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汾酒与俄罗斯市场开启了多维度联动。
6月16日至20日,汾酒邀请俄罗斯经销商梅尔林公司携重要客户及俄罗斯酒类媒体《葡萄酒》通讯社(Про вина)、《葡萄酒周刊》(газеты WinWeekly),深入山西汾酒核心产区,展开汾酒文化溯源之旅,加深酒文化交流。
7月9日,“2025青花汾酒茶道酒香”品牌活动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圆满结束,期间举办了克里姆林宫博物馆青花汾酒收藏仪式、“中国汾酒与俄罗斯伏特加国酒对话”论坛等活动,促进中俄传统文化交流与酒类酿造技艺共鉴。
这一系列举措让俄罗斯市场更直观感受到汾酒的酿造底蕴与文化魅力,推动双方在品牌推广、渠道拓展等领域达成多项共识,更体现了汾酒“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国际化思路。
俄罗斯客人走进汾酒
当汾酒俄罗斯经销商梅尔林公司一行抵达山西杏花村交流考察,带来的不只是信息互换,更是深层的文明共鸣,让文化交融之路愈走愈宽。
这是一个层次分明,逐渐深入的过程。
首先,在跨国研讨会环节,双方就俄罗斯市场的现状、未来的推广策略以及产品适配性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汾酒也对工艺、历史、文化进行了详细介绍。彼此理解更为透彻。
其次,多家俄罗斯主流媒体对汾酒国际负责人进行了专访。通过他们的报道,俄罗斯市场将有更多的经销商和消费者了解汾酒的文化底蕴、酿造技艺、国际化战略。
接下来是实地考察。俄罗斯客人在古老酿酒工具前驻足,在汾酒的荣誉证书前端详,走进井然有序的现代化生产车间,不仅了解了汾酒的传承故事,还看到了汾酒的匠心与科技。
品酒是必不可少的重头戏。在古色古香的品鉴室里,汾酒为俄罗斯客人斟上不同度数的汾酒。客人们先观其色,清澈透明;再闻其香,清雅纯正;而后细品,甘润爽口。
考察结束后,一位俄罗斯客户说:“在俄罗斯,我们常说‘好酒会说话’,今天终于明白,汾酒说的是历史,是匠心。”
这场内涵丰富的活动,有多重意义。
市场方面,跨过深度互动超越了传统商业合作的浅层联结,让俄罗斯合作伙伴与主流媒体亲身体验品牌内核与产品实力,为后续市场渗透培育了更具认同感的消费基础。
行业方面,汾酒的案例既证明了传统酿造技艺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生命力,也为行业如何通过深度交流实现品牌价值升维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样本。
文化方面,这场跨越千里的交流,让汾酒承载的东方酿造哲学与人文精神在实地体验中完成具象化传递,搭建了不同文明在味觉与精神层面对话的立体桥梁。
除了“引进来”的深度互动,汾酒更以主动姿态迈向国际舞台。
跨越7000公里入驻克里姆林宫博物馆
位于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博物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馆藏超过16万件文物,涵盖沙皇象征物、宗教艺术品及各国工艺珍品 ,是俄罗斯的文化顶级殿堂。
7月9日下午,莫斯科大都会酒店内,汾酒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正式移交青花汾酒,俄方递交收藏证书,青花汾酒正式入驻克里姆林宫博物馆。
这不仅是汾酒融入俄罗斯的关键节点,也是中国白酒国际化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韩英在仪式中表示:“汾酒拥有6000年不间断酿造史,1500年成名史,是中国清香型白酒鼻祖与国家清香型白酒标准制定者。通过此次收藏仪式,希望以酒为媒,让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的活态传承在中俄土地上生生不息。”
俄罗斯中国友好协会第一副主席、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库里科娃也对汾酒的俄罗斯之旅寄予期待:“汾酒诞生于山西杏花村这片响亮的土地,希望通过今天的仪式,让更多俄罗斯家庭在庆典或聚会中品尝到这份来自东方的美酒,让汾酒的故事走进千家万户。”
克里姆林宫博物馆收藏汾酒的本质,是中华酒文明符号被纳入斯拉夫文化核心叙事的标志事件。其象征意义已超越饮品本身,成为两种文明在全球化时代交融的微观样本。
文化扎根的同时,汾酒也积极开展产业交流。
活动当日,汾酒举行了“中国汾酒&俄罗斯伏特加国酒对话论坛”和“青花汾酒之夜”品牌推介会,50余家俄罗斯酿酒、销售企业,20余家俄罗斯国家级媒体代表围绕酒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合作展开深度交流。
这两场活动,不仅推动清香型白酒工艺标准与伏特加酿造技术的跨文化对话,为行业探索国际标准互认提供样本,也推动了俄罗斯主流媒体对汾酒品牌的深度传播,为其进一步开拓俄罗斯市场筑牢了认知基础。
除了活动,莫斯科市1905大街还迎来了首个“青花汾酒莫斯科专营店”开业剪彩仪式,让中国清香在莫斯科触手可及,这将是汾酒在俄罗斯市场深耕的重要里程碑。
此次俄罗斯之行,汾酒采用了“文化输出+市场渗透”的双轮驱动模式。其以6000年酿造史为文化锚点,以青花汾酒为载体,在俄罗斯顶级文化殿堂传播汾酒文化,举办论坛加深行业交流,并通过媒体和专营店进一步深耕了俄罗斯市场。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汾酒与俄罗斯市场的两次互动,是不同文化双向奔赴的生动注脚——既让俄罗斯伙伴带着对东方酒脉的好奇,深入源头触摸酿造初心,又让中国清香型白酒的千年底蕴跨越山海,走进俄罗斯的文化语境。
这种超越商业往来的深度对话,不仅让酒香成为联结两国文化的纽带,更在互鉴中为中俄酒类产业合作开辟出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