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DRAGON BOAT FESTIVAL
编者按:这个端午假期,传统习俗与旅游产品结合的“新中式”旅行走俏;算法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研学旅游指导师的专业度越发受到关注,研学旅游指导师需要持证上岗吗?
“新中式”旅游嵌入年轻人端午假期
节日消费活力升级
来源:央广网 作者:朱敏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这个端午假期,传统习俗与旅游产品结合的“新中式”旅行走俏,民俗文化游丰富群众出行体验,带动假日旅游消费持续升级。
在陕西西安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化着唐妆、穿着唐服的游客穿梭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盛唐时期的街道。端午假期,街上的美妆馆也迎来客流高峰。
工作人员曹子贤:这几日端午佳节来做妆造的游客明显增加,顾客群体以家庭为单位居多,每天店里60多个妆台,从早上开门到晚上闭店都是满的。店内主推服饰、妆造色调为“粽绿”色和红色。
今年端午,游客行走在浙江桐乡乌镇西栅景区的石板老街,老街门店挂起了菖蒲、艾草,乌镇特色“船头棕”清香扑鼻。包粽子、点雄黄、做香囊,端午民俗活动,吸引了游客的热情参与。
吉林游客辛春颖:正好碰上了端午节,吃到了这个“五黄宴”,很高兴,很好吃。
乌镇积极搭建沉浸式、互动式的文旅融合新业态、新场景,推出新玩法、新内容。
乌镇旅游相关负责人周建红:推出了我们传统的 “五黄宴”,以及龙舟的花灯船,非遗的游园会。游客现场体验的热度非常高。
赛龙舟、吃龙舟饭、品尝特色风味粽子……许多小城小镇的端午民俗体验活动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前来“短途游”。网友将这种民俗体验旅游称之为“新中式”旅游。目前,“新中式”旅游受到年轻人青睐,特别是“90后”“00后”更愿意尝试旅游新方式和新场景。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韩元军表示,“新中式”旅游的兴起,不仅体现了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也为旅游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韩元军:“新中式”大大激发了大众旅游市场的活力,旅游供给端的创新刺激了新的消费需求,满足了越来越多老百姓多元化、品质化的旅游需求。
平台数据显示,这个假期,文旅预订单量同比增长接近70%,文旅消费再度升温。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吴若山:在火热的竞争之下,文化遗产成为旅游内容供给的主力军。我们国家是典型的遗产资源大国,“新中式”旅游的火热,说明这个阶段我们的旅游发展更加重视对文化遗产的利用。
新闻短评:“新中式”旅游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是激活旅游消费的新动力。各地要紧贴市场、深挖需求,把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旅游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算法,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来源:上观新闻作者:王力
端午节第二天,“各地‘阿勒泰分泰’上线”词条冲上互联网热搜。原来是新疆阿勒泰因电视剧《我的阿勒泰》走红之后,网友们自发“蹭热点”,带火了许多“阿勒泰分泰”。
当下,从最早的淄博烧烤、尔滨南方小土豆到天水麻辣烫、开封王婆等,旅游市场热点不断且频上热搜,背后是各方不遗余力地“蹭热点”甚至“制造热点”。虽然看起来很热闹,但业内人士也开始担忧和思考——当算法开始左右旅客的注意力,旅游企业会面对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复旦大学信息管理与商业智能系助理教授张妮拉介绍,当下的内容平台包括短视频平台等都有推荐算法,在推荐算法的加持下,网红内容会以指数级的速度出现在更多人的页面上,并被更多人浏览到。
同时,社交平台的推荐算法会放大羊群效应——当自有信息缺乏的时候,人们会倾向依赖外部信息进行决策,看到社交平台上全是网红景区的信息后,人们会更容易产生前往的冲动。
当下,算法正成为左右人们注意力的核心力量。在上海创办了一家旅游博主孵化机构的艾琳告诉记者,现在,就算是百万、千万粉丝的博主也必须顺应算法来发布内容,也就是蹭热点。否则,如果没有平台推荐,博主发布内容后,该内容不会自动推送给粉丝,而是要等粉丝点进博主主页才能看到,如此一来,浏览量往往会不太好看。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地方旅游火了以后,许多旅游博主自费前往拍摄并发布视频,为了流量,免费为当地做宣传。”艾琳说。
因为算法的这种机制,一些过去小众的景点有机会“一夜走红”,并在各种蹭热点中,实现曝光度几何级提升,这是旅游市场的新机遇。但张妮拉也提出,从“网红”到“长红”,城市需要打造自己的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并且年年挖掘出新的卖点。
同时,“泼天的流量”也有反噬作用,如果旅游目的地的配套服务做不好,可能会给慕名而来的旅客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走红之后,旅游目的地也需冷静思考、从长计议,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能一味追求流量。
算法强势带来的另一个挑战是,旅游业现在必须研究算法、用好算法。“正如各地旅游部门纷纷在短视频平台上开设账号,并疯狂发布内容一样,想要在新形势下推销自己,旅游人就得‘卷’新技能。”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新闻短评:旅游目的地管理者现应该研究算法、用好算法,打造自己的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竞争力之余,挖掘出新的卖点,紧跟当下热点,接住泼天的流量。
研学旅游指导师需要持证上岗吗?
来源:中国旅游报作者:王洋
随着暑期临近,五花八门的研学活动进入报名高峰期。作为不少学校和家长遴选研学机构的重要选项之一,研学旅游指导师的专业度越发受到关注。然而,一些机构却趁机借此“圈钱”,甚至号称研学旅游指导师考证花钱就能买题库,还有的承诺“包过”。那么,考证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据中国旅游报记者了解,当前,从事研学旅游指导师工作没有硬性的资格证要求,不像导游人员需要持证上岗。而且,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相关部门举办国家认可的研学旅游指导师资格考试。
不过,虽然没有资格证这道门槛,但业内普遍认为,研学旅游指导师应是复合型人才,既要了解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也要具备相应的旅游知识和组织能力。
目前,一些旅游院校已经增加了相关专业,相信在有关各方的努力下,合格的研学旅游指导师会越来越多。
“对于研学旅游指导师这个职业的健康发展,用户是最有发言权的。”郭晓晴认为,从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一定还是教育为主导、旅游为载体,教育、文旅两个部门应各行其责,深度合作,一起推动研学旅游更好地向前发展。
新闻短评:研学市场的良性发展,离不开行业规范的健全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从各方政策利好来看,推动研学游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
END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
编辑:覃颖
责任编辑:胡希 张祥
审核:谢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