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片被湘江水润泽、被洞庭湖滋养的土地,自古便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处。这里山峦叠翠、河网纵横,孕育了“辣而不燥、鲜香交融”的湘菜文化,更滋养出一代代以“忠诚、担当、求是、图强”为精神的湖湘儿女。
1981年,在湘南小城汝城的三江口,一间名为“惠民饮食店”的小馆悄然开张。灶台前,年轻的黄惠明以柴火为引、土菜油为媒,把山间鲜笋、河中活鱼、田里时蔬,化作一碗碗饱含“民间味”的佳肴。谁曾想,这一灶星火,竟在四十四载的岁月里,燎原成一片名为“惠民耕食”的饮食佳话。
企业初心:以民为天,以食为舟
黄惠明,字惠民,正如其名。他生于甲辰年冬月,自幼便与山水为伴、炊烟为友。他对食物的理解,源于土地,成于匠心。1981年,当许多餐饮经营者追逐“味刺激、色艳丽”时,他率先提出“三不原则”——不用味精提鲜、不用色素增色、不用隔夜食材。这一原则,看似朴素,却如磐石般奠定了惠民耕食的健康基因。
从汝城的一家小店起步,发展到拥有专业的厨艺团队,黄惠明始终坚信:真正的美食,应当回归食材本味,尊重自然规律。1993年,他创立了“惠民厨艺培训中心”,系统整理湘南山区菜“煮、蒸、煎、炒、烩、炖”等十三种民间技法,编写成《湘南菜民间技法13例》。这不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份对湖湘饮食文化的虔诚守护。
2009年成立“长沙市驷人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8年成立“长沙市惠民耕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即便后来品牌规模扩大、荣誉加身,惠民耕食始终未忘“为民而烹”的初衷。2015年企业发布《健康湘菜白皮书》,提出“少油、少盐、低脂,荤素搭配”的标准;设立“惠基金”,用于捐资助学、助力乡村振兴;2020年武汉抗疫期间,企业捐赠物资20万元……这一切,皆因创始人黄惠明守护初心:“饮食之道,亦是仁道。
在企业初心的引领下,惠民耕食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品牌特点。
品牌特点:守正创新,味传天下
惠民耕食美食传播平台,既有湘菜的酣畅淋漓,亦有现代健康湘菜理念的细腻表达。
自然发酵,时光酿味:2012年研发的“今厨1号剁椒鱼头酱”,坚持自然发酵49天,每一滴酱汁都饱含着时光的醇厚;技艺融合,南北交汇:2016年引入“低温慢煮”技术,对传统湘菜进行改良,使肉质更加鲜嫩,营养得以更好保留;宴席创新,文化载道:从“潇湘八景宴”到“生态翠竹宴”,从“袁隆平院士大米养生全米宴”到“菌八仙宴”,每一席皆是湖湘风物与人文精神的交融。
湘菜若要走向世界,就必须突破“技艺依赖老师傅、口味难以复制”的瓶颈。惠民耕食深谙此道:作为核心编审人员参与编审《中国湘菜标准九大地方菜》,推动行业标准化;研发“大师预制菜”,让民间味通过现代供应链走入千家万户;在澳门科技大学设立“厨艺工作坊”,向国际传播湘菜文化。
2023年,“湘菜大师进社区”公益活动使非遗技艺走出厨房,与寻常百姓面对面交流。老师傅现场演示刀工火候,讲述每道菜背后的民俗故事——剁椒鱼头承载着洞庭渔民的丰收祈愿,腊味合蒸凝结着湘人冬藏春发的生存智慧。这种“活态传承”让湘菜不再是菜单上的符号,而成为可感可触的文化现场。
2024年,惠民耕食创始人获评“全国非遗大国工匠”,并被授予“国际文化大使”称号。荣誉背后,是一场关于“技”与“道”的坚守:弟子周永根、黄亚杰、伍亮等200余人成为湘菜技艺首批传承人,他们积极投身湘菜技艺传承与创新工作;著书《惠民耕食传记》,记录黄惠明的湘菜生活,将四十年心得凝于笔墨;2025年,“‘湖南院士一桌饭’餐饮研创基地”成立,这更标志着饮食文化与科技创新的深度交融。团队运用科学与工程技术还原传统的豆豉火焙鱼,采用冻干工艺保留时蔬的鲜香,甚至借助AI数字味觉分析系统量化湘菜的“香辣平衡度”。在这里,柴米油盐与大数据相遇,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共舞。
湘菜之妙,不仅在味,更在其背后绵延千年的文化密码。惠民耕食深谙此道,将饮食作为湖湘文脉的传播载体,开创了“以食传文、以文兴食”的独特路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品牌对湘菜美味的重构。从“潇湘八景宴”的意境菜设计,到“生态翠竹宴”的可持续食器创新,惠民耕食始终在探索:如何让一盘菜成为湖湘山水的水墨画,让一桌宴席演绎湖南人的精神史诗?答案藏在每片笋干的纹理中,每滴豆豉的发酵里,等待世界细细品味。
未来展望:耕食天下,味载星河
2025年,长沙市惠民耕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获批建设——湖南省技能大师黄惠明工作室。获评“全国非遗创新发展最具代表性社会责任企业”。未来,品牌将以“湘菜国际化”为战略方向:深化与海外餐饮市场合作,推动湘菜进入国际主流餐饮体系;依托“惠师门”传承人弟子网络,在全球建立湘菜文化传播站;通过“一带一路”饮食文化交流,让湖湘味道成为世界语言。
“湘菜的未来,必是传统匠心与现代科技的共生。”惠民耕食正积极布局:建设“智慧厨房实验室”,探索AI配餐、智能烹饪等技术;共同开发“健康湘菜大数据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膳食方案;联合国家级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深入研究湘菜的味型创新与营养价值。
“企业之大,不在于规模,而在于格局。”惠民耕食的未来,始终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持续推动“辣椒产业升级”,助力湘汝等地农民增收;开展“湘菜进社区”“非遗进校园”等公益活动,传承饮食文化;倡导“绿色餐饮”,从食材溯源到厨余处理,全程践行可持续发展。
四十四年,从汝城的一间饮食店,到享誉全国的“惠民耕食”;从黄惠明一人的灶台坚守,到“惠师门”千名代际相传弟子薪火相传——这是一条以味觉为舟、以文化为桨的漫长旅程。
惠民耕食,耕的是土地之馈赠,食的是人间之温情,传的是湖湘之精魂。正如黄惠明所说:“我们做的不是菜,是岁月,是人生,是一代代湖南人舌尖上的乡愁。”
而今,这场关于味觉的远征仍在继续。灶火不熄,匠心不止;湘味不老,耕食长青。让我们一同期待惠民耕食将湖湘味道播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