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帅医生(baozhi54500),擅长中医医心。
中医人用2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指导今天治病,这是被很多人嘲笑中医迂腐食古不化落后的凭证之一!
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呢?回答这个问题前,先铺垫一些背景信息。
1、我是中医学院毕业,但毕业的时候,我对中医是半信半疑的态度。但是我看到了医心匠先生,一个把黄帝内经学习活用的中医人,被誉为一部活的黄帝内经。我才看懂了内经的价值,以及中医人为什么要学习两千年前的医学书籍,深刻明白了中医两个字的含义。
2、看到活动的黄帝内经人,看懂中医,不能纯粹是为看,而是为了实用和化为已用。所以我也开始学习黄帝内经,向死的文字学习,也向活的范本学习,嗯!跟着黄帝内经和医心匠老师学习中医。
让我用这十年的实践,来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帮助大家厘清楚这里面的逻辑和矛盾,看透本质。
判断一家企业的价值,不是看它现在的某个技术和方法多厉害,因为任何方法和技术都会过时,而要看它的企业文化和组织架构,这家企业的创始人和掌舵人德与才。企业文化和组织架构、德、才,这些是肉眼看不见,却客观存在的精神要素。我们称之为“心”,也称为精神意识!如果这些最高知识你都不具备,再好的技术和方法论都不足以支撑一个企业走远做大。
判断一个人的价值,看他技术操作得多熟练,只是一个角度,甚至不是最高角度,更要看这个人的精神意识,他的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他的文化,他的德才,这个叫做本。你和我说,一个人技术超级厉害,他却是一个傻瓜,我问你,你相信吗?一个人对世界的认知深刻准确全面,又有好的道德心责任心,这才是支撑一个人技术和方法论靠谱的根本逻辑。
几个细节甄别这个问题:
1、与时俱进的是世界,包括各行各业的人,把中医当成不能与时俱进的怪物,那是恶毒的攻击思维。西医在学习西医知识,中医在学习包括西医知识在内的一切知识,中医对细菌病毒、现代疾病的认知不低于西医,新冠肺炎过去书籍未记载这个病名,但中医却能攻守自如。
2、黄帝内经里面几乎没有治病的药方和具体病的配穴,在我眼里面,是一本“医心”的书籍,演绎了生命和疾病的起源,疾病的框架和医疗的法则。理法方药,内经聚焦于诠释医理医法,方药这一部分反而不去框死读者,这是一种高维智慧。只有很笨很平庸的学科思维,才会聚焦于具体怎么做,舍本逐末。世界在不断演绎,谁要刻舟求剑地抱着某个固定方法论和药方不变化,那才是初级的智慧。
3、黄帝内经类似于企业战略顶层设计的知识体系,聚焦这个根本素质和根本能力,在这个大方向正确地基础上,再来谈战术打法具体的方法论。不能达到这个思维高度的人,才觉得内经很空不能给出马上解决问题的具体药方。现代思维及格的中医人,只不过在这个指导思想上,活用包括现代医学知识在内的一切知识,化成治病救人的药方处方。——根本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有内经指导的中医实践,一个是没有内经指导的中医实践。就像一个生意是企业思维运营,一个生意是个体户思维运营,二者有什么根本区别?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说再多也不懂。
4、今天的中医人很幸福,因为治病如打仗,有顶级的心法和兵书(黄帝内经)做支持。今天的西医人很痛苦,狡猾的疾病千变万化,但是西医只能在错误中摸石头走路(有海量的医学书籍支撑,相当于没有灵魂。)。
5、中西医各有利弊,中医对悟性和能量要求极高,西医对逻辑和标准化要求极高。很多人被西医的优点蒙蔽双眼,看不到西医的缺点,所以他们看不到中医的优点,只会放大中医的缺点“难学难理解抽象”。
任何一个人一个家到一个企业,一定是心法先行的,其次才是具体的方法论,不可以搞反顺序啊!黄帝内经,是一部解决“心法”,打开人视野的书籍。你的心法,由你的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而来!
我拿自己的智力和黄帝内经作者的智力比了一下,就知道自己应该向高人大师学习如何提升这个智力,所以就虚心学习。任何领域行业,一定是智力先行,而不是方法先行的!
井底之蛙们只能看到西医一口井,看不到更大的世界,因为自己只有唯一一个的一个饼,所以当然要美化此饼恶毒攻击其他饼,这是一种隐蔽的心理动机。
内经作者说,高下不相慕,各美其美!
两相对比,你要和热闹狂躁地蛙蛙们学习?还是要向静默和深沉的内经老师们学习?
那是个人的选择!
嗯!高下不相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