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谱
Shandong Library
原文刊载于2025年7月31日《中国文化报》
家谱记录着家族的世系传承和人物事迹,蕴含丰富的家族文化、民俗文化、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今年以来,山东立足弘扬传统文化、推动人文交流、促进文旅消费,深入挖掘本省家谱资源和“闯关东”历史,与东北地区特别是相邻的辽宁省,通过“寻根问谱”的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两地的游客互送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读家谱、寻乡情”受到热捧
山东省烟台市与辽宁省大连市隔渤海相望,地理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通。为促进鲁辽省际文旅交流合作,推动烟台、大连“双城联动”,今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图书馆指导烟台市图书馆系统梳理馆藏家谱中“闯关东”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精选出珍贵家谱100余部、电子家谱资源2000余种。
在此基础上,6月7日至8日,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大连旅顺举办“家谱寻根乡情依依——典籍里的烟台”家谱文献展,吸引了来自大连、沈阳、丹东等地的2000余名群众参与,30余条主题活动视频两天内浏览量达67万次,引发“读家谱、寻乡情”的热潮。活动还建立了3个“家谱咨询”微信群,有近600人入群,群内讨论热度持续高涨,大家纷纷表示要按家谱线索回乡寻根。
与此同时,烟台市积极利用全媒体手段加强宣传,组织举办“海那边故乡行”双城互动系列文旅融合活动,目前已有两批200多名大连游客乘游轮抵达烟台开启“寻根之旅”,进一步增进了两地群众的情感联系和文化认同。
为进一步发挥家谱文献活动在提振消费方面的作用,山东省计划在接下来的文旅推广活动中设计“寻根”主题线路,引导景区酒店和旅行社等出台相关惠民政策,促进“引客入鲁”;加大省际交流力度,推动寻亲工作向黑龙江、吉林两省乃至其他地区延伸,助力人文交流和游客互送。
文献研究一丝不苟
山东省图书馆在整理研究馆藏1000余种家谱文献的基础上,统计出山东省外迁东北三省的428个姓氏支派,完成了山东外迁东北姓氏统计表、山东外迁东北姓氏支派16市数量统计图、山东外迁东北姓氏地图等数据统计工作,目前正以此为基础绘制山东省“闯关东”家谱地图。
通过研究梳理馆藏家谱,山东省图书馆发现了4部记录山东人举家外迁东北,特别是辽宁“闯关东”后代与山东老家互相联系、辗转认亲珍贵史料的家谱,分别是《焦氏家乘》(青岛即墨)、《赵氏西支族谱》(烟台龙口)、《罗氏族谱》(淄博淄川)、《矫氏族谱》(烟台牟平)。其中,山东、辽宁两地分别编写的两部《矫氏族谱》,详细记载了“闯关东”以来一个家族在鲁辽间迁徙繁衍的轨迹,内容严谨细致,全部一一对应,完全符合合谱条件。
另外,山东省图书馆还协助黑龙江一位企业家通过家谱《段泊岚李氏世系宗派图》在山东成功寻亲,并吸引其返乡投资。这些家谱的发现,使山东人“闯关东”的历史轨迹得到实证,打通了四省寻根问亲的渠道,为文旅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媒介。
探索文旅交流新范本
以家谱为媒、亲情为桥,密切山东与东北三省间的联系,进而带动省际交流,实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旅交流消费,促进引客入鲁、引资入鲁。为此,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于6月28日在沈阳市举办“齐鲁风 辽海情”文旅推介活动,同步启动由山东省图书馆联合辽宁省图书馆共同举办的“鲁辽一家亲”家谱文化联展,开展家谱寻亲。
“鲁辽一家亲”家谱文化联展整合了山东省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烟台图书馆的家谱资源,包括“册记春秋传衍千载”“根在山东·闯关东记忆”“以谱为证·血脉相承”“文化共融·民俗一家”“关东鲁商·双域同辉”“山海无阻·家训永续”六个部分,展板共计70余块。该联展对于梳理、研究和展示鲁辽两地的家谱传承,提炼其中相通的文化、民俗、家风等元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山东省将在家谱文献资源建设、学术研究、活动开展、推广利用等多方面系统发力,更好发挥家谱文献、家谱文化对密切两地交流、促进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作用。比如,在加大家谱文献资源挖掘利用力度方面,山东省初步计划在全省启动家谱征集普查工作,加强与公藏机构、民间收藏机构和个人合作,通过捐赠、采购、复制等方式,不断丰富家谱资源。同时,在建成全文小型家谱数据库基础上,持续推动馆藏家谱资源数字化,搭建更加便利的线上家谱查询服务平台,方便寻亲群众上网查询;强化家谱文献学术研究,整合公共文化机构和高校、协会等,深入挖掘本省家谱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为寻亲活动开展、家族文化传承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张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