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闻速览丨“新中式”旅游、大数据算法、研学旅行
创始人
2024-06-21 12:01:11
0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DRAGON BOAT FESTIVAL

编者按这个端午假期,传统习俗与旅游产品结合的“新中式”旅行走俏;算法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研学旅游指导师的专业度越发受到关注,研学旅游指导师需要持证上岗吗?

“新中式”旅游嵌入年轻人端午假期

节日消费活力升级

来源:央广网 作者:朱敏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这个端午假期,传统习俗与旅游产品结合的“新中式”旅行走俏,民俗文化游丰富群众出行体验,带动假日旅游消费持续升级。

在陕西西安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化着唐妆、穿着唐服的游客穿梭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盛唐时期的街道。端午假期,街上的美妆馆也迎来客流高峰。

工作人员曹子贤:这几日端午佳节来做妆造的游客明显增加,顾客群体以家庭为单位居多,每天店里60多个妆台,从早上开门到晚上闭店都是满的。店内主推服饰、妆造色调为“粽绿”色和红色。

今年端午,游客行走在浙江桐乡乌镇西栅景区的石板老街,老街门店挂起了菖蒲、艾草,乌镇特色“船头棕”清香扑鼻。包粽子、点雄黄、做香囊,端午民俗活动,吸引了游客的热情参与。

吉林游客辛春颖:正好碰上了端午节,吃到了这个“五黄宴”,很高兴,很好吃。

乌镇积极搭建沉浸式、互动式的文旅融合新业态、新场景,推出新玩法、新内容。

乌镇旅游相关负责人周建红:推出了我们传统的 “五黄宴”,以及龙舟的花灯船,非遗的游园会。游客现场体验的热度非常高。

赛龙舟、吃龙舟饭、品尝特色风味粽子……许多小城小镇的端午民俗体验活动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前来“短途游”。网友将这种民俗体验旅游称之为“新中式”旅游。目前,“新中式”旅游受到年轻人青睐,特别是“90后”“00后”更愿意尝试旅游新方式和新场景。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韩元军表示,“新中式”旅游的兴起,不仅体现了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也为旅游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韩元军:“新中式”大大激发了大众旅游市场的活力,旅游供给端的创新刺激了新的消费需求,满足了越来越多老百姓多元化、品质化的旅游需求。

平台数据显示,这个假期,文旅预订单量同比增长接近70%,文旅消费再度升温。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吴若山:在火热的竞争之下,文化遗产成为旅游内容供给的主力军。我们国家是典型的遗产资源大国,“新中式”旅游的火热,说明这个阶段我们的旅游发展更加重视对文化遗产的利用

新闻短评:“新中式”旅游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是激活旅游消费的新动力。各地要紧贴市场、深挖需求,把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旅游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算法,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来源:上观新闻作者:王力

端午节第二天,“各地‘阿勒泰分泰’上线”词条冲上互联网热搜。原来是新疆阿勒泰因电视剧《我的阿勒泰》走红之后,网友们自发“蹭热点”,带火了许多“阿勒泰分泰”。

当下,从最早的淄博烧烤、尔滨南方小土豆到天水麻辣烫、开封王婆等,旅游市场热点不断且频上热搜,背后是各方不遗余力地“蹭热点”甚至“制造热点”。虽然看起来很热闹,但业内人士也开始担忧和思考——当算法开始左右旅客的注意力,旅游企业会面对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复旦大学信息管理与商业智能系助理教授张妮拉介绍,当下的内容平台包括短视频平台等都有推荐算法,在推荐算法的加持下,网红内容会以指数级的速度出现在更多人的页面上,并被更多人浏览到。

同时,社交平台的推荐算法会放大羊群效应——当自有信息缺乏的时候,人们会倾向依赖外部信息进行决策,看到社交平台上全是网红景区的信息后,人们会更容易产生前往的冲动。

当下,算法正成为左右人们注意力的核心力量。在上海创办了一家旅游博主孵化机构的艾琳告诉记者,现在,就算是百万、千万粉丝的博主也必须顺应算法来发布内容,也就是蹭热点。否则,如果没有平台推荐,博主发布内容后,该内容不会自动推送给粉丝,而是要等粉丝点进博主主页才能看到,如此一来,浏览量往往会不太好看。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地方旅游火了以后,许多旅游博主自费前往拍摄并发布视频,为了流量,免费为当地做宣传。”艾琳说。

因为算法的这种机制,一些过去小众的景点有机会“一夜走红”,并在各种蹭热点中,实现曝光度几何级提升,这是旅游市场的新机遇。但张妮拉也提出,从“网红”到“长红”,城市需要打造自己的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并且年年挖掘出新的卖点。

同时,“泼天的流量”也有反噬作用,如果旅游目的地的配套服务做不好,可能会给慕名而来的旅客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走红之后,旅游目的地也需冷静思考、从长计议,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能一味追求流量。

算法强势带来的另一个挑战是,旅游业现在必须研究算法、用好算法。“正如各地旅游部门纷纷在短视频平台上开设账号,并疯狂发布内容一样,想要在新形势下推销自己,旅游人就得‘卷’新技能。”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新闻短评:旅游目的地管理者现应该研究算法、用好算法,打造自己的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竞争力之余,挖掘出新的卖点,紧跟当下热点,接住泼天的流量。

研学旅游指导师需要持证上岗吗?

来源:中国旅游报作者:王洋

随着暑期临近,五花八门的研学活动进入报名高峰期。作为不少学校和家长遴选研学机构的重要选项之一,研学旅游指导师的专业度越发受到关注。然而,一些机构却趁机借此“圈钱”,甚至号称研学旅游指导师考证花钱就能买题库,还有的承诺“包过”。那么,考证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据中国旅游报记者了解,当前,从事研学旅游指导师工作没有硬性的资格证要求,不像导游人员需要持证上岗。而且,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相关部门举办国家认可的研学旅游指导师资格考试。

不过,虽然没有资格证这道门槛,但业内普遍认为,研学旅游指导师应是复合型人才,既要了解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也要具备相应的旅游知识和组织能力。

目前,一些旅游院校已经增加了相关专业,相信在有关各方的努力下,合格的研学旅游指导师会越来越多。

“对于研学旅游指导师这个职业的健康发展,用户是最有发言权的。”郭晓晴认为,从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一定还是教育为主导、旅游为载体,教育、文旅两个部门应各行其责,深度合作,一起推动研学旅游更好地向前发展。

新闻短评:研学市场的良性发展,离不开行业规范的健全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从各方政策利好来看,推动研学游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

END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

编辑:覃颖

责任编辑:胡希 张祥

审核:谢双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特色浓、立体化、多功能……各地...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近期雨水充沛,位于山东济南章丘区的百脉泉迎来了丰水期,泉水群中的墨泉汹涌喷发...
酒业融合创新发展大会在贵阳举办 9月11日,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酒业融合创新发展大会在贵阳举办。300多位专家学者、酒...
首款低酒度畅饮型老酒“舍得自在... 文丨青兮 舍尽尘中事, 得观天外峰。 自随云卷舒, 在宇任西东。 上线即火爆!《酒眼观酒》从京东平台...
20分钟解锁啃爪快乐!我妈的香... "妈!再给我盛碗饭!"每当这道香辣蒜泥鸡爪上桌,我家饭桌总要上演抢爪大战。鸡爪在红油里裹着蒜香,轻轻...
泡酒选哪种酒泡效果最佳?揭秘泡... 泡酒,作为一种深受中老年人喜爱的养生方式,已经成为了保健文化的一部分。人参泡酒是其中的经典选择之一,...
古家百年酒业有浓香型吗 这是(li460220)整理的信息,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古家百年酒业有浓香型吗 谈到中国的传统酒类,浓...
在这场大会,茅台以“初心”回答... 激活酒文化的时代生命力,看茅台的“初心”实践 文 | 李霞 从仰韶陶甗的残香到商周青铜酒器的礼序,从...
枸杞泡酒的正确泡法,做法超简单... 枸杞泡酒,作为一种传统的家常泡酒方法,备受人们喜爱。其不仅能带来特殊的风味,而且在泡制过程中,还能够...
贵阳酒博会收官日:热闹非凡,酒...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9月13日,贵阳酒博会迎来最后一天,现场人气爆棚,热闹非凡。市民们穿梭于各个展位...
明天!走进芦台春,探寻“北方第... 北派酱香的价值正被更多人看见。 文|好酒地理局 从地理风土的角度来说,天津算得上是酿酒福地。 九河下...
大量上市!孝感人都爱吃 “秋风白露至,红菱香又甜。”9月7日,负责直播带货的朱湖文联委员正忙碌不停,向大家推荐:“朱湖红菱角...
原创 卖... 提到淄博,人们习惯把它和重工业基地和化工之城联系在一起。 但谁能想到,这里居然跑出来了一家消费级的黑...
印度馕坑烤 naan 饼香哭!... 本文聚焦印度馕坑烤 naan 饼这一极具特色的美食,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其独特之处。首先介绍馕坑烤 n...
预制菜之争:一边无定义,一边有... 这两天,关于预制菜的争论沸沸扬扬,据说还要对簿公堂。 其实,我们这块土地上几乎所有的争论都一样,大家...
5道家常菜,好吃到让你停不下来... 处暑过后,早晚风里都带了点凉意,胃口也跟着慢慢回来。不像夏天总想吃点凉的,这时候更盼着一桌子热乎菜,...
晚餐少吃碳水真能瘦?3个好处+... “晚餐别吃米饭,不然瘦不下来!”“晚上吃碳水等于存脂肪,最好全断!”—— 打开社交平台,总能刷到这样...
这6款超市“宝藏啤酒”,口感好... 在忙碌的生活里,还有什么比下班回到家,拉开冰箱拿出冰镇啤酒,配上可口的下酒菜,边刷手机边享受微醺时刻...
老辈人特爱的下酒菜,不是花生米... 老辈人特爱的下酒菜,不是花生米而是它,清凉软嫩,如今吃的人少。 在我的记忆中,老一辈人喝酒,他们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