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外国博主游中国视频,为何在海外大热
创始人
2024-06-06 01:30:57
0

世界经济论坛(WEF)近日公布《2024年旅游业发展指数》,中国是唯一一个进入促进旅游业发展前十名的发展中经济体,名列第八位。放眼排名前30的经济体中,高收入经济体占绝大多数。旅游业发展指数囊括有利环境、政策条件、基础设施、观光旅游资源、可持续性这五大维度的评估,并延伸出102项独立指标,可以说是对一个国家旅游状况甚至相关发展状况很全面的衡量。与此排名相呼应的是,近期不少外国博主到中国旅游感慨中国的真实面貌与西方舆论的刻画完全不一样,“没想到”“路转粉”等等主题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爆火。

对普通人而言,体验总是比指数更加直观。比如,有英国一家5口穿越中国旅行,深深着迷于中国的高铁、外卖快递等的便捷性,也有博主在广州被中国城市的现代化水平震撼、感慨深圳的未来感,还有博主落地中国后感叹“这是迄今为止留给我们最好印象的国家之一”等等。这些博主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中国和他们想象中的截然不同。他们在西方舆论和政客那里听到了太多关于中国的负面叙事,甚至他们出发前也有焦虑和不安,但是到了中国之后他们“吃惊”地发现这里很安全、很方便、很热情。

可以看到,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旅游,这样的视频内容正在变得越来越多,而且很受欢迎。如果说有什么“流量密码”的话,就是这些博主通过旅行这种最直接的方式来了解真实的中国,用亲身体验的反差感冲破了西方舆论的屏障和意识形态的隔阂,给很多人带来了关于中国的真实和新鲜认知。有博主介绍说,他们过去看待中国的视角非常狭窄,在学校里几乎学不到关于中国的知识,而来自媒体和政客的信息是:“中国在衰退,中国很危险,中国很邪恶。”当这些博主选择到中国实际走一走时,亲眼所见的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美丽的中国。

众所周知,尽管疫情已经结束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受西方舆论负面叙事和一些国家旅行警告以及航班数量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仍然停留在其国内舆论编造的迷影当中。实际上,跨境旅游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通过游客自身的感受来打破对某一个国家的固有印象甚至偏见。而这些旅游博主通过“vlog”“直播”等方式记录在中国的经历,又让他们的亲身感受通过互联网触及全球任意一个可能的角落,把打破偏见的力量呈几何数量地放大了。

我们注意到,这些博主的视频吸引到大量的跟帖评论,从内容上看,远远超出了一般旅游评论的范畴。大量网友批评西方媒体的扭曲报道,导致人们无法了解真实的中国。他们称赞这些博主能够冲出西方宣传的攻势,让大家看到真相。更有网友被成功“种草”,表示自己也打算亲自前往中国看看。还有网友感叹,“中国不是我们的敌人,无知才是我们的敌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博主实际上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过去这个职责很大程度上应该是由外交官和媒体来承担的,显然,一些国家的一些人没有把这项工作干好,甚至起了反作用。

刻板印象长期存在于不同文化群体之间,但现在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显然不能这么简单来解释。一些媒体和政客对中国的刻意抹黑和扭曲,给西方社会套上了一层靠谣言和话术包裹的壳膜。而这些博主从普通人的视角,用自媒体这种在传播形式上非常直观的形式,有效地戳破了这层壳膜,打破了传统滤镜,产生了文化上的震撼。如果说1个人说的尚且不具备影响力,10个人、100个人,来的人、说的人越多,涓涓细流就能汇聚成抗衡甚至压过对华谣言抹黑的洪流。

今年一季度,外国人来华数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3倍多,累计签发外国人签证证件46.6万人次,同比上升118.8%,免签入境外国人198.8万人次,同比上升266.1%。中国正在通过各种举措,不断为外籍人员来华提供便利。我们也欢迎更多外国朋友来到中国,谱写更多热气腾腾的中外往来佳话,发现更多活力满满的互利合作机遇。

世界经济论坛(WEF)近日公布《2024年旅游业发展指数》,中国是唯一一个进入促进旅游业发展前十名的发展中经济体,名列第八位。放眼排名前30的经济体中,高收入经济体占绝大多数。旅游业发展指数囊括有利环境、政策条件、基础设施、观光旅游资源、可持续性这五大维度的评估,并延伸出102项独立指标,可以说是对一个国家旅游状况甚至相关发展状况很全面的衡量。与此排名相呼应的是,近期不少外国博主到中国旅游感慨中国的真实面貌与西方舆论的刻画完全不一样,“没想到”“路转粉”等等主题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爆火。

对普通人而言,体验总是比指数更加直观。比如,有英国一家5口穿越中国旅行,深深着迷于中国的高铁、外卖快递等的便捷性,也有博主在广州被中国城市的现代化水平震撼、感慨深圳的未来感,还有博主落地中国后感叹“这是迄今为止留给我们最好印象的国家之一”等等。这些博主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中国和他们想象中的截然不同。他们在西方舆论和政客那里听到了太多关于中国的负面叙事,甚至他们出发前也有焦虑和不安,但是到了中国之后他们“吃惊”地发现这里很安全、很方便、很热情。

可以看到,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旅游,这样的视频内容正在变得越来越多,而且很受欢迎。如果说有什么“流量密码”的话,就是这些博主通过旅行这种最直接的方式来了解真实的中国,用亲身体验的反差感冲破了西方舆论的屏障和意识形态的隔阂,给很多人带来了关于中国的真实和新鲜认知。有博主介绍说,他们过去看待中国的视角非常狭窄,在学校里几乎学不到关于中国的知识,而来自媒体和政客的信息是:“中国在衰退,中国很危险,中国很邪恶。”当这些博主选择到中国实际走一走时,亲眼所见的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美丽的中国。

众所周知,尽管疫情已经结束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受西方舆论负面叙事和一些国家旅行警告以及航班数量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仍然停留在其国内舆论编造的迷影当中。实际上,跨境旅游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通过游客自身的感受来打破对某一个国家的固有印象甚至偏见。而这些旅游博主通过“vlog”“直播”等方式记录在中国的经历,又让他们的亲身感受通过互联网触及全球任意一个可能的角落,把打破偏见的力量呈几何数量地放大了。

我们注意到,这些博主的视频吸引到大量的跟帖评论,从内容上看,远远超出了一般旅游评论的范畴。大量网友批评西方媒体的扭曲报道,导致人们无法了解真实的中国。他们称赞这些博主能够冲出西方宣传的攻势,让大家看到真相。更有网友被成功“种草”,表示自己也打算亲自前往中国看看。还有网友感叹,“中国不是我们的敌人,无知才是我们的敌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博主实际上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过去这个职责很大程度上应该是由外交官和媒体来承担的,显然,一些国家的一些人没有把这项工作干好,甚至起了反作用。

刻板印象长期存在于不同文化群体之间,但现在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显然不能这么简单来解释。一些媒体和政客对中国的刻意抹黑和扭曲,给西方社会套上了一层靠谣言和话术包裹的壳膜。而这些博主从普通人的视角,用自媒体这种在传播形式上非常直观的形式,有效地戳破了这层壳膜,打破了传统滤镜,产生了文化上的震撼。如果说1个人说的尚且不具备影响力,10个人、100个人,来的人、说的人越多,涓涓细流就能汇聚成抗衡甚至压过对华谣言抹黑的洪流。

今年一季度,外国人来华数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3倍多,累计签发外国人签证证件46.6万人次,同比上升118.8%,免签入境外国人198.8万人次,同比上升266.1%。中国正在通过各种举措,不断为外籍人员来华提供便利。我们也欢迎更多外国朋友来到中国,谱写更多热气腾腾的中外往来佳话,发现更多活力满满的互利合作机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食美酒媒体|DQ新推出五常大... 时尚广州新媒体讯:有一种香气,根植于我们最深层的味觉记忆,那是属于大米温润而踏实的香。它通常与家、与...
原创 朱... 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明星的一举一动频繁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他们的生活仿佛被放大在显微镜下,然而...
企业培训营选在新加坡,才发现旅... 这是我们公司第一次将年度培训营搬出国门,选择了新加坡。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发现,原来一家旅行社能做的,不...
今年上半年,西藏自治区接待国内... 8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会上,西藏自治...
旅居大理 | 住进弥渡白崖古城...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红岩镇大营村,有一个历史文化厚重、田园风貌优美的村子——白崖古城村,这里是白子...
新加坡接待经验分享:旅行社不只... 在很多人眼里,旅行社的工作可能就是安排车辆、订酒店、规划景点顺序,像一份行程表那样简单。但在B端客户...
家庭自制美味肉酱的详细做法步骤... 在家里自制肉酱,一直是很多家庭厨师们追求的美食体验。无论是搭配意大利面、披萨,还是用来做三明治,肉酱...
以酒为笺,“锦鳞游”共书中泰金... 2025年恰逢中泰建交50周年,8月4日,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举办的“Spirits of Frie...
星空夜话|这5种家常菜营养不输... 人参是传统医学中的补益药材,基于其显著的养生功效,民间逐渐形成了“类参食材”的概念,将萝卜、秋葵、芡...
Gelato抹茶专门店:南通首... 当上海的Gelato 冰淇淋品牌在商场与街区之间激烈角逐时,南通如皋海阳金地城邦东大门的一家Gela...
经典混炖馅的详细做法与技巧分享... 在中国的传统美食中,馅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总是让人赞不绝口。无论是饺子、包子,还是各种糕点,馅儿的调配...
清新凉拌手撕鸡柠檬虾,鲜嫩多汁... 凉拌手撕鸡柠檬虾的做法分析1. 调制料汁步骤 1:碗中放入蒜末、白芝麻、小米辣。步骤 2:热油泼香,...
原创 为... 最近总被朋友追问:"为什么你做的酸菜鱼比饭店还好吃?"今天就把压箱底的秘方公开!金黄酸香的汤底咕嘟咕...
一城一味一夏天 一城一味 一夏天 夏日解暑吃什么? - SUMMER - 汪曾祺先生曾在散文《夏天》中写道,...
福州zui古早的中式茶饮,原来... 最近的外卖茶饮大战打得火热,每天都有点不完的券,喝不完的茶饮,市面上的茶饮品牌都快要认全了。 很多...
原创 立... 8月7日立秋,老话说“立秋到,贴秋膘”,这古训里藏着的,是身体对能量积累的天然渴望,如同大地开始悄然...
读创今日荐书丨如何看待餐桌上的...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 有没有哪种美食是恒久不变的? 我们的饮食和烹饪方式背后有何文化...
诗意中国丨农历六月 诗意中国丨...   农历六月,也称“荷月”。此时荷花盛放,亭亭净植,不染淤泥,不畏骤雨,是极具“节令之美”的象征。“...
文绮华:立足区域旅游合作,期待...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局长文绮华。受访者供图 在粤港澳大湾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中,澳门特区政府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