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崇尚
哈拉巴是豬身上的一個部位,很多小孩特別喜歡吃哈拉巴。我小時候也不例外,喜歡哈拉巴。哈拉巴不但容易吃,而且還好看好玩,就像扇子一樣,是肩胛骨。那為什麼叫哈拉巴呢?這是滿語,就好像說嘎拉哈是一個樣的,都是滿語,是動物身上的一個部位。
哈拉巴的肉可香,肥的少,瘦的多,特別好吃。可以蘸料吃哈拉巴,也可以燉酸菜。老人說,哈拉巴是運動較多的部位,是豬隻身上運動量較大的部位。所以哈拉巴特別香,營養價值豐富,有時要給孩子吃,對小孩是生長發育有好處。
哈拉巴酸菜,可以蘸蒜泥吃,可以伴隨大米飯一起吃,還可以是下酒菜。如果在酸菜裡放一些血腸,那就更有東北特色瞭。東北特色不僅僅有哈拉巴,還有很多像哈拉巴一樣的好吃的食品,隻有到瞭東北有能吃到新鮮的哈拉巴,在北京還真不好找到賣哈拉巴的。
長白山地區不僅是自然資源寶庫,也是文化資源寶庫。滿族等各民族生活在吉林大地,生活在松花江,這裡的文化是氣候的產物,是滿族生活習慣的多年積累形成的,又融合瞭闖關東文化。東北的小孩,愛吃肉,身體健康,盛產運動員。在松花江兩岸,產生瞭很多優秀的運動員,都輸送到瞭國傢隊。
東北三省,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再加上內蒙古一部分地區,文化相近,飲食習慣相近,都有吃酸菜的習慣。這是東北人一代又一代的相同記憶,是東北飲食文化中最為樸素普及的一個側面。東北的哈拉巴,好像孩子們小時的一個往事,能夠勾起不少回憶。
東北飲食文化,是應該大力挖掘的。就像哈拉巴,不但是滿族特色,而且特別是受到瞭小孩的歡迎,這樣的一個文化現象可以成為東北美食餐飲的一個亮點,從而使哈拉巴美食走向全國,以後的目標是在北京也能容易吃到哈拉巴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