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吃貨研究所
麻辣燙這一耳熟能詳的小吃,在絕大多數人心裡占據著一席之地。東北麻辣燙、川渝麻辣燙...... 不同派系的麻辣燙如同神仙打架一樣各有特色,也各有各擁躉。不過最近網上逐漸流行起甘肅麻辣燙,大傢曬出的照片著實讓人眼饞,評論區裡身在外地的甘肅人也紛紛表示傢鄉的麻辣燙才是最好吃的。
甘肅麻辣燙丨拍攝 呲呲
01
走進甘肅麻辣燙
/ 吃一口就忘不瞭 /
在甘肅的麻辣燙店,菜品一般是由竹簽串起,成捆擺放,1-2元一串,按喜好自取,選好一把遞給老板。各式各樣的食材,從新鮮的蔬菜到圓滾的香腸,一個個都被投入到滾燙的湯底中。
放菜的冰箱丨拍攝 呲呲
不一會兒,熱騰騰的麻辣燙就被店主熟練舀入碗中,食材浸透湯汁,再加上幾勺油辣子和小料,香氣撲鼻而來,飽吃一頓,又香又辣,快活!
在甘肅麻辣燙的世界裡,有兩個不可或缺的元素,那就是土豆粉和辣椒香。這兩者相互融合,共同創造出瞭獨特的甘肅麻辣燙。
剛做好的麻辣燙丨拍攝 呲呲
02
甘肅麻辣燙的靈魂
/ 土豆粉和辣椒香 /
沸騰的大鍋旁,老板將提前泡軟的乳白色粉條丟進熱騰騰的鍋裡,它們在湯汁裡翻滾幾分鐘後,就可以出鍋瞭。這種乳白色的粉條就是土豆粉,絕對稱得上甘肅麻辣燙的靈魂。
甘肅盛產土豆,其中又屬定西的土豆最有名。得益於復雜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土壤和氣候條件,定西非常適合土豆的種植生長,甚至有著“中國馬鈴薯之鄉”的美譽。定西所產的土豆黃燦燦、圓滾滾,那叫一個金黃鮮亮,也被人稱為“黃土地裡的金疙瘩”。
另外,定西土豆淀粉含量高、粘性足、融合性好,用來加工成粉簡直不要太合適。隻用土豆和水便可上勁,不用添加木薯淀粉、明膠等,經過浸泡、攪拌、過濾等步驟,再由手工切成條即可。
土豆粉丨圖蟲創意
這種粉條整體呈自然乳白色,久煮也不會渾湯,而且入口爽滑勁道,咀嚼間能感受到那十足的嚼勁。最重要的還是這種粉的掛汁能力,吃之前在湯汁裡浸泡一下,吸飽瞭麻辣燙中的鮮香湯汁,再裹以油辣子一同入口,那真是“辣、滑、勁、透、香、爽”全都有。
右邊是細的土豆粉丨拍攝 呲呲
就像牛肉面有二細、毛細、韭葉一樣,土豆粉也可以分為:細粉、韭葉粉和大寬等規格,充分考慮瞭食客的需求。
大寬寬粉丨圖蟲創意
而且,在甘肅的麻辣燙店也可以單點一份麻辣粉,分大碗和小碗,夾起一條下肚,香迷糊瞭!
單獨購買的麻辣粉丨拍攝 呲呲
在甘肅天水,還有一種手搟粉,也是由土豆淀粉制成。粉條煮開後會有點粗,但是浸入涼水後一會就變細瞭,透亮爽滑,韌勁十足。在天水,麻辣粉可以當做午飯和晚飯吃,可見天水人對手搟粉的熱愛。
天水手搟粉丨item.jd
在甘肅麻辣燙的調味中,辣椒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獨具特色的一大亮點。
初見甘肅麻辣燙,往往會被碗裡紅彤彤的辣子所震驚,嘗過之後則發現,甘肅麻辣燙雖看著很紅,卻香字當頭,是那種慢慢湧入味蕾的香辣。
紅彤彤的麻辣燙丨拍攝 呲呲
西北人喜辣,各傢都有自己的糊辣椒配方。將不同品種的幹辣椒磨成面,加上適量五香粉、鹽、糖、白芝麻等,最後隻需經熱油一潑,就能把鎖在紅辣子中的香味激發到極致,椒香四溢,辣味濃烈而不失層次感,瞬間把味蕾拿捏住,讓人一嘗難忘。
在麻辣燙中,油條、素雞、豆皮等易吸汁的食材,煮好之後伸展開來,再淋上去一兩勺秘制辣椒,一口爆汁,辛香入魂,辣而不燥,吃得人暢快淋漓,體驗著西北簡單、純粹又直給的快樂。
麻辣燙丨拍攝 呲呲
03
甘肅麻辣燙的點睛之筆
/ 湯底&小料 /
四川重慶麻辣燙多用牛油湯底,東北麻辣燙習慣以骨湯打底,麻醬的加入賦予湯汁靈魂,讓其變得香醇,講究的都是一個“濃鬱”。
甘肅麻辣燙講究的是一個“不糊嘴”,湯底不加牛奶,不放芝麻醬,不放糖,隻用肉湯或骨頭湯,這種湯料經過長時間的熬煮,再輔以各種調料,湯底幹凈不渾濁。
煮麻辣燙的湯丨拍攝 呲呲
最令人難以抗拒的還有它的小料調配。油炸花生米和榨菜粒伴著辣椒香,多種味道在唇齒尖纏繞跳躍,讓麻辣燙的味道更加豐富。蘭州也有一些店傢會加些酸蘿卜,非常解膩。
小料臺丨拍攝 呲呲
粉條的Q彈、調料的豐富、花生的幹脆、辣椒的香味……所有的味道都交織在一起,形成瞭一種無法言表的美妙滋味,也難怪一碗熱騰騰的甘肅麻辣燙,就能讓無數在外的甘肅遊子魂牽夢繞瞭。
麻辣燙和麻辣粉丨拍攝 呲呲
最後想說一下,每一傢麻辣燙店都有自傢的配方,味道其實是不一樣的。加上甘肅省東西狹長,所以各地的麻辣燙也略有差異。在醬料方面,近幾年比較火的張掖麻辣燙就在其醬料中添加瞭“甜面醬”,吃起來是甜辣的。在食材方面,不同地區還會添加當地的特色食材,比如在張掖高臺縣,會將面筋切成薄薄的條,然後放在麻辣燙裡;在湯汁方面,有的店湯汁少些,有的店湯汁多些。但每一種差異,共同撐起瞭甘肅麻辣燙的世界,成為西北地區美食地圖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