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寿与竖寿不同,高龄者竖寿只有一次,而做寿则可以多次,每到生日为老人祝寿,并在全家吃喝一次。
旧时为高龄老人做寿,一般都要请人念佛诵经烧高香。
但旧时竖寿也好,做寿也好,这都是有钱人家的事,作为一般老百姓,他们连吃饭也没着落,哪有那份闲工夫去竖什么寿,做什么寿。所谓“穷人无生日”这句话就来源于此。
文革破四旧时,红卫兵把原有的寿材都烧了,以后人们就不再敢竖寿了。
后来国家提倡火化,棺材就逐步绝迹了。
到七十年代末,做寿之风又开始兴起,现在人们一到50、60、70、80岁,子孙们都要为老人做寿。有的早晨吃枣子,中午吃面,下午吃寿酒。有的干脆到饭店包几桌一顿解决。
而且现代做寿办酒时发的礼品也是五花八门,越来越高档。有的发包装盒的副食品,有的发一桶油,有的发床上用品。做寿这也是人之常情,尊老敬老这个传统应该发扬。问题是铺张浪费越来越严重,负担越来越重,这是个事实。
另外,民间有个风俗:做寿做九不做十。所以民间做寿都提前一年,如49、59、69、79岁年底进行。其实这是错误的,如59岁作寿,实际只有58足岁,不到60岁。正确的应该是61岁作寿,正好是60足岁周年庆。
吃的方面。南昌地区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
拜年方面。南昌人对于拜年也是很讲究的。初一儿子给父母拜年,幼辈依次给尊长拜年,尊长又率幼辈向邻居贺年。
初二女婿给丈母娘拜年。
在过年期间,初七是很重要的,南昌民谚:“上七大似年。”因为传说女娲造人就是在初七。初七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吃糊羹,人们认为,吃了糊羹,象征步步高。糊羹在南昌方言就是福羹。过年的最后一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有张灯观赏的习俗,因此也称“灯节”。
南昌结婚彩礼一般多少钱 一、双方父母正式见面给多少钱 男方一般给相钱或叫看钱 6600-8800元,一般标准 二、南昌女孩的彩礼钱 一般是给10.8万 给的少的也有给6.8万的 不过南昌妹子彩礼起步价10万 南昌市区10至15万元 周边县城大致相同 只要钱多什么事都不是事在南昌结婚。
南昌特有的习俗有划龙舟、闹元宵、梦山求梦、六月六晒衣箱。
江西南昌地区的求子风俗很具地方特色,古时南昌,在西湖区的中心处有一高土桥,桥上有石柱栏杆12根,每年八月十五之夜,妇女们来到桥上,待月至中天,便用手在高桥两旁的石柱上抚摸,甚至纳入怀中,据说如此这便可生男孩。
“六月六晒龙袍”:传说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是龙王爷及寺庙菩萨晒衣袍的日子,这天“阳气”足,气候干燥,经六月六日晒过的衣物,不会发霉,不会被虫蛀。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翻箱倒柜,将家里所有的衣物全搬出来晒。这一习俗,实际上也是对太阳的一种崇拜。
采茶戏:赣南采茶戏是江西地方戏曲之一。它是由民门采茶灯和民间灯彩相结合发展演变而成,后又吸收了南昌地区的民间舞蹈并与之相结合。
南昌采茶戏表演诙谐风趣,唱腔优美深情,有着浓郁的南昌乡土气息。
戈阳腔也叫戈腔,又称高腔,是我国地方戏中著名四大声腔系统之一。元未明初,在江西省戈阳县形成而得名。
现在我国有11个省的高腔剧种与戈阳腔有渊源关系,当今著名的“京腔”就是在戈阳腔基础上,融合其他声腔发展演变后形成的。戈阳腔主要表演特色是动作大,身段严谨、场面热闹,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适合民间演出。
“葬礼”是人们对灵魂不灭的期许
南昌市民俗博物馆馆长、研究员梅联华介绍,在以往几千年的历史中,绝大部分人都不认为死是生命的终结,而把它看成是人生旅程的一种转换,即从“阳世”转换到了“阴世(冥界)”。“因此,人从死去的这一刻起,也意味着踏上了新旅途,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从死亡到丧葬的礼仪,即以此种观念为出发点,葬礼被看做是将死者的灵魂送往死者世界必经的手续。”
而葬实际上是人们对人类灵魂不灭的幻想,具体又影响到三种丧葬观念:让死者回归大自然;保存尸体,以求灵魂不死;弃其朽肉,让灵魂脱离尸体而再生。因此,又衍生出土葬 、火葬 、水葬 、树葬等形式多样的丧葬形式。
春节期间,南昌有大批游客前往参观,有许多独具特色的习俗,比如:
1、拜年:家家户户都要互相拜年,传递喜庆的祝福。
2、烟花爆竹:大家都会在春节期间购买烟花爆竹,以尽快将过去新春期间燃放,赶走降霜。
3、对联:家挂上贴春联,门上写楹联,以示新春到了,带来美好的祥和。
4、放鞭炮:放鞭炮是南昌春节习俗中最盛行的,它能够发出振奋人心的声音,让每个人提升春节的气氛。
5、贴春联、剪窗花:贴春联、剪窗花也是南昌春节的一种习俗,它们可以为家里的室内装饰增添一丝新春的祝福意味。
南昌地区必食年糕、红烧鱼、炒米粉、八宝饭、煮糊羹,其含义依次是年年高升、年年有鱼、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进财、年年富裕。
北方地区春节喜吃饺子,其寓意团结,表示吉利和辞旧迎新。为了增加节日的气氛和乐趣,历代人们在饺子馅上下了许多功夫,人们在饺子里包上钱,谁吃到来年会发大财;在饺子里包上蜜糖,谁吃到意味着来年生活甜蜜等等。南昌人对于拜年也是很讲究的。初一儿子给父母拜年,幼辈依次给尊长拜年,尊长又率幼辈向邻居贺年。
初二女婿给丈母娘拜年。
初三女儿回娘家要给邻居分糖饼,体现邻里关系融洽。在过年期间,初七是很重要的,南昌民谚:“上七大似年。”
因为传说女娲造人就是在初七。初七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吃糊羹,人们认为,吃了糊羹,象征步步高。过年的最后一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有张灯观赏的习俗,因此也称“灯节”。
瓦罐汤,南昌炒粉,煌上煌卤味
求子:江西南昌地区的求子风俗很具地方特色,古时南昌,在西湖区的中心处有一高土桥,桥上有石柱栏杆12根,每年八月十五之夜,妇女们来到桥上,待月至中天,便用手在高桥两旁的石柱上抚摸,甚至纳入怀中,据说如此这便可生男孩。 “六月六晒龙袍”:传说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是龙王爷及寺庙菩萨晒衣袍的日子,这天“阳气”足,气候干燥,经六月六日晒过的衣物,不会发霉,不会被虫蛀。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翻箱倒柜,将家里所有的衣物全搬出来晒。这一习俗,实际上也是对太阳的一种崇拜。 采茶戏:赣南采茶戏是江西地方戏曲之一。它是由民门采茶灯和民间灯彩相结合发展演变而成,后又吸收了南昌地区的民间舞蹈并与之相结合。 南昌采茶戏表演诙谐风趣,唱腔优美深情,有着浓郁的南昌乡土气息。 戈阳腔也叫戈腔,又称高腔,是我国地方戏中著名四大声腔系统之一。元未明初,在江西省戈阳县形成而得名。 现在我国有11个省的高腔剧种与戈阳腔有渊源关系,当今著名的“京腔”就是在戈阳腔基础上,融合其他声腔发展演变后形成的。戈阳腔主要表演特色是动作大,身段严谨、场面热闹,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适合民间演出。
下一篇:陕南十大旅游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