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重庆,以独特的地理风貌、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热情洋溢的火锅等美食文化,一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2023年的数据显示,重庆全市接待过夜游客1.03亿人次,在重庆众多的旅游景点当中,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嘉陵江滨江路88号的洪崖洞,无疑是重庆知名的网络打卡地之一。
洪崖洞坐拥城市旅游景观、商务休闲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不仅是重庆商业的发源地,更具有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尤其是晚上亮灯之后,璀璨的夜景和江上的倒影融为一体,构成一幅绝妙的风景。
重庆洪崖洞虽然是人造景观,但始终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打卡,作为国内几大鼻祖级网红地之一,仅在今年的五一小长假期间,洪崖洞接待游客就高达62.4万人次,2023年的平均数据显示,每天进入洪崖洞景区的游客都在7万人次以上。
不过,即便有着如此高的流量,洪崖洞景区却仍然处于亏本运营状态。
据重庆联交所的公告显示,2021年至2023年各年度,洪崖洞文旅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22.43万元、1868.95万元和2179.88万元,逐年增长。但其净利润却分别为5.89万元、-343.46万元和-157.88万元,也就是说,近几年,鼎鼎大名的洪崖洞,仍然在盈亏平衡线附近徘徊。
也不难理解,类似洪崖洞这样的网红景区要维持一直长虹的营销效果,需要有持续的营销推广投入,而且,作为开放式的景区,洪崖洞并没有固定的门票收入,只能依靠二次消费或是其他经营活动创收,这对整体收入确实有一定的限制。
作为洪崖洞民俗风貌区的开创者和重庆小天鹅集团的总裁,何永智也坦言:洪崖洞虽然流量很高,但消费者消费意愿并不强,主要是受整个消费大环境有所下降的影响。
和西安大唐不夜城类似的是,洪崖洞也是一个开放性的旅游街区,通过分层筑台、错叠、临崖等山地建筑手法,整合餐饮、酒店、购物等业态,相当于一个商业综合体形式的旅游打卡点,但也因地势所限,洪崖洞并不能像大唐不夜城那样容纳太多的人群,也就限制了很多业态的发展。
比如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两边大量的小摊点,售卖的都是奶茶、小吃、小型文创产品这些快卖快走、单价比较低的的产品,对游客的游玩体验并不需要增加太多的压力,而洪崖洞如果要消费,必须要上到楼上,无论是步行还是电梯,无疑都增加了游览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所以,经营收入亏本是可以理解的。
也就是说,洪崖洞的消费业态并没有独特性,从而也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实际上,洪崖洞目前的商业业态也开始差异化,一期五至九楼先行启动打造,包括怀旧网红胜地、重庆首家大型光影互动艺术馆、二次元风区域科技互动馆等适合游客长期停留的项目已经入驻。
洪崖洞最开始由重庆小天鹅投资约4亿元兴建,作为餐饮企业投资运营的洪崖洞民俗风貌区,如今已经是国家级4A景区,从2007年创建至今也已有18年的历史了。
民营企业搞文旅,本就不容易,洪崖洞现在俨然是重庆文旅一张亮丽的新名片,无论盈亏,至少一直没收门票,也算是国内难得有良心的景区之一,希望能够走出困境,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