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红岩镇大营村,有一个历史文化厚重、田园风貌优美的村子——白崖古城村,这里是白子国故都、大理白族的关键起源地,有着新旧白崖城遗址、谷女溪、谷女花海、双龙潭等自然及人文景观,有着“谷女寺”的美丽传说和端午节“游百病”的习俗,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自然禀赋加上人文资源,让白崖古城村成了理想旅居目的地,不管是历史文化和民俗体验的爱好者,追寻健康养生、喜爱田园牧歌式生活的旅者,还是希望择一隅清净之地生活工作的手艺人,都能找到在此常住的理由。
村中街景
游玩步道
今年5月,陶瓷艺术家张迪的白子聿窑工作室举行了点火仪式,把来自各地的艺术家与陶艺爱好者吸引到了白崖古城村体验制陶、烧陶,张迪也成为将景德镇的陶瓷工艺带到白崖古城扎根落户的新居民。
制陶体验 (图源:弥渡县融媒体中心)
雯子是大理白子国文旅发展有限公司白崖古城项目的相关负责人,她介绍:“近期,我们通过整合资源,结合制陶技艺与白子国本土文化,设计了‘泥巴王国’研学课程,学生来到白崖古城,可以了解白子国的夯土技艺,动手制作泥砖、模拟房屋建造,课程还包括泥画、泥塑等与泥土相关的手作,老师会带着孩子们一起踩泥坑,亲近大自然。后续,我们还将加入茶道、香道、茶果子制作体验等综合文化业态,将旅居、研学作为发展方向。”
白崖古城村的文旅开发如火如荼,来自广西柳州的慧子,今年7月份自驾到白崖古城村后,开启了一边旅居、一边从事文旅工作的生活。短短一个月,她对村子迅速熟悉起来,看着各项工作一点点推进,她感到日子很充实:“之前,我在旅途中第一次了解到‘旅居’这个概念,当时就在心中埋下了旅居的想法,机缘巧合下来到这里,并入职了新的岗位,实现了边旅居、边工作的愿望。”
白崖古城村文旅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已经打造了鸟巢咖啡、半山民宿、荷塘餐厅、彩云书院等业态,由烤烟房改建的展馆免费向游客开放,展示了弥渡民歌、竹编、南诏和白子国的历史等不同板块。每到周末,附近的居民结伴到白崖古城村休闲避暑。
半山景致
谷女溪水可供饮用
红岩镇大营村党总支书记张建介绍:“每年春节,初一到初八,白崖古城景区游客络绎不绝。端午节时,我们当地有‘游百病’的习俗,周边居民沿步道行至半山处的谷女寺,饮大锅药,强身健体、祛除疾病,端午节当天白崖古城游客达几万人。”
端午节熬煮大锅药 (图源:弥渡县融媒体中心)
游客在谷女花海拍照游玩
在文旅资源基础上,去年十月开始,红岩镇开始着重谋划发展白崖古城村的旅居产业,与大理白子国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达成白崖古城村乡村旅居发展管理框架协议,以“集体+企业+农户”的模式推动旅居产业多元发展。投入旅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通过租赁、合作经营等方式,因地制宜发展空闲农房长租旅居,并加强联农带农机制,让村民通过收取租金、自主经营、房屋入股赚取分成等多种形式获益。
旅居院落
半山酒店
当地村民李勇和张小萍夫妻俩从2021年起,在进村池塘边利用自家房屋经营了一家餐厅,主推本地的土八碗。“我们家的饭菜食材新鲜,取谷女泉水、柴火灶蒸3个多小时,需要用餐的客人都会提前预订。”张小萍说,“今年,看到了白崖古城村发展旅居的前景,我们又将空置的房间装修出来,经营起了民宿。”
弥渡土八碗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 段苏航 马喆 弥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马素萍 周志
责任编辑 杨飏 刘自学
责任校对 罗秋旭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