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網記者黃麗春12月23日報道:寒風凜冽,天氣漸冷。一碗湯濃味美、熱氣騰騰的羊湯下肚,再來兩三片冒著香氣、肥而不膩的嫩滑羊肉,冬日的寒冷瞬時被驅散,整個人都振奮起來……今天上午,“2023上海灣區金山衛張橋羊肉美食文化節”在金山區金山衛鎮張橋村舉辦。伴著現場熱烈濃重的節慶氛圍,市民朋友們觀節目、品羊肉、逛展覽,一場以“羊肉文化”為引領的冬日滋補盛會正式拉開帷幕。


“我一大早就來瞭,這鍋羊肉湯煮瞭兩個半小時,裡面的整羊有80多斤。我們店就在馬路對面,嘗瞭覺得味道好,歡迎到店裡去吃。”興榮羊肉店的老板在活動現場架起一口大鍋,灶膛裡火焰熊熊,灶壁上“天下一品羊”五個大字特別醒目,他一邊盛著蒸騰著熱氣的羊肉湯,一邊招呼著排隊的鄉親和遊客們。




在這個臨時搭建的“美食體驗”區域,包括羊肉創意菜、金山嘴漁村特色菜、傳統小吃等在內的美食集錦,吸引瞭大量食客匯集。“羊湯鮮美,羊血嫩滑,羊肉煮得又酥又香,這種天氣喝上一碗,真是全身都舒坦……”在一片品贊聲中,“羊肉節”的氛圍感被拉滿。
活動開幕式上,主辦方根據前期評比頒發瞭“魚羊鮮美食創意賽”評選結果,來自金山區的10傢餐飲單位以張橋羊肉為主要原料,經過菜式的融合創新比拼,最終評選出瞭“最佳口味獎”“最佳創意獎”“最佳呈現獎”三種獎項,並推選出瞭10個優秀創意菜品納入非遺菜單計劃,今後將在鎮域各主流羊肉餐飲店鋪推廣。



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動開幕式上,金山衛鎮、金山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強豐實業有限公司還與上海市農業科學院舉行瞭簽約儀式。今後,上海市農業科學院與金山衛鎮將在羊場飼料配制技術、羊場疫病防控技術、羊場飼養管理技術、羊場繁殖技術等方面展開合作。在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的聯合推動下,雙方擬通過“羊肉消費”勾畫羊肉產業發展藍圖,以打造羊肉飲食一條街、羊肉熟食包裝產品和羊肉預制菜產品為主,吸引一批商戶和企業參與,並通過分期分類發展山羊規模化養殖,以企業帶動農戶集中規模養殖與分散養殖相結合的模式等,放大張橋羊肉的非遺效應,打造金山羊肉品牌。
事實上,近年來,金山衛鎮一直以“張橋羊肉”為文化名片,通過探索將文化和產業相結合,不斷推動鄉村振興,進而帶動農民致富增收。

據悉,作為金山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張橋羊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張橋村的“吃羊肉”習俗最早可追溯到明嘉靖年間,抗倭將領胡宗憲和戚繼光退敵前曾和當地百姓擺下軍民大宴,並支起大鍋十口烹飪羊肉,號稱“千人鍋”,以張橋羊肉犒勞軍士,一時間香滿金山衛,軍民歡騰。宴罷,眾將士頓覺熱血沸騰,氣力大增,便開拔合洲決戰。經過一番浴血拼殺,戚傢軍終於取得“合洲大捷”,一舉掃平倭患。張橋羊肉也因此聲名遠播。
近年來,張橋村在金山衛鎮的統籌指導下,深入發掘“張橋羊肉”文化資源,打造瞭150多平方米的張橋村非遺展示館,成為張橋非遺文化培訓展示的重要空間。同時,培育瞭羊肉特色飯店6傢,打造瞭張橋羊肉一條街,年消費山羊3600多隻。村內還成立瞭養羊合作社,建成瞭40.76畝本地羊養殖基地,年出欄肉羊近400隻,帶動周邊100多戶村民傢庭參與山羊養殖,讓文化價值成功轉化為經濟價值。


目前,金山衛鎮正在推動星火村、張橋村、橫召村、八字村、塔港村北部市級美麗鄉村示范片區有效聯動、錯位發展。以星火村在建的“水沐雲集”金山美食主題館為平臺引領,結合區域內“真唐芥園”“強豐實業”等食品生產類企業優勢,引入張橋羊肉、紅美人柑橘、善晨蜜梨、水果玉米等特色農副產品,打造集觀光體驗、購物娛樂、休閑度假、農業和食品文化宣傳等功能為一體的鄉村振興展示平臺。


而以此次張橋羊肉節的“羊肉文化”為契機,金山衛鎮以農文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進程也將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