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油最不健康?提醒:這三類油盡量少吃或者不吃!
创始人
2024-05-29 19:45:12

原標題:什麼油最不健康?提醒:這三類油盡量少吃或者不吃!

美食當中小編覺得最不能缺少的就是油瞭,它是靈魂所在,不僅能讓口感酥脆、氣味變香,還讓美食更加的色澤潤亮。但是你知道嗎?吃油也是有講究的,可能你之前吃油的方式都是不對的,趕快往下瞭解吧!

油是人體必需脂肪酸和維生素E的重要來源,並能幫助食物中維生素A、維生素D等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利用。

所以烹飪時加適量油是有利於健康的,但是用油很有講究,量過多、選不對、用錯瞭,反會對健康有損耗。

那麼該如何科學用油呢?有哪些註意事項?有些食用油還真得勸您少吃,甚至不要吃!

1、這3類油不建議吃

隻要是質量合格的油都是可以安心食用的,但註意,這幾種油真的不建議吃:

1 開封超過3個月的油

很多人的固有認知當中,不管食用油開封瞭多久,隻要沒過保質期就都能吃,其實這個認知是錯誤的。

雖然說食用油沒過保質期,但是開封太久,會增加油脂感染黴菌的風險;而且如果沒有做好密封處理,油脂與空氣當中的氧氣接觸,會發生氧化反應,產生一些氧化產物。

進食含有微生物超標、黃曲黴毒素以及部分氧化產物的食用油,很容易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中毒反應,嚴重的還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大傢盡量不要食用開封超過3個月的食用油,平時盡量購買小瓶裝的油。

2 反復煎炸的油

生活中很多傢庭都有這樣的習慣,炸完食物之後,會用剩下來的油繼續炸東西,或是炒菜等。但反復煎炸的油很容易產生致癌物,如苯並芘、丙烯酰胺、雜環胺等,長期食用,會給健康埋下隱患。

另外,食用油反復使用的情況下,還會產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它不僅會導致發胖,還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老年癡呆等的概率。

3 一些小作坊的“自榨油”

有不少傢庭喜歡吃自榨油,認為這種食用油的口感會更加濃厚,味道也會更香。實際上,有些自榨油存在安全隱患。

早前有多個糧油店被查出自榨油黃曲黴毒素含量超標,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用的原材料有可能是已經發黴、變質的;另一方面是因為生產環境很差,機器也比較臟,而且還沒有經過精煉,無法徹底去除雜質和有害物質。

2 、不同的油類

營養、用法各有差異

1 均衡型食用油:花生油、米糠油、芝麻油

它們算是二等級的食用油。各種脂肪酸占比平衡,單不飽和脂肪酸(油酸)稍高。

①花生油,特別是初榨的花生油,能更大程度保留花生中的胡蘿卜素以及維生素E等營養物質。

【健康吃法】適合日常炒菜用,盡量還是避免高溫油煎和油炸。

②米糠油富含谷維素和植物甾醇、天然維生素,特別是含有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r-氨基丁酸,能幫助緩解焦慮情緒,控制血壓。

【健康吃法】耐熱性很好,炒菜、燉菜都可以。

③芝麻油中含有植物固醇、芝麻酚以及維生素E等抗氧化劑,能輔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健康吃法】適合用於涼拌、蘸料。

2 高亞油酸型: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

這些屬於高亞油酸型。主要是ω-6系列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同時含有維生素E和植物固醇以及磷脂等,這些物質都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作用,利於心血管健康。

①大豆油中還有豆類磷脂,有益於神經、血管、大腦的發育生長,還有α-亞麻酸,能幫助調節血壓。

【健康吃法】熱穩定性較差,最好隻用來低溫烹調,如做面點、拌餡。

②鮮榨的葵花籽油中還含有一定量的胡蘿卜素,可以預防夜盲癥、防止皮膚幹燥;另外,其中的多酚類抗氧化物質也是所有植物油中含量最高的,可以減緩油脂的氧化。

【健康吃法】蒸煮和一般炒菜,控制油溫,避免爆炒、煎炸。

③玉米油中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較高,尤其是維生素E的含量更是高於普通植物油,有抗氧化作用。

【健康吃法】燉煮為主,快炒需要控制油溫,避免過多油煙。

此外,像椰子油、黃油、豬油等飽和型油,雖然耐熱性好,適合煎炸,但不可食用過多,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3 、不管吃哪種油,都需牢記這三點

1 每日油攝入量:25~30克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烹調油每日推薦攝入量為25~30克,但調查發現,我國八成傢庭每天攝入食用油量超標。

推薦多用蒸、煮、燉、水滑、熘、拌、汆等少油的烹飪方式,同時少吃油炸食品。

2 控制溫度:150℃~180℃

不少傢庭習慣等到油鍋冒煙時再放菜,此時油溫已超過200℃,可能產生丙烯酸、苯等有毒物質。

烹調時,油溫應控制在150℃~180℃,鍋中放油的同時,可以把一根筷子插入油中,或放一小條蔥絲,當筷子、蔥絲四周冒出較多小氣泡時,就可以下菜瞭,也可以采取熱鍋冷油的方法。

3 容器:玻璃或者瓷質

在購買油壺時,最好選擇不透明的玻璃或者瓷質的,可以有效防止紫外線照射。且存放在櫥櫃等避光陰涼處,每次使用後要擰緊蓋子。

另外,油壺內的油一定要全用光後再倒入新的,且倒入新油之前要記得清洗,因為舊油和新油混雜,會加速新油的氧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别再乱买补肾品了!这颗十几块的... 秋冬季气温转凉,人体阳气收敛、阴气渐盛,此时正是调理肾脏的好时机。提到补肾食材,很多人会想到人参、鹿...
原创 冬... 冬日的甜蜜,就藏在一节节的甘蔗里。它们立在寒风中,却把最暖的甘甜,悄悄储存在每一节茎秆中。 老话常说...
这菜瘦子少吃,真的太刮油了!一... ⚬ 冬季餐桌的应季鲜味绝对少不了韭黄。 它是韭菜宿根在完全避光的环境中栽培出的黄化幼苗,简言之,是韭...
馄饨这么做,酥脆皮不破,连吃三... 美食君小时候特别喜欢吃馄饨,还依稀记得上小学时,学校门口有一家特别好吃的馄饨店,一碗1块钱,好吃到每...
叉烧有官方英文名了,还带粤语发... 在广式的餐厅里, 鲜虾云吞面鲜爽、菠萝油甜咸交织、 干炒牛河镬气十足。 最受食客追捧的当属 叉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