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糖是当前健康生活的主流,也是未来的趋势。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无糖饮品和甜点,对于刚开始控制糖分摄入的人来说,他们常常忽略的一点是:仅仅避免食用甜点、奶茶和蔗糖,并不意味着已经成功控制了糖分摄入。
米饭和白砂糖有何不同?
白米饭是中国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食,无论是午餐还是晚餐,一碗香气四溢的白米饭总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我们现在所食用的白米饭大多是经过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其中大部分碳水化合物都是淀粉。
人体无法直接吸收二糖和多糖,必须先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
白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它属于多糖的一种,淀粉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连接而成的长链,实际上也是一种糖类,只是比单糖更为复杂。
多糖不像单糖那样甜,但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可以产生甜味。我们咀嚼米饭时会感受到一丝甜味,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它能分解一部分淀粉,而大部分淀粉是在小肠中被分解的。我们吃下的米饭通常在感觉到甜味之前就已进入消化道,然后被完全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成为血糖。
白砂糖则99.5%是蔗糖,蔗糖主要由一半的葡萄糖和一半的果糖构成。
所以,白砂糖和米饭最大的区别,就在果糖。果糖非常甜,其甜度是葡萄糖的一倍以上,它的代谢途径也不同,果糖不会直接进入血液,而是在肝脏中代谢。
因此,食用含糖食品、饮用奶茶等饮料时,其中的蔗糖或果葡糖浆含有较高量的果糖,比食用白米饭更容易导致脂肪肝。
碳水化合物由糖类和膳食纤维组成,我们的祖先在那个时代几乎没有精制大米,他们食用的是各种杂粮,如糙米、黑米等。这些全谷物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
现在的精制大米与过去人们食用的糙米有着显著的差异。现代的大米经过精细加工,去除了胚芽和糊粉层,只保留了胚乳部分,导致营养成分大量流失。
尽管精制米饭中含有少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但这些营养成分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有些营养素甚至已经完全消失。这使得精制米的营养不均衡,无法满足人体的多种需求,过量食用还容易导致体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