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这座小城有着自己独特的味道和节奏,我一直觉得,小城的节奏是缓慢的,是有韵律的,不比大城市每天的匆匆忙忙,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小城更多的时候是静谧的,安静的,同时又是热烈的,萌动的,蕴含着无限生机的。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淮阳,最耀眼和突出的地方就是其悠久的历史了,“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洛阳,八千年看淮阳。”厚重且悠久的历史是淮阳小城最为靓丽的底色,历史上的淮阳,或国或郡,或州或府,一路走来,走过了悠悠岁月,走过了沧海桑田,走过了每一个四季轮回。
历史上的淮阳,有过很多的曾用名,有过陈国,有过陈郡……但我一直愿意称淮阳小城为陈州小城,陈州曾经是她过去的名字,直至今日,陈州二字仍然出现在小城淮阳的各个地方,为今天的人们所使用,陈州二字,也越叫越响,越叫越亮,陈州二字,也好像也有着一种独特的魔力,似乎那就是小城淮阳最本该的一个名字。
小城很美,无论你在此之前来没来过淮阳,只要来一次,都会被小城的美景所给吸引住,尤其近些年来,小城花了大功夫进行了建设,面貌焕然一新,环境越来越好,风景越来越美,生活在小城的人民,也是幸福的,快乐的。
画卦台、弦歌台、读书台、梳洗台、五谷台、望鲁台、紫荆台。羲陵岳峙、蓍草春荣、蔡池秋月、弦歌夜读、卧阁清风、望台烟雨、苏亭莲舫、柳湖渔唱。小城淮阳有着著名的“七台八景”,这是小城独有的景观,每一处风景,都有其独特的味道,都有其背后所蕴含的独特历史。
傍晚时分,一天的喧嚣和暑气慢慢褪去,小城也开始热烈与萌动了起来,太昊陵广场上,白天热了一天的人们在此刻都准备来找寻一丝的清凉,广场上,老人们坐上长凳上悠闲地唠着嗑,中年妇人们跳着激情澎湃的广场舞,孩子们买了心爱的零食和玩具,欢快地奔跑在广场之上,夜晚的太昊陵古色古香,它静静地伫立在广场的一侧,见证着岁月的变迁,承载了着历史的记忆。在这微风中,我似乎听到它轻轻诉说着那些遥远的故事,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
一陵一湖一古城,二老三皇享盛名;四冢五墓六公祠,七台八景湖中映。说起淮阳来,绕不开的便是那万亩龙湖了,万亩龙湖风光美,千年荷花清香飘。杨万里的诗情画意,在淮阳龙湖风景区得到最好的诠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徜徉龙湖画舫之中,油然而生“人在船上坐,船在画中游”的快意。
有水的地方便有了灵性,有了灵气,龙湖的水从远古中流淌而来,滋润着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陈州大地上的人民。龙湖的水碧波荡漾,风拂过湖面,泛起阵阵涟漪,若是在白天的时候,水面上还会有各种各样的鸟类的飞过。诗经晨风中的白鹭鸟,也在龙湖上曾经在出现,水波荡漾,扰动着平静的湖面,也拨撩着我内心的深处。
每天傍晚的时分,小城人民总喜欢去龙湖岸边摆上一个小桌子,或进行自助烧烤,或和三五好友游戏畅饮,一片热闹非凡,好不快活。
我喜欢一个人在小城的龙湖岸边,在小城的神龙桥上,在小城的荷花苑里走一走,去聆听小城的心跳,去感受小城的脉搏,去品味小城独特的味道,我喜欢这里的一草一木,我喜欢这里的一砖一瓦,小城有诗,小城有文,小城有史,小城更有各种传说; 小城的每一处芦苇、每一片湖水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沿湖读城,每一步都是文化之旅,在很多个深夜,我梦见着陈州,梦见着小城,我时常会想起那手一摸,便是秦砖汉瓦;脚一踏,便是古陈旧地的小城淮阳。这里,有我真正所爱的东西。
最忆的,永远是淮阳……
作者简介
方奥旗,男,2003年生于河南周口。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在读学生,河南省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文学院研修班成员结业,周口市作家协会会员。
作品散见于《中国青年作家报》《美文》《参花》《天池小小说》《百花园》《小小说选刊》《小小说月刊》《传奇故事·经典美文》《今古传奇•少年文学》《文学与人生》《高中生学习》《河南文学》《河南诗歌》《周口日报》《周口晚报》《大河报》《周口人文》《文旅周口》《陈州文学》《台湾好报》《平原晚报》《平城》《鹅凰文苑》《鄂州周刊》《微型诗选刊》《湖北民族大学报》等,多次荣获省、市、县文学奖项。
文章曾入选《新时代周口文学精品大系•散文卷》《2023年河南文学作品选•小小说卷》及高校文学院写作课堂。
关注淮阳文旅 尽享美好生活
作者/方奥奇
原题/《最忆是淮阳》
摄影/编辑整理/玄子
若有侵权 联系删除
小编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