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旅一席谈
作者:李先军
国家文旅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以景区、度假区、旅游休闲城市等为依托,打造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世界级旅游景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及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能够更好吸引国际游客前来中国观光休闲度假,尤其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可以增强中国旅游在世界旅游版图上的吸引力,是中国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变的重要举措。
©摄图网
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创建更加强调富有文化底蕴
《规划》提到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尤其强调“文化底蕴”厚重的内涵,这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密切相关。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近几年,国家有序推进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也是“重视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体现。
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必须要有世界级旅游资源。2023年1月,文旅部办公厅印发《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第一批中国特品级旅游资源名录建设工作的通知》,在推荐名单示例中包括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旅游购品、人文活动八大类别,通过梳理筛选代表中国形象、体现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系统呈现中国文化之美、自然之美。要求于2023年底前由文旅部组织专家在地方普查申报基础上评审确定第一批中国特品级旅游资源名录。在已经公布的《四川省第一批中国特品级旅游资源推荐名录》(征求意见稿)中,共推荐特品级旅游资源50项,典型代表418处;其中人文类旅游资源共294处,占比约70%。由此可以看出,富有文化底蕴将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创建的重要前提内涵条件之一。
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创建往往以城市为重要依托
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城市可以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供更加多元的综合服务、现代的度假设施和舒适的便捷服务,因此在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创建过程中往往以城市为基本单元。2017年,原国家旅游局正式同意全国30个地方创建“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里面包含中国国际滑雪旅游目的地崇礼、中国国际生态乡村旅游目的地登封、中国国际养生旅游目的地巴马等,城市型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占比达80%,景区型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占比仅为20%。每年由欧洲最佳旅游目的地组织与欧洲主要旅游机构合作举办的“欧洲最佳旅游目的地评选活动”往往也是以城市作为基本单元,比如2022年欧洲最佳旅游目的地排名前10位榜单中均为欧洲各国家的城市。马贝拉在2022欧洲最佳旅游目的地榜单中排名第二,是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自治区马拉加省的一个城市。该城市拥有世界级的阳光海滩旅游资源,超过45个顶级高尔夫球场,此外还拥有高质量的生活便利设施和服务设施,使这里成为欧洲王室、顶级富商度假旅游目的地。
©摄图网
此外,依托世界级旅游景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同样能够构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比如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四川省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规划(2023-2035)》提出,除了成都建设世界旅游名城,乐山、自贡、宜宾、南充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外,围绕大九寨、大峨眉、大贡嘎、大香格里拉、大遗址5大世界级资源支撑,建设五大世界旅游目的地聚集区。因此,由世界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和优秀旅游城市共同构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创建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
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往往具有“六度”特性,一是需要拥有世界级可达度,包括外部交通可进入性及内部区域交通连接性,都能够便捷的让游客抵达;二是拥有世界级的旅游吸引度,包括世界级旅游景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产品性价比等高等级旅游产品;三是拥有高品质的舒适度,让游客能够在此体验宾至如归及高级别的舒适感;四是拥有方便快捷的智慧度,让游客能够通过智慧信息系统实现各类旅游需求;五是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即需要经常举办一些国际赛事活动、国际人文交流、国际招商推介、国际媒体推广等,在世界上形成一定影响力;六是拥有较高的贡献度,即文化旅游对于服务业乃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贡献。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对于创建提出了系列综合性高标准要求。
©摄图网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桂林,赋予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新使命。针对总书记给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桂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出了桂林打造世界级山水旅游名城、世界级文化旅游之都、世界级康养休闲胜地、世界级旅游消费中心的“一城一都一地一中心”四大定位,同时提出打造世界级城市配套和服务体系,更好支撑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支持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若干政策措施(试行)》文件中提到世界级山水旅游名城建设、世界级文化旅游之都建设、世界级康养休闲胜地建设、世界级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综合基础设施建设、开放交流合作、财税金融等九个方面给出相关举措,由此看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
目前,广西、贵州、四川、青海等多个省、自治区明确提出来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大幕已经拉开,还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相关分类层级及创建标准,以便于各地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共同助力中国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
备注:旅游目的地文旅规划方面,曾负责完成《世界长寿之乡巴马瑶族自治县国际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儒风运河”文化品牌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聊城市城市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等系列旅游目的地规划。
(作者:李先军,资深规划师;完成规划成果100余项,在国家级期刊媒体发表景观评论、城市评论、文旅评论近百篇,主编出版《城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