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記憶中的那份熱愛掛在心頭,那份巍峨的志向,那份不變的守候,這些都是那份執著的情懷。人常會感嘆,人生如戲,戲如生活。
劉仲華先生便是這樣一位鮮活的代表人物,劉仲華,1965年出生於湖南省衡陽市,他與中國茶的深厚感情,他對茶事業的無私奉獻,以及他為湖南農業大學所開創的茶學新紀元,都讓我們深刻體會到瞭那份生活中的茶味。
劉仲華
劉仲華先生,作為歷史洪流中最為璀璨的星辰,他將生活賦予瞭無盡的可能。劉仲華於1981年偶然進入湖南農業大學茶學專業,並自述“當時的我都快哭出來瞭”。本應就讀北大清華的苗子,卻因掛科的困擾而無奈選擇湖南農業大學果樹專業,最終被分配至茶學專業。但他並未因此氣餒,反而堅定瞭為中國茶業作出貢獻的決心。
少年劉仲華
面對現實,劉先生並未退縮,相反,他以勤奮學習作為迎接未來挑戰的底氣,憑著自己的努力與才華,最終從茶學碩士順利畢業,並紮根在湖南農業大學的辛勤耕耘中。1988年7月,劉仲華在湖南農業大學茶學碩士學位畢業,1991年6月留校任茶學系講師。自1993年起,劉仲華擔任湖南農業大學碩士生導師。
1997年,英國聯合利華公司向劉仲華拋出年薪值10萬英鎊的豐厚待遇,相當於人民幣150萬元,但劉仲華卻選擇堅守在湖南農業大學的講臺之上。他認為,培養更多專業人才遠比個人財富更為重要,這就是他堅守茶葉事業30多年的初心。2000年,劉仲華任博士生導師,成為中國茶學界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
劉仲華老師常說,學習與創新是人生不斷前進的驅動力。他鼓勵學生深入茶園、企業、工廠,成為茶葉方面的能手,懂茶識茶,造福農民,扶貧濟困。在他的帶領下,傳統的安化黑茶實現瞭復興,成為瞭農民的金色搖錢樹。
劉仲華老師與學生在實驗室
他開創植物資源工程本科專業,培訓來自22個國傢的茶葉深加工技術人員,使湖南農業大學成為中國茶葉生產工藝及植物提取物的人才搖籃,引領中國茶葉深加工從跟隨到領先的飛躍,以茶立教,以茶育人為核心,以茶惠民,以茶報國。劉仲華老師為夢想而努力,以無畏的奮鬥,定義他的時光。
對於教育,劉先生更是非常重視。他對學生要求嚴格,鼓勵他們深入瞭解茶產業鏈,鼓勵他們參與科研項目,培養學生對茶葉制作技藝的掌握。正是因為他的堅持,古老的綠茶煥發出新的生機,成為瞭茶農富裕之路的金鑰匙。劉先生用自己的影響,培育瞭一代又一代熱愛茶學的年輕人,使他們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高更遠。
談及對中國茶事業的貢獻,劉先生可謂是功不可沒。他始終秉持著茶學的藝術性與科學性的完美結合,致力於推動茶產業的深入挖掘與創新發展。在漫長的旅途中,他積極推動校企合作,幫助茶農學生提高技能,共同實現茶產業的轉型升級。
茶學專傢劉仲華與茶農在茶園
而對於安化黑茶這一產業發展過程中的裡程碑事件——帶來黑茶奇跡的科技背後的精英們,劉仲華先生更是被譽為神奇的科技魔術師。安化黑茶,這片由傳統黑茶固態發酵工藝技術轉化而成的茶葉,在20年間,實現瞭突飛猛進的產值增長,從起初的約2億元提升至目前的近220億元的輝煌業績。
劉仲華是安化黑茶科技化升級的推動者。他追求科技產業升級,帶領團隊熬過無數個須臾不休的夜晚,實實在在地改變瞭一個城市。
2012年,劉仲華因工作勞累過度而突發腦血管瘤,病情嚴重時仍在病房制作假課的PPt。盡管醫生認為其行為瘋狂,他仍堅持冒著生命危險參加安化黑茶文化節的報告會,為在場近千傢茶企解答疑惑。一個視茶事業如同生命的人。
有趣的是,劉仲華老師打破瞭大眾對農業專傢的刻板印象。無論何時何地,都可見他身穿整潔的西裝或襯衫,皮鞋閃耀,且有學生渴望獲得其同款服裝與皮鞋。不論工作到多晚,第二天的課程中,他總是充滿活力,嗓音洪亮,總是能夠以積極的態度向學生灌輸能量。正是這種形象,贏得瞭廣泛的尊敬與喜愛。
愛穿西裝的劉仲華老師
2019年11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是茶學專傢,主要從事茶葉加工理論與技術、茶葉深加工與資源利用研究,兩次獲得國傢科技進步二等獎。
2022年10月,劉仲華當選為第二十屆中央候補委員。2023年12月18日,劉仲華院士任湖南師范大學校長。湖南師范大學創建於1938年,位於長沙,是國傢“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國傢“雙一流”建設高校,教育部與湖南省重點共建“雙一流”建設高校。
總結起來,劉先生的堅守,不僅僅體現在茶產業的發展上,更體現在他對教學的熱情,以及對學生的關愛。他親身示范,言傳身教,永遠保持著對學問的熱忱。在他看來,學習與創新是人人生不息的動力源泉。在面臨人生重大的疾病侵襲時,他依然堅持工作,給予別人關懷。他的這份敬業精神,無疑形成瞭強大的吸引力,讓學生難以忘懷。
劉仲華先生的人生因茶而精彩,他對事業的熱愛,對學術的追求,對教育的負責,乃至他對生活的激情,無不讓我們的內心為之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