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12月3日電 (葉惠端)梳理陳鶴翎的工作履歷,是一個有志女青年一路不斷超越自我、勇於探索並積極實踐的故事。
多重角色轉變
從小記者到女掌門人
陳鶴翎大學畢業後進入專業對應行業工作,曾是中央電視臺新聞工作者,多年的記者生涯隻是開始,內心向上的她轉戰熱門就業方向——考公。2011年,考公上岸後,陳鶴翎並未停下向前的腳步,“選擇成為更好的自己”的信念鼓舞著她。工作兩年後,她選擇繼續教育,赴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及美國西北大學讀研深造。
一次次的蛻變、超越自我,使陳鶴翎的能力得到提升。2014年,三十出頭的她辭去體制內工作,回到傢鄉全面接手傢族企業業務,成為福建永源釀酒有限公司法人、總經理,開始瞭她的第二條人生……

公司推出親手釀制一壇好酒,感受釀酒樂趣的理念,受到眾多傢庭青睞,圖陳鶴翎介紹公司的產品“親手釀”酒。中新網記者 張金川 攝
堅守前線
她力量的堅毅之美
從新聞、政務工作的前線奔赴企業發展的前線,工作性質產生很大變化。
在2012-2014年間,白酒市場情況低迷,二宜樓酒處於困難期,資金鏈緊張。陳鶴翎返鄉後第一時間全心投入企業復興中,在董事長陳毅華也就是陳鶴翎父親的戰略領導下,在最困難的時候帶領酒廠突破新的市場領域。二宜樓酒有如今的品牌影響力與陳鶴翎的付出密切相關!
在酒廠發展瓶頸期,沒有一味推銷白酒,而是開展“品質革命”,以行動實踐企業宗旨。早在2013年,陳父就做出在酒廠開設醬香型白酒釀造車間的決定,事實證明他準確研判瞭市場風向,但執行起來並非易事。
“要知道,當時二宜樓酒廠酒已有200口窖池,算是省內最大的濃香型白酒釀造基地,為維持微生物活性需要不停‘養’這些窖池,我每個月要批700萬左右的糧食單。”陳鶴翎稱,窖池是酒廠的核心重資產,要養窖池就不可停產,隨之酒廠存儲的原漿基酒也越來越多。

圖為位於華安縣湖林鄉的二宜樓釀造車間,工人們正在釀酒。中新網記者 張金川 攝
在資金難以大量調動的情況下,她與父親商量,協調各方面資產為企業發展“續航”,從資金周轉到技術攻堅到品牌運營,她親力親為,以她力量詮釋柔軟背後的堅毅之美。
當初為瞭能用百分之百的傳統工藝釀造出好白酒,陳鶴翎堅持采用坤沙工藝釀制醬香白酒,這是醬香型白酒的頂級傳統工藝,流程最為復雜、耗費周期長達一年、出酒率雖低但出酒酒質一流。
為瞭掌握工藝細節,讓釀酒的曲與糧食更好地發酵,陳鶴翎花重金購買大量優質酵泥,掌握制曲技術;還到安徽、四川、貴州、臺灣金門的酒廠等調研、學習,提升技藝,為酒廠發展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
從容實在
以匠心詮釋企業精神
“父親一直教導我,做企業要經歷時間的沉淀和考驗,急於求成會付出代價。”陳鶴翎表示,現今各行業內卷嚴重,都想速成,但穩紮穩打,耐住寂寞的工匠精神才是制勝法寶。
自小的耳濡目染,加上親身實踐與持續的學習讓陳鶴翎熟悉白酒傳統工藝,她認為隻有不變的匠心才能築起工藝技術以及新產品開發的變革之路。2021年,陳鶴翎重點實施白酒發酵槽窖泥制備技術改造項目,通過企業技術改造進一步提升白酒質量。如今的她,是一名“一級/高級技師”品酒師、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紅曲酒釀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福建省酒業協會第二屆專業技術委員會委員,自身創辦的“陳鶴翎釀酒大師工作室”榮獲瞭“2021年度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稱號。
獨行者快,眾行者遠。面對坤沙醬香白酒新賽道,陳鶴翎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從各方面加強釀酒技藝的培養與傳承。她通過傳、幫、帶,目前已培養“一級/高級技師”品酒師3名,“三級/高級技師”品酒師2名,“一級/高級技師”釀酒師2名,打造出瞭一支創新二宜樓酒發展的主力軍。陳鶴翎帶領這些技術骨幹們重點攻關“微生物發酵新型醬香白酒及其工藝研究”科技計劃項目,逐步實現瞭工藝技術的突破和創新。

越來越多人攜傢帶口,在二宜樓酒廠體驗“親手釀”,瞭解酒釀工藝,領略中國傳統白酒文化,圖為釀酒現場。中新網記者 張金川 攝
談及“二宜樓酒”品牌名稱由來時,陳鶴翎表示,“企業發展也要向世界文化遺產看齊,希望白酒釀造技藝,猶如華安二宜樓建造一樣,傳承工匠精神和傳統技藝,代代發展延續。”這是父輩未完成的事業,如今她接過棒,用生生不息的溫暖、用細膩而堅韌的智慧,帶領二宜樓酒繼續前行,向美而生。
10年來,在陳鶴翎總經理的打理下,二宜樓酒從突破困境到後來的漸入佳境,還被評為省農業龍頭企業、省高新技術企業等。十幾年前存儲的大量優質原漿基酒使他們贏得更大市場優勢,所釀白酒連續六年獲得酒類五省一市質量檢評金獎,曾入選2017年金磚國傢領導人峰會用酒,成為首批福建福酒冠標品牌之一。在國際首戰中,贏得2020年佈魯塞爾國際烈酒大賽4金5銀共9枚獎牌,成為當時中國獎牌總數第一的品牌。在今年的舊金山世界烈酒大賽,二宜樓酒也榮獲四金三銀的國際大獎。
初心不忘
帶動鄉村振興村民致富
回憶起父親當年放棄從政與房地產業機會堅持在老傢華安縣湖林鄉建廠的初心,陳鶴翎表示:“二宜樓酒廠早在1994年就落成瞭,當時其他縣區開出優惠條件,父親還是堅持回鄉辦酒廠,創辦瞭當時華安縣第一傢工業企業。父親辦廠的初心是帶動父老鄉親一起釀酒,發展傢鄉經濟,助力村民致富。”
正因不忍心看父親用心付之東流,陳鶴翎才更加堅定辭去體制內工作回鄉支持父業,全心全意打理酒廠。在自身工作經歷影響下,陳鶴翎深知鄉鎮企業該有的社會責任感,一心紮根農村為實現鄉村振興盡一份力。
“用心 勤勞 正能量”是當初陳父定下的企業價值觀。目前二宜樓不僅吸納當地200餘名村民就業,增加村民收入,還積極參與傢鄉愛心公益:在2019年,陳鶴翎被推舉為湖林鄉獎學勵志協會會長,帶領更多人加入暖心助學公益;今年8月21號,陳鶴翎心系桑梓,關心下一代,為傢鄉學子們頒發獎學金,傳遞正能量。
2021年,陳鶴翎當選漳州市人大代表,2022年還榮獲“福建省鄉村文化和旅遊帶頭人”稱號。
俯瞰酒廠,這裡青山環繞,九龍江北溪奔流而過,景致迷人,生態環境良好,已然成為華安縣湖林鄉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近年來,酒廠將傳統產業結合觀光旅遊,加快二宜樓酒文化觀光各項設施建設與開發速度,全力打造5A海峽酒都景區,現已成為集餐飲-服務-住宿-娛樂休閑於一體的現代化觀光旅遊工廠。陳鶴翎高興地說,隨著鄉村振興和文旅融合發展,越來越多人攜傢帶口,到華安的大山裡賞景品茗、酌酒聞香,在二宜樓酒廠體驗“親手釀”,瞭解神秘的酒釀工藝,領略中國傳統白酒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