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午餐,不该是一场“形式主义”的悲剧!
西贝与老罗的争论刚平息,上海家长集体请愿让西贝竞标校园餐的消息又冲上热搜——这背后,是多少孩子吃不下、倒掉饭、回家喊饿的真实困境!
校园餐早已不是“吃饱就行”的事。收费不低,却味道堪忧,浪费严重。国家重视、政策频出,校长背条文、教师忙验菜,表格填不完、检查应付不断……可孩子依旧不爱吃。为什么?形式主义害人!台账再完美,菜不好吃,一切归零。
好吃才是硬道理,健康才是真标准。失去味道的“营养”,孩子不吃,更谈不上健康。
必须改变!
①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请好厨师比背条文重要,透明竞标、真实评价才能提升餐质;
② 让孩子家长有发言权:成立膳食委员会,匿名打分,评分结果与企业去留挂钩;
③ 拒绝“成本”挡箭牌:把钱花在设备、厨师、食材上,让每一分钱吃进嘴里;
④ 转变观念:吃饭也是教育。吃得好,才能学得好、长得好。
别再让孩子在最有食欲的年纪,却对食物失去期待。他们的身体,正指望这一餐一饭!
📣 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