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饮界,有一位从黑土地走出的名厨,他凭借着对厨艺的执着与热爱,在灶台前坚守数十载,用一双巧手演绎着舌尖上的传奇,他就是中华名厨肖志光。
1976 年 7 月 28 日,肖志光出生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初中毕业后,怀揣着对烹饪的好奇与向往,他踏上了从厨之路,开启了与锅碗瓢盆相伴的人生。
1993 年,肖志光师从牡丹江人人大酒家的老师傅,专注学习冷菜制作。在那段日子里,他虚心求教,反复琢磨每一道冷菜的刀工、调味和摆盘,从基础的食材处理到复杂的工艺技巧,他都一丝不苟,渐渐打下了扎实的冷菜功底。
1994 年,肖志光来到勃利广文大酒家,担任凉菜师傅一职。此时的他,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各类冷菜的制作,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对菜品质量的严格把控,赢得了店内上下的认可。同年,他凭借过硬的实力考取了二级烹调师证书,这不仅是对他厨艺的肯定,更是他烹饪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97 年至 1999 年底,肖志光来到佳木斯,师从鲁菜大师学习热菜烹调。在这段宝贵的时光里,他全身心投入到热菜的学习中,尤其专注于抚远鱼宴宴席菜品的研究。抚远鱼宴以其丰富的鱼类品种和独特的烹饪技法闻名,肖志光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各种鱼类的处理方法和烹饪技巧,更领悟到了鲁菜 “精细严谨、原汁原味” 的精髓。他制作的抚远鱼宴菜品,色香味形俱佳,深受老板和顾客的喜爱,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厨师。
2000 年,肖志光在佳木斯中餐馆、饼中王工作。在这里,他对面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研究不同面粉的特性、发酵的技巧以及各种面食的制作方法,从传统的馒头、包子到精致的面点小吃,他都反复尝试,不断创新,让简单的面食焕发出别样的风味。
2001 年至 2010 年,肖志光回到七台河桃山区一江鱼馆从厨。在这近十年的时间里,他深耕江鱼菜品的研发与制作,推出了备受好评的江鱼宴。他擅长 “一鱼多吃”,通过不同的烹饪方式,将一条鱼的各个部位都发挥出最佳口感,无论是红烧、清蒸还是油炸,都别具特色。此外,他制作的杀生鱼、活鱼献礼等菜品,更是凭借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了一江鱼馆的招牌,吸引了众多食客慕名而来。
2011 年至 2014 年,肖志光被任职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七台河分局,负责后勤保障工作,担任厨师长一职。在这个岗位上,他不仅要保证菜品的美味可口,更要注重食品安全与营养均衡,为工作人员提供健康、放心的饮食。他带领团队精心制定菜单,合理搭配食材,让大家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能品尝到暖心又暖胃的饭菜。
2014 年至 2018 年,肖志光调任新疆龙煤集团餐饮部后勤保障部,担任部长。新疆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肖志光在工作中,积极融合当地的食材和烹饪风格,为集团员工打造出既符合大众口味又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他深知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和团队,确保餐饮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集团上下的一致好评。
2019 年至今,肖志光在七台河邮局任职厨师长一职,继续坚守在后勤保障工作的岗位上。他始终保持着对烹饪的热情和对工作的责任感,用心对待每一道菜品,关注每一位员工的饮食需求,用美味佳肴为大家的工作提供坚实的后勤支持。
2025 年,肖志光考取了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营养指导委员,这一荣誉是对他在餐饮行业多年来深耕细作的又一肯定。如今的他,不仅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厨师,更是一位注重营养健康的饮食专家。
数十载的从厨生涯,肖志光始终坚守着 “匠心” 二字,从冷菜到热菜,从鱼宴到面食,从地方餐馆到单位后勤,他在不同的岗位上都留下了坚实的足迹。他用对烹饪的热爱和执着,诠释着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也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烹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