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落幕的全国烘焙艺术大赛总决赛现场,一场关于味觉与创意的巅峰对决吸引了行业目光。来自江苏的90后烘焙师林晓薇凭借作品《四季诗笺》突破重围,以兼具艺术美感与味觉层次的设计摘得金奖,评委团一致评价其作品“重新定义了甜点的叙事边界”。
味觉与视觉的双重盛宴
《四季诗笺》由四款独立甜点组成,分别以“春樱”“夏荷”“秋枫”“冬梅”为主题。每款甜点均采用分子料理技术重构传统食材:樱花慕斯中嵌入跳跳糖模拟晨露迸裂的触感,荷花酥外层用可食用糯米纸雕琢出花瓣脉络,枫糖布丁底部暗藏炙烤过的肉桂苹果片,梅酒冻则包裹着低温慢煮的鹅肝碎。当评委切开“秋枫”时,琥珀色的糖壳裂开瞬间,混合着果香与酒韵的层次在舌尖层层绽放,现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不是简单的食材堆砌,而是用味觉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大赛主席陈明远在颁奖词中特别提到,“从器皿选择到食用顺序,选手展现了超越年龄的统筹能力。比如‘冬梅’搭配的粗陶盘,刻意保留的颗粒感与梅酒冻的顺滑形成对比,这种细节考量在年轻选手中极为罕见。”
传统与创新的平衡之道
据组委会透露,本次大赛共有来自32个省市的127组选手参赛,其中不乏米其林餐厅主厨。林晓薇的夺冠之所以引发轰动,在于她成功破解了“创意甜点常失于形式主义”的行业难题。其作品在技法上融合了法式甜点的精准与中式美学的写意——例如“春樱”的慕斯基底采用云南玫瑰糖与日本清酒的复合调味,既保留东方风韵,又通过温度控制实现慕斯与内馅的梯度融化。
“我用了三个月时间测试不同糖类的结晶形态。”林晓薇在赛后采访中透露,仅“夏荷”外层糖艺的透明度调整就经历了47次失败,“最终发现将艾素糖与海藻糖按特定比例熔解,能在保持脆度的同时呈现水晶般的通透感。”这种近乎偏执的钻研精神,让她的作品在创意赛道脱颖而出。
行业观察:Z世代重塑烘焙美学
本届大赛折射出烘焙行业的新趋势:90后、00后选手占比达63%,他们更擅长运用跨界思维——将3D打印技术用于巧克力装饰,借助编程控制糖艺温度曲线,甚至引入气味装置增强沉浸体验。正如评委李薇所言:“当甜点师开始研究认知心理学和色彩理论,这个行业就进入了真正的艺术时代。”
目前,林晓薇已收到多家高端酒店的合作邀约,但她表示将优先推进“烘焙教育公益计划”:“我想把比赛经验转化成儿童美育课程,让更多人理解,甜点不仅是食物,更是传递情感的媒介。”这场味觉革命,或许才刚刚开始。
上一篇:“早恋”的应对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