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百年前的上海灘,都能嘗到哪些美味?超過百年歷史的老店,似乎比一般老店更有故事感。
01
老人和飯店
老人和飯店始創於清嘉慶五年(1800年),迄今已有223年的歷史。原名“人和館”,“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這個名字就來源於此。後因為1938年遷店址時有人又開瞭傢“人和館”,雙方打瞭官司又經過調解,各退一步,後開的改名為“新記人和館”,原來的人和館改名為“老人和館”。
老人和館最有名的要數豬油菜飯瞭,食用方便,味道也很好,因此一直受到廣大食客的喜愛。豬油菜飯耗工大、利潤卻不大,因此很多餐館都早已不再經營。另外,老人和的“手工吊糟”的手藝也是一絕,可以說是上海的糟鹵鼻祖,香糟泥混合五年陳花雕酒、桂花、香葉等香料,沉淀浸泡一夜,用特制紗佈過濾出汁,糟鹵的香氣濃鬱,還帶著點陳釀的香氣。糟雞、糟帶魚等招牌菜,咸鮮味美,糟香撲鼻。
02
一心齋
一心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3年,迄今已有110年的歷史。最開始以小攤的形式經營著,後來才開設店鋪,並且歷經百餘年的時間傳承瞭五代人,2015年一心齋清真菜點制作技藝入選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在上海老字號清真菜裡是唯一一傢。最近,在上海市公佈的2023年“上海老字號”名單中,一心齋也位列其中。
牛肉煎包和牛肉鍋貼,是一心齋的招牌。個大飽滿,煎得兩面金黃,油香撲鼻,咬一口外皮酥脆,內裡軟韌。經過店內獨傢配方調制的餡料,咸香多汁的肉餡,每一口都是滿足。除瞭牛肉煎包和牛肉鍋貼,還有醬牛肉和三黃雞也是食客到店內必點的菜品,醬牛肉酥嫩,入口咸香,三黃雞入口即化,雞油香濃鬱。此外,一心齋的“夏日四大件”——冷面、冷餛飩、刨冰、酸奶,也同樣受上海人的青睞已久。
03
喬傢柵
喬傢柵始創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迄今已有114年的歷史,以經營江南菜肴和傳統糕點為主。其前身是永茂昌湯團店,先後在上海南市喬傢路,館驛街、舊校場路等處開設分店。1937年從城內搬遷到陜西南路淮海路口,更名為“喬傢柵移址永茂昌”。
喬傢柵開創瞭“以點帶菜,菜點結合”的經營特色,店裡的菜品多次獲得各種榮譽。“八寶飯”、“甜咸粽子”、“細沙麻球”等十幾個傳統品種和創新品種曾多次獲得國傢商業部金鼎獎、上海市優質產品,以及被評為上海特色小吃。店裡的特色菜“紅燒河鰻”、“上海熏魚”、“特色鴨脖”獲得中國名菜金牌獎。而店裡的湯包、鮮肉湯圓、鮮肉鍋貼、縐紗餛飩獲得中國名點心稱號。如今的喬傢柵在繼承和發揚傳統工藝的同時,也在不斷的創新和發展。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