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阳光洒在岳麓山下的校园小径,当橘子洲头的风带着青春的气息掠过操场,有一所学校正用独特的魅力召唤着逐梦的少年 —— 那就是长沙涉外旅游职业中专。今天,不妨跟着我的脚步,一起去看看这所藏着无限可能的校园。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穿过校门,首先撞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建筑群。实训楼前的喷泉池里,锦鲤在波光中悠然游弋,池边的文化墙上,贴着学生们在景区实习时的笑脸合影。教学楼的走廊里,挂满了各语言种的旅游标语,日语的 “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欢迎光临)、韩语的 “환영합니다”(欢迎)与中文标语相映成趣,仿佛提前把世界的模样搬进了校园。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走进教室,你会发现这里的课堂从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室里,学生们正分组模拟 “导游带团” 场景,有人扮演挑剔的游客故意出难题,有人手持自制导游旗流利讲解岳阳楼的历史典故,老师则在一旁用摄像机记录细节,课后回放点评时总能引发阵阵笑声。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隔壁的轨道交通实训舱内,穿着制服的学生正练习应急处置流程,模拟站台广播的声音清晰洪亮,让人恍惚以为置身真实的地铁站台。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课余时光的校园更是活力四射。每周三下午的 “世界文化角”,总能看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展示:越南留学生教大家包春卷,新疆同学带着跳麦西来甫,汉服社的成员则在茶艺室演示宋代点茶。操场边的 “职业体验站” 里,常有附近小学的孩子来体验 “小小导游”“地铁乘务员” 的工作,而负责指导的正是这里的学生,他们认真的模样早已褪去稚气。
最让人动心的,是这里看得见的成长轨迹。实训楼的荣誉墙上,贴着毕业生的故事:有人成为张家界金牌导游,每年带团接待数千名外国游客;有人进入长沙地铁担任站务主管,在疫情期间因高效组织客流登上新闻;还有人通过职教高考考入本科院校,如今在高校担任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老师。这些名字和故事,像一颗颗种子,在学弟学妹心中种下希望。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如果你也向往用专业技能丈量世界,渴望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价值,那么别犹豫,我们一起去长沙涉外旅游职业中专吧。在这里,每个清晨的早读都可能藏着未来接机时的流利外语,每次实训课的操作都在铺垫职场上的从容不迫,而身边的同学,或许就是将来和你一起在旅游行业并肩奋斗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