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在河南渑池县段村乡一户农家院的门前,这位农村大妈正在烧火做饭,锅里正在做的是一种类似包子的美食,当地人叫它“扁食”,这位大妈说她经常做这个,特别是夏天胃口不好的时候,就用这个来替代馒头做主食。
掀开锅盖,就看到了这种形状如饺子的扁食,大妈说她们平常包饺子就是这样,只不过这个比饺子要大上好几倍,过年的时候也会放油锅里炸,不过这个季节喜欢吃清淡一些的。
在厨房的案板上,有一碗粉条韭菜馅,大妈说这种馅儿最适合包这样的大扁食,只见她把面剂擀成一张圆的面片,然后把馅儿倒在面皮上,最后把两边对折再捏合好,一个大扁食就做成了。
至于说为什么要做这么大个儿的,大妈说过去农村田里都很忙,做吃的不讲究那么多,做大的省时省事儿,另外农村人饭量都大,个大的吃着带劲儿。
用柴火把锅烧热,大妈拿起油瓶,然后用一个拴着棉布条的油刷子往平底锅上抹油,她说这种锅她们这里家家户户都有,平时用来烙饼或者做煎包用。
像这样的大扁食,一次锅里只能放六个,大妈说先用小火把扁食的底部烙定型,这样方便一会儿翻个儿。她今天准备的食材能做三锅,基本够他们吃两天了。
扁食需要先烙后煎,所以大妈从厨房端来一碗水,往锅里撒了一些,然后把锅盖盖上,她说这扁食皮厚个大儿,不用煎的方法不容易熟,盖上盖子起到了蒸的作用,熟的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