里,南瓜吸足了肉香和米粉香,粉粉糯糯的,五花肉软嫩不柴,老人牙口不好也能轻松嚼,孩子每次都抢着吃南瓜。
秋天早晚温差大,很多人一早起来手脚凉,喝杯冷饮更是浑身发冷。红薯姜片红糖水就是 “天然暖身水”,红薯甜糯顶饱,姜片驱寒,红糖补能量,煮一锅喝下去从喉咙暖到肚子里,老人喝着防着凉,女生生理期喝着也舒坦,秋冬喝着浑身都暖和。
很多人怕姜辣,其实选对姜和火候就不辣。准备红薯 1 个、生姜 3 片、红糖 2 勺。红薯选红心的(红心红薯更甜,水分足),洗干净去皮,切成滚刀块(别切太小,煮烂了没口感);生姜选老姜片(老姜片驱寒效果好,辣味淡),轻轻拍扁(拍扁更出味,不用切太碎)。
锅里加足量清水,放入姜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5 分钟(先煮姜出味,辣味会变淡)。然后放入红薯块,继续煮 15 分钟,直到红薯能用筷子轻松戳透(红薯煮软才甜,硬邦邦的不好吃)。最后加红糖,搅至融化就关火(红糖别煮太久,容易破坏营养)。
放温后喝,红薯软乎乎的,咬开全是甜汁,汤里带着淡淡的姜香和红糖甜,一点不辣口。早上喝一碗,暖身又顶饱,老人晨练回来喝一碗,手脚很快就暖和了;女生秋冬手脚凉,常喝这个比喝奶茶健康多了。
秋天想贴秋膘又怕上火?试试芋儿鸡,芋头绵密健脾,鸡肉补能量,两者炖在一起香得流口水,汤汁泡米饭能多吃一碗。芋头自带淀粉,吃着顶饱还不发胖,老人吃着补力气,老公下酒、孩子拌饭都合适,家庭主妇炖一锅,全家都够吃。
做芋儿鸡想芋头不烂、鸡肉不柴,处理芋头和火候是关键。准备芋头 500 克、鸡肉半只、青椒 1 个、生姜 3 片、大蒜 3 瓣、生抽 2 勺、豆瓣酱 1 勺、盐少许。
芋头选表面光滑的(光滑的芋头更粉),去皮后切成 3 厘米的块(别切太小,炖的时候容易碎),放清水里泡 10 分钟(防氧化变黑)。鸡肉剁成块,泡在清水里 10 分钟泡出血水(去腥味,比加料酒管用),捞出沥干。
锅里放少许油,油热后下生姜大蒜炒香,加 1 勺豆瓣酱炒出红油,放入鸡肉翻炒至变色,加 2 勺生抽炒出香味。然后加足量热水(没过食材),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 20 分钟。放入芋头块,继续炖 25 分钟,直到芋头用筷子一戳就软(我试过中途翻一次芋头,让它均匀吸汤汁)。最后放青椒块,加少许盐调味,炖 5 分钟即可。
炖好的芋儿鸡,芋头吸足了肉香,绵密到轻轻一抿就化,鸡肉嫩而不柴,汤汁咸香浓郁,全家围坐吃饭,筷子都停不下来,秋天吃着暖身又健脾,干活都有劲了。
立秋后养生,重点在 “温润不燥,养胃为先”。南瓜粉蒸肉养脾胃,老人孩子吃着香;红薯姜片红糖水暖身驱寒,秋冬喝着不手脚凉;芋儿鸡健脾胃补能量,全家下饭都喜欢。这 3 样 “土宝贝” 都是当季鲜品,做法简单,菜市场随时能买到,不用特意买贵补品。
别再只盯着山药啦,趁着现在南瓜、红薯、芋头正新鲜,换着花样做给家人吃。餐桌上飘着饭菜香,全家吃得暖乎乎、润滋滋,秋天的胃寒、手脚凉、没力气都没了,免疫力悄悄变强,冬天少生病。觉得有用的话,别忘了点赞转发,让更多人知道这些立秋养胃的家常小妙招~
上一篇:从开胃酒到餐后酒,你怎么选?
下一篇:家常红烧肉:肥而不腻的经典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