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锦鲤被游客喂成“猪鲤”,这很美好?不,这很可怕
创始人
2024-08-23 11:32:55
0

胖胖的动物总是比较惹人喜爱,比如趵突泉的锦鲤因为被游客喂得太胖,被戏称为“鸡翅包饭”而走红。

泰国曼谷有一只身形圆润的猕猴“哥斯拉”,野生吸粉无数,成了主人摆摊的活招牌。但是许多人并没有想过,这些可爱的“半挂身材”意味着什么?

济南趵突泉的“猪鲤” 截图自齐鲁晚报微博

投喂:甜蜜的陷阱

为什么要喂动物?对游客来说,在这个日益人工化的地球上,人与自然亲近的机会日益稀少,许多人都希望与动物亲密接触。对于旅游业的商人来说,喂动物不仅能吸引游客,还能让平时躲藏起来的动物来到游客眼前,这样就能打造出“特色旅游项目”,成为他们的摇钱树。

例如,在印尼,世界上最大的蜥蜴科莫多龙,是一个重要的旅游资源。试想一下,假期有限,你没空等着科莫多龙现身,那该多扫兴啊?所以在上世纪末,人们会用死山羊把科莫多龙吸引过来,供游客观看(现在,这个项目已经被禁止了)。

但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投喂动物有着各种负面影响。比如前文提到过的网红胖猴“哥斯拉”,泰国野生动物部门派兽医给它检查过身体,发现它因为过于肥胖,患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和内分泌疾病,还有心脏病的风险。但粉丝还是接连不断来喂它高热量零食,“哥斯拉”在 2024 年去世,享年不到正常猕猴寿命的三分之一。

泰国网红猕猴“哥斯拉”生前影音资料 图片来自戒子微博视频

动物肥胖来源于游客日积月累地投喂,正可谓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游客的投喂量之巨大,如果你稍作考察,肯定会吓一大跳。由于野生动物的投喂不是很好统计,这里仅列举一点来自动物园的例子。

比如,2018 年端午节假期,大连森林动物园安检处没收了足足 1.5 吨食物,都是游客准备喂动物的。动物学家莫里斯(Desmond Morris)在《人类动物园》一书中,记录了一头大象一天内从游客那里吃到的东西,包括 1706 颗花生,1330 颗糖果,还有 16 张纸、一根鞋带、一只手套。

投喂,影响不止眼前的动物

如果说肥胖的猴子和大象还有一个“喜气洋洋”的表象,人和动物互相伤害的例子,就是把投喂的危害摆在眼前了。野生动物天性怕人,这其实保障了人和动物双方的安全,但投喂动物会使动物打破这一安全距离,而最后的结果就很难预料。

在世界各地,游客喂动物让动物过分接近人,酿成事故的例子都屡见不鲜。美国海洋渔业局(National Marine Fisheries Service)曾报告,佛罗里达州的游客投喂海豚,有让海豚受伤甚至死亡的风险。海豚习惯了喂食之后,可能会游得离船太近而被撞伤,甚至有无良游客拿带鱼钩的鱼喂它们。

而中国多处旅游景点如峨眉山、黔灵山,用食物引诱猴子让游客观赏,猴子因而学会了抢包、抓人、扑人,成了网上声讨的“泼猴”。黔灵山公园仅 2010 年,就有 1604 名游客被猴子弄伤。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看到的每一只野生动物,都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投喂所造成的影响,往往不会仅限于被投喂的动物,而是会波及各种生物甚至人。

上世纪 80 年代,黔灵山猕猴的数量约 30 只,因为有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到了 2010 年,已经增长到约 500 只。这不仅给黔灵山的其他生物如草木、鸟类种群造成了压力,还加剧了猴子对人的依赖,山上的东西不够吃,只能跟人类要东西吃,导致人猴冲突更加频繁。

投喂, 近距离传播病菌互相伤害

此外,生态系统里还有一些不受人类喜爱的成员——病原体,可能随着野生动物和人类的亲密接触相互传染。比如现在社交平台上常常出现游客在野外喂旱獭的“萌照”,但其实这种行为非常危险,绝对不值得提倡。

因为旱獭能携带最危险的病原体之一——鼠疫耶尔森氏杆菌,我国就曾发生过多起因亲密接触旱獭,结果导致鼠疫传染给人,甚至致人死亡的案例。所以说,投喂野生旱獭,与它们玩耍,看似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则是跟死神共舞。

除了可能给人类带来风险,人类的不当投喂还会给动物带来风险,比如前文说过游客投喂的食物往往太多,导致动物肥胖,带来健康问题。不仅如此,这些食物往往不适合动物的营养要求,这可能会给动物带来健康隐患。这可能源于错误知识的引导和广泛传播,而大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而不是动物的实际需要投喂。

举个常见的例子,说起大猩猩吃什么,我们都会想到香蕉(因为很多漫画都是这么画的),其实野生大猩猩的主食是各种植物的茎和叶,植物纤维比例占到 52%~96.5%。此外,我们虽然知道很多植食动物“吃素”,但这和人类的素食完全是两回事。大部分人类眼中的“素食”,不管是馒头挂面,还是蔬菜水果,对于植食动物来说,都有纤维素太少、水分、糖和淀粉太多的问题。如果动物吃了太多投喂的食物,消化系统的菌群紊乱,甚至有胀气而死的风险。

网上许多人看到过于肥胖的动物,都会觉得它们是被人类的爱宠溺到这么胖的,但也许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这句话:“爱”并不代表着“喂你吃的”,有时还会恰得其反,这个道理适用于人类,也适用于野生动物。(科普中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云台山、万岁山!第七届“中国服... 大象新闻·河南交通广播记者 雷静 佑龙记者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9月16日至18日,第七届“中国...
《人民日报》科幻流量激活文旅增...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
核心大单品价格腰斩,习酒没招了... 作为习酒冲击千元价格带的主力产品,君品习酒自诞生起便被寄予厚望——要成为习酒“后百亿时代”的增长引擎...
滇版精品入库项目《中国咖啡》新... 9月17日,滇版精品入库项目《中国咖啡》新书发布会在2025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成功举办。本次活动...
新疆和田沙漠里的比萨!库麦琪埋... 在新疆和田的沙漠地带,藏着一种被称作 “沙漠比萨” 的特色美食 —— 库麦琪。它以独特的埋沙烘烤方式...
孩子的午餐,不该是一场“形式主... 孩子的午餐,不该是一场“形式主义”的悲剧! 西贝与老罗的争论刚平息,上海家长集体请愿让西贝竞标校园...
原创 新... 家人们,今天想和你们唠唠职场里的事儿。你们刚进公司的时候,有没有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眼巴巴看着同事们...
养肝不用瞎进补!这些日常食物才... 肝脏作为人体“代谢中枢”,其健康与日常饮食息息相关。合理的饮食能为肝脏提供充足营养,助力其修复与代谢...
广西兴业:“土疙瘩”走上百姓餐... 凉薯,生吃清甜如梨,入菜爽口解腻。在广西兴业县,人们将其变幻出万千风味,切丝清炒、与肉同炖,还把它切...
鸡胸肉吃法万千,这个做法最惊艳... “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小秘密。”夏天正在慢慢地跟我们告别,虽然气温依旧很高,但美食君却是真切地感受...
【回顾】秋日征途|GLCC津围... GLCC 秋高气爽,车轮滚滚。9月13日清晨,GLCC的骑友们齐聚刘庄桥,乘大巴出发骑行233公路津...
四川旅游6天旅游路线,成都六日... 四川旅游6天旅游路线,成都六日游人均费用多少 宝子们,四川一直都是旅游界的“顶流”,它就像一个巨大的...
让世界看见河北山地之美——河北... 当前,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感官刺激探险、深度人文体验等需求不断增强,山地生态旅游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河...
安徽三日自由行路线推荐,重国庆... 黄山,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名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一直以来,它都是我心...
信阳的秋天不基础,美食更不基础 白露过后 信阳天气渐凉 秋天悄悄地崭露头角 变换着枝头的色彩 而这座城的“味觉密码” 也悄然换成了属...
送医下乡暖人心 饶河中医为农场... “刮完痧浑身都松快了,这中医技术真管用!”9月18日,饶河农场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刚体验完中医适宜技...
从“边关佳酿”到“产业标杆”—...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地处雁门关下,古称“代州”,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物产优势,是优质杂粮的黄金产区。以当...
惠民耕食:始于1981的品牌传... 湖南,一片被湘江水润泽、被洞庭湖滋养的土地,自古便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处。这里山峦叠翠、河网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