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我國很多地區都迎來瞭降溫,雨雪,寒潮,大風等天氣,身邊很多人都感冒瞭,這其中不僅有小孩,還有不少年輕人。外界環境的變化是一方面的因素,不過還有很大一部分是我們身體的抵抗力受到瞭影響。在嚴寒的氣候裡,我們自身的免疫力容易下降,病菌感冒也就更容易找上門。所以說在冬天,要多吃一些有助於增強抵抗力的食物。

古人有雲:五谷以為養,失豆則不良。自古以來,豆類都是我們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類食材,在冬天更不能忽略瞭。豆類中含有豐富的營養,可以滿足我們的營養所需,有助於增強身體的綜合素質。正所謂“冬天吃3豆,少往醫院跑”,下面就來跟大傢分享3種豆類,數九寒天要多吃,別不懂。
紅豆

紅豆是一種食藥同源的豆類,在我國古代的很多醫藥名著中都有相關記載,是李時珍眼中的“心之谷”。其中含有氨基酸,糖類,纖維素,維他命C,B,以及鐵,鎂,鋅等元素,有助於補氣血,安心神,助消化,清血管,潤肌膚等。
推薦食譜:雜糧紅豆包

1、一半重量的面粉,再混合玉米面和燕麥片各適量,再加一點白糖,將粉類先混合勻。

2、接著我們用溫水將酵母充分溶解,倒進盆中攪拌至吸收,然後繼續用水將粉類攪拌成團,最後揉勻,用濕佈或保鮮膜包住盆口,等待成功發酵。

3、為瞭使紅豆沙的口感更好,我們最好提前一夜將其洗好泡軟,第二天放到電飯鍋裡,水量控制在1指左右,就像蒸飯一樣,將紅小豆蒸熟。接著調入紅糖,攪勻入味就完成瞭。

4、在包豆沙包之前,我們先在鍋裡加水,蒸屜和籠佈也放上,燒開水之後關火。面團上先撒點幹粉,整理到面板上揉到不再粘手。分成包子劑並搟薄,加入紅豆餡包起來。

5、確保籠佈為浸濕的狀態,擺入包好的豆包,蓋住鍋蓋,等十五分鐘左右,待豆包的體積明顯膨脹後,再用大火蒸十五分鐘即可。

黑豆

黑豆有很多的美稱,比如“豆中之王”,“腎之谷”。其所含蛋白質的比例在40%左右,此外黑豆中還含有大量的粗纖維,蛋黃素,維E,花青素,以及鈣,鐵,磷等,營養多樣且均衡,有助於軟化血管,補充腦力,預防便秘,烏發養顏,延緩衰老等。
推薦食譜:黑豆排骨湯

1、在準備煮湯前,提前把黑豆洗幹凈並用水浸泡到吸水膨脹。

2、適量的新鮮排骨,加一點食用堿泡一個鐘頭以上,沖洗幹凈之後先在寬水裡煮十五分鐘左右,將裡邊的臟東西煮出來。

3、另外起購,把排骨和黑豆放到裡邊,再準備幾顆紅棗,加入足量的飲用水開始煮,首先開著蓋子,用大火把水燒開。

4、接著我們將鍋蓋蓋好,轉為小火,燉兩個小時左右,使排骨,黑豆以及紅棗中的精華都融入湯汁,最後調入少許鹽加以調味,就可以盛入碗中享用瞭。

黃豆

俗話說“金豆銀豆不如黃豆”,黃豆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豆。其中含有大量氨基酸,異黃酮,膳食纖維,各類維生素,以及鈣,鐵,鉀,磷等,有助於保護心臟,延緩衰老,強健筋骨,增強免疫力等。冬天我們不妨常吃些黃豆以及相應的豆制品。
推薦食譜:黃豆燜豬腳

1、一小碗黃豆去除,用清水洗幹凈,然後繼續在飲用水中泡一個小時左右,把黃豆泡軟。

2、豬腳剁成小塊,放到盆裡,加一點白醋,淀粉,反復揉搓,接著再用清水沖幹凈。丟進寬水中,加料酒,薑片,煮出浮沫後撈起。

3、起鍋燒油,把豬腳倒進去進行反復炒制,這樣其本身的腥味也會隨著高溫而蒸發出去,一直炒到表面焦黃時,烹入一點老抽快炒上色。

4、把豬腳轉放到砂鍋裡,放蔥薑桂皮等香料,與砂鍋平齊的熱水,先將水煮沸,接著用小火燉一個鐘頭。

5、把黃豆倒進砂鍋裡邊,與豬腳攪拌均勻,補一些鹽到裡邊進行調味,繼續燉一個小時,豬腳和黃豆徹底軟爛入味,最後挑出各種香料,撒上蔥花,就可以上桌瞭。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如果您喜歡我的分享,歡迎大傢點贊,關註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