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暑期旅游旺季,投身大好河山固然舒心惬意,但今年夏天,不少游客的行程单上,还多了些带着科技感、未来感的特殊行程。当“酷炫”的科技体验融入旅途,人们对“科幻”的想象逐渐照进现实,变得可感、可触。究竟哪些旅游目的地,能承载人们对星辰大海、茫茫宇宙的向往?
在贵州黔南州寂静的群山间,坐落着世界上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天眼”所在的平塘县克度镇曾经是一个贫瘠封闭的山乡。2015年9月,当地依托“中国天眼”,动工建设以科普为主题的特色天文小镇。
近两年,天文小镇的人气越来越旺,不少研学团来到这里,不仅是图个热闹,还想探究一些“门道”。研学老师借助电磁波发射装置,为孩子们模拟演示宇宙中的星球向“天眼”发出电磁波的过程。别看研学团的孩子们年龄不大,基本上个个都是“宇宙迷”。
除了老师带队的研学团,记者在天文小镇还碰到了不少来亲子游的家庭。
中国天眼景区的各种场馆,让游客在模拟操作与VR观星中,感受科技与自然的交融。2025年1月至6月,中国天眼景区共接待约38万人次,总收入2496万余元。
在平塘县的另一处世界级地标,平塘特大桥全长2135米,主塔高达332米,采用独特的钻石形设计,高耸入云,从远处眺望,仿若悬浮于天际,这个超级工程也是游客们科技游打卡的目的地。
平塘特大桥高速公路服务区,是一个桥旅融合的示范区。自2020年10月建成运行以来,接待国内外游客460多万人次,研学团队700个。
不仅如此,“天眼”旅游还带火了沉睡多年的地下溶洞,不少年轻人创建团队,为游客提供溶洞探险体验服务。
在“天眼”旅游资源的带动下,当地的餐饮和民宿也日益火爆。如今,平塘县克度镇的宾馆酒店已增长至130多家,周边的2600多名乡亲们,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工作的机会。
平塘县副县长余国丹告诉记者,2024年,团队总共接待的游客人数达到了678万人次,旅游收入也达到了73亿元,同比2023年增加了11%和12%。
在大西北的戈壁深处,被命名为“火星1号基地”的火星主题实景体验基地,凭借独特的红岩地貌也开启了揽客模式。
暑期一到,不少研学团来到这里,体验宇航员在太空中飞行与实训的艰辛。基地里,不仅有模拟飞船在太空中对接的训练器、模拟宇航员训练的数字反应器,还有模拟宇航员训练的三维滚环、模拟航天员重力加速度训练的离心机等设备。
在“火星1号基地”的户外区域,游客还能穿上模拟的宇航服行走,进入模拟火星基地舱。
除此之外,模拟火星基地还有专门的蔬菜种植舱室。这里的蔬菜采用有土、无土和营养液三种方式种植,并模拟太阳光中的红蓝黄三种光进行光合作用。
除了有可供太空种植的新鲜蔬菜外,这里还有为宇航员提供的新鲜肉类:未来太空的昆虫食品“大麦虫”。
这种以科技体验为核心的旅游新形态,不仅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下“科学”火种,也为当地文旅市场带来了新变化。甘肃省金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叶贤萍表示,近3年的游客接待量将近50万人次,年收入上千万元。
如今,“科技+文旅”的新业态不断涌现,既激活了更多元的消费场景,也重塑了文旅产业的价值维度。
(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