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山东特产,人们最先想到的或许是软烂鲜香的德州扒鸡、可以“卷一切”的山东煎饼、脆甜可口的烟台苹果、比人还高的章丘大葱。
其实,山东特产好物不止于此,齐鲁大地自古就是产好品的好地方,菏泽牡丹、淄博琉璃、冠县灵芝、文登西洋参、临朐“法式鹅肝”、昌乐蓝宝石、黄岛蓝莓……
来山东旅游该带点儿啥回家?这些山东特产请你get↓↓
菏泽牡丹
山东菏泽有1500年的牡丹栽培历史,是我国重要的牡丹生产基地。近年来,菏泽的牡丹花、芍药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经达到46万亩。
在菏泽曹州牡丹园,黑色牡丹“赛墨莲”如墨染绸缎般傲立枝头;绿牡丹“翡翠球”在阳光下流转着翡翠般的光泽,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拍照。这些珍稀品种的集中盛放,得益于近年来菏泽对牡丹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创新,通过基因筛选与杂交培育,目前,菏泽已形成九大色系、十大花型、1300多个品种,成为全球最大的牡丹基因库。在陈集镇的菏泽牡丹园,一株罕见的生长有三对并蒂双生花的牡丹随风摇曳。
菏泽牡丹的美,不止于观赏。在牡丹区黄堽镇的大田牡丹园,游客不仅能漫步花田感受“唯有牡丹真国色”的诗意,又能通过智慧农业系统实时查看牡丹生长数据。这里种植的“凤丹”等油用品种,可提炼出牡丹籽油、牡丹茶等260余种产品,形成从田间到舌尖的全产业链。近年来,菏泽突破传统种植模式,构建了“种植+加工+文旅+科研”的全产业链,让牡丹从“富贵花”变为“富民花”。去年,菏泽牡丹产业总产值突破130亿元,带动就业超50万人,包括牡丹籽油、化妆品、生物医药等在内的11大类、260余种深加工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淄博琉璃
“珍珠玛瑙翠,琥珀琉璃街”,山东淄博自古便有“琉璃之乡”的美誉。在这里,琉璃艺术源远流长,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琉璃作品《祥龙献瑞》
琉璃制品在我国的最早发现,可追溯到西周。唐代尤其发达,宋代称“药玉”,明代称“硝子玉”,清代称“料器”,民间犹称“料器”。琉璃文化在淄博源远流长,从西周贵族佩戴的费昂斯串饰,到战国精美绝伦的琉璃珠饰,再历经汉代厚葬明器、魏晋南北朝的异域琉璃、隋唐的佛教圣物,直至宋代走入寻常百姓家,其发展脉络贯穿千年,见证了不同时代的审美与文化变迁。
淄博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因精湛的陶瓷与琉璃制作技艺而遐迩闻名。淄博市陶瓷琉璃博物馆,不仅是过往岁月的忠实记录者,更是璀璨文化的积极传承者。馆内每一件陶瓷展品,都仿佛在低语淄博陶瓷绵延千年的传奇;每一块琉璃艺术品,都闪耀着淄博人民非凡的智慧与创造力。
冠县灵芝
灵芝在古代被奉为“仙草”,充满了神秘色彩。如今,灵芝成为了冠县的一张地理名片,“冠县灵芝”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当地推出灵芝孢子粉、孢子油、灵芝酒、灵芝茶等灵芝系列产品近百个,灵芝产业年产值25亿元,产品远销韩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7年,店子镇成立冠县灵芝盆景艺术协会,建立灵芝盆景销售网站。2008年,冠县建立占地2公顷的灵芝观赏盆景生产栽培示范基地。2010年,冠县注册成立灵芝盆景艺术专业合作社,其生产的大型灵芝盆景,占全国销量的50%以上。在这里,一盆盆灵芝盆景被销往世界各地,每盆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有的甚至上万元。
在冠县灵芝科技示范园灵芝大棚里看到,灵芝已经开始喷孢子粉,整个灵芝棚内,仙气飘飘,如同仙境一般。冠县灵芝科技示范园占地318亩,主要以灵芝标准化种植和产品初级加工为主,共建设了120个大棚,其中40个立体种植棚、80个钢构大棚,还建设了菌包生产车间、产品初加工车间、检验检测中心、冷库等设施。
文登西洋参
文登西洋参是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特产,也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文登作为全国西洋参的主产区,种植面积达5.5万亩,年产成品鲜参7500-8000吨,全国总产量六成以上的西洋参都从这里运出,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西洋参之都”。
从2003年起,文登区就建立产业引领机制,推进西洋参标准化生产。2015年,文登西洋参成功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7年,中国(文登)西洋参交易中心投运,构建起集现货交易、电商及中远期交易于一体的市场体系。
临朐“法式鹅肝”
被誉为世界三大珍馐、原产于法国朗德省的鹅肝已经落户山东临朐30多年。自带优雅光环的“法式鹅肝”,与大众印象中朴实无华的山东特产形成了反差感。
目前,临朐县年产鹅肝约5000吨,占全国产量的70%、全球市场的20%,居亚洲第一位,已形成了集育种、养殖、加工、销售、研发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眼下,临朐正加快建设“中国鹅肥肝第一县”,推动鹅产业向百亿级迈进。
昌乐蓝宝石
1800万年前的火山喷发,给昌乐留下了近百座远古火山,还带来了稀世珍宝——蓝宝石。
据统计,昌乐县内有矿面积达450多平方公里,储量数十亿克拉,是世界四大蓝宝石矿区(泰国、斯里兰卡、澳大利亚、中国昌乐)之一。与其它国家出产的蓝宝石相比,昌乐蓝宝石具有颜色深蓝、颗粒大、晶体纯净、双色性显著、画意宝石奇特、彩色宝石多等特点,寓意圣洁、高贵、永恒、深邃,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因此,昌乐被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中国蓝宝石之都”称号。
昌乐蓝宝石。昌乐宝石城网站截图
有关部门统计,昌乐县珠宝从业人员5万余人,珠宝、饰品加工、销售企业2000多家,年加工宝石数千万克拉、饰品数亿枚、黄金上百吨。江北最大的珠宝玉石首饰、旅游纪念品集散地,全国最大的蓝宝石、黄金加工交易中心,拥有梦金园、赛菲尔、蓝天、亿福、嘉福等中国驰名商标企业,交易额达300多亿元。
临沂“俄罗斯紫皮糖”
最近几年,俄罗斯紫皮糖突然风靡中国,成为办公室零食分享的“头牌”,如果关注它的生产地,总能发现“山东临沂沂水”几个字。
俄罗斯紫皮糖,2014年由沂水犇牛食品厂为俄罗斯贸易商做代工,再出口到俄罗斯,目前国内市场上80%的紫皮糖都是由沂水生产的。不光紫皮糖,沂水产沙琪玛占据全国1/4的市场,沂水产豆奶占到全国30%的产能。黑糖坚果沙琪玛、酸奶夹心糖、网红小饼干、各种代餐食品……让沂水在业界有了中国网红食品生产基地的美誉。
黄岛蓝莓
四月的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万亩蓝莓园迎来丰收。作为全国蓝莓产业化发展的先行者,青岛西海岸新区历经25年深耕,已形成千余个蓝莓种植园、近10万亩种植规模,年产值突破40亿元,成为全国县域面积最大的蓝莓规模化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北方蓝莓产业化的摇篮”。“黄岛蓝莓”成功入选首批“好品山东”品牌体系,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最受欢迎产品”,近年来品牌价值持续攀升。随着此次培训与采摘季的联动开展,这颗"蓝色宝石"正闪耀出更加璀璨的产业光芒。
福山大樱桃
福山大樱桃品质高、风味佳,素有“北方春果第一枝”的美誉,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果实外观艳丽,晶莹透亮,色泽诱人,分为红、黄、紫等多种颜色;富含铁元素、钙元素、VC、花青素等多种营养元素。
烟台福山区是烟台大樱桃的主产地,被授予“中国大樱桃之乡”的称号。福山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十分适宜樱桃的生长。
早在1871年,美国传教士倪维斯就将第一株大樱桃树引入烟台福山,历经一代代果农的辛勤耕耘,烟台大樱桃已经成为享誉全国的一块“金字招牌”,更是烟台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高青黑牛
淄博高青黑牛的肉质达到国际A3级以上标准,是国内唯一通过新种质鉴定的高档肉牛。经过20年代的发展,到2022年底,全县高青黑牛饲养量10万头。高青食用型黑牛凭借“肉质好、营养价值高、口味独特、拥有漂亮的大理石花纹”等优势扛起中国高端牛肉的大旗,一头牛经过精细化分割,优质高档牛肉每公斤售价可达1000元以上,一头牛产值可达10万元。
2022年7月,高青发布《关于促进高青黑牛产业发展七大行动的实施意见》,决定打造沿黄百亿级肉牛产业集群,目标是到2026年底,饲养量20万头,年出栏8万头;建成高青黑牛规模化、数字化养殖园区12个,党支部领办养殖合作社50家,飞地饲养量达到5万头。到2026年,建成高青黑牛食品产业园,开发高青黑牛延伸产品和“预制菜”,打造高青黑牛“全牛宴”,在全国一二三线城市开设统一的高青黑牛加盟店1000家以上,营业额达50亿元。
曹县芦笋
曹县生产的芦笋质地细腻、味道鲜美、久负盛名,素有“蔬菜之王”美誉,被列为世界“十大名菜”之首。曹县有全国最大的芦笋种植基地,种植面积10余万亩、占全国的60%,年产优质芦笋12万吨,是全国白芦笋种植第一大县,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编辑 朱洪蕾 综合 好客山东、大众新闻客户端、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中国日报网、闪电新闻、海报新闻、中国山东网、新黄河、青岛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