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贵州黔南龙里大桥,世界首座高山峡谷景观桥,峡谷草原尽收眼底
创始人
2024-08-07 14:32:08
0

今年夏天贵州旅游的火热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杰作。七八月份,全国基本都处于闷热酷暑中,贵州境内大部分地区却是清爽宜人,即使有阳光也是热而不闷;地利方面,贵州是名副其实的“喀斯特王国”,要山得山要水得水,景点各个不踩坑。

同时贵州文旅放出了大招,不仅医护人员、军人、老人小孩有优惠,持有广东省身份证的游客也可享受免票。因为贵州各个景区距离较远,开车自驾是最合适的出行方式,颜值在线的贵州时时上镜,连桥都是风景的一部分。

在贵州开车是考验也是享受,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的省份,贵州73%的土地都是喀斯特地貌,在别处,“上天入地”是一种夸张说法,在贵州就是现实,翻山越岭实属家常便饭。

山多桥就多,于是开车在贵州的路上,桥连着桥的模样就成了一道让人过目难忘的宏伟景观。

今年五月,世界跨径最大的高山峡谷景观斜拉桥——龙里河大桥在龙里县建成通车,大桥全长1260米,桥面距峡谷底约280米,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异常险峻,雄伟壮观中带着让人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龙里河大桥的特别之处在于由车行道和玻璃步道组成,步道的加入无疑为这座大桥的火爆程度锦上添花,游客不仅可以安全地在玻璃步道上观光看景,还可以乘坐电梯360度无死角观赏朵花大峡谷的景色,因此吸引了许多人专门前来拍照打卡。

从高空俯瞰,笔直的大桥横跨峡谷两岸,大桥两侧的玻璃步道清晰可见,尤其让人心惊。

走在桥上如同漫步云端,草原、峡谷、田园风光尽收眼底,运气好时还会赶上壮观的云海。

红色桥身在蓝天、白云、青山的映衬下格外伟岸,中国的桥千姿百态,各有魅力,古桥看的是历史和故事,现代的桥更震撼人的是其背后的高超技术和强大国力。

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在贵州,桥就是风景,龙里河大桥、马岭河大桥、北盘江大桥、赫章特大桥……贵州的桥,上演的是速度与激情,雄浑与壮美,是独一份的贵州限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天水十大特色早餐 甘肃天水,这座美丽的城市,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不仅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闻名遐迩,更以其独...
椒香牛尾,特色大鲫鱼,酥香肥肠... 椒香牛尾 原料:带皮牛尾400克、青二荆条辣椒圈150克、鲜花椒20克、姜葱、花椒、海椒节、大蒜、...
错过它,就错过了秋天!吃完连打... ⚬ 眼下正是桂花馥郁、苹果脆甜的好时候,不妨试试这道苹果桂花鸡。 它集肉香、果香、花香于一身,鸡腿肉...
于东来:感谢西贝可以放心可口吃... 9月12日,胖东来CEO于东来社交媒体发文表示:“任何事没有完美...感谢西贝、海底捞等品牌企业可以...
一口尝出三重鲜!重庆蟹粉豆腐狮... 重庆蟹粉豆腐狮子头是一道融合了江南风味与本地特色的家常菜肴。它将蟹粉的鲜美与豆腐的清爽巧妙结合,再以...
慢炖出真味!云南酱排骨,酱香浓... 云南酱排骨是一道深受当地人喜爱的家常菜,其风味醇厚、肉质软糯,做法简单却不失特色。这道菜以排骨为主料...
原创 秋... 秋天最大的特点就是“燥”,空气湿度降低,嗓子容易干,皮肤也紧巴巴的。这时候饮食可不能大意,老传统里总...
四川烟火中的文脉新生 黄龙溪古镇的青石板路上已传来窸窣脚步声。老街两侧的茶馆飘出茉莉花茶的香气,灶台上蒸笼冒着热气,刚出笼...
首席执行官再度来华,干露魔爵联... 近日,干露集团旗下魔爵酒庄于上海新荣记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媒体品鉴会,通过与国内高端餐厅的联手,共同...
江西永修:河流蜿蜒 田园如画 ...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九江市永修县三角乡红旗村,蜿蜒的河流与田园、农房相映成景,如同一幅秋日乡村...
北京一公园现“会咬人的草”,园...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最近,有游客在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发现霍麻,称这种植物俗称蝎子草,身体被其扎到会...
孟跃:中国白酒酒庄的超级推手 在中国酒业激荡的转型浪潮中,有人仍在旧地图里寻找出路,也有人早已为行业绘制全新航路。孟跃——孟跃营销...
香辣过瘾!手把手教你做家庭版麻... 麻辣香锅排骨以排骨的鲜嫩搭配麻辣鲜香的锅底,是一道极具风味的家常菜。以下是详细的制作步骤,从食材准备...
记者实探西贝长沙门店:已推出“... 9月10日,罗永浩发文吐槽西贝,称“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希望强制饭馆注...
奈良公园鹿群数量创新高,伤人事...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日本奈良公园内的“奈良鹿”是当地知名景观,调查显示,鹿群数量连...
外地女游客爬山时摔倒,崂山警方... “我的腿动不了了!来帮帮我吧!”“保持电话畅通,我们马上到!”9月9日下午,崂山公安分局王哥庄派出所...
探访全国最大的白藏房群:当世界... 中新网甘孜9月12日电 题:探访全国最大的白藏房群:当世界扑面而来 作者 贺劭清 袁牟知博 从海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