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又一波,今年對於泰國旅遊的熱議就沒有停歇過。
年初時,泰國力排眾議歡迎中國遊客回歸,博得瞭不少好感。不過待中國遊客紛至沓來之時,負面的話題也隨之而起,從貴到“玩不起”,到如今就連赴泰旅遊人身安全能否保障,也成為瞭社交媒體熱議的話題。
第一財經記者向多位近日赴泰的中國遊客詢問,大傢紛紛表示後疫情時代的泰國,安全形勢並無明顯變化。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士新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泰國旅遊的安全問題總體可控,泰國以旅遊立國,外界對其安全性評價總體上以正面為主。針對遊客反映的問題,泰國政府通常相當重視,反應快且執法力度強。
“噶腰子”?
第一財經記者查看瞭大量網帖和視頻,發現對於泰國旅遊安全問題的指稱主要集中於人口販賣問題上,如某些餐廳或營業場所是犯罪團夥佈置的陷阱,進入其中可能會被拐賣甚至“摘取器官”。
不過這些指稱中所提到的一些“消失”的博主在日前先後更新瞭視頻“報平安”。泰國國傢旅遊局成都辦事處在23日也向中國媒體回應,關於網絡流傳的所謂“泰國男模餐廳‘噶腰子’”等說法皆為謠言。
泰國作為東南亞的旅遊大國,通常是中國遊客第一次出國旅遊的目的地。第一財經記者在當地與一些中國網絡博主交談得知,他們中很多是平生第一次出國旅遊,在焦慮的情緒下,在異域產生一些誤解在所難免。
周士新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三年疫情後,中國遊客赴泰旅遊,從熟悉的環境來到不熟悉的環境,需要有心理建設的過程,有焦慮情緒是人之常情,但在網絡空間發表言論時,還應就事論事,避免簡單歸納現象得出結論,甚至是道聽途說傳播不實消息來博取流量。
泰國政府對於中國的網絡輿情也具有高度的敏感性。21日,泰國總理府發言人阿努查透露,近期在中國社交平臺上傳播的有關“來泰國旅遊不安全”的消息不實,總理巴育已在內閣會議上下令泰國旅遊與體育部就有關情況進行澄清。
泰國駐華大使館也於23日在微博發文表示,泰國高度重視中國遊客的旅遊質量與安全。其表示十分理解遊客對安全問題的擔憂,並請中國遊客放心,泰國相關機構高度重視此問題,同時也將采取相應措施,全力維護並保障遊客的安全。
周士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面對中國網絡的輿情,泰國方面感受到瞭壓力,在短期時間內快速反應,希望能夠盡快消除不良的影響,這也反應瞭泰國對於中國遊客和市場的高度重視和關註。
註意事項
對於中國遊客赴泰國旅遊是否真有安全性顧慮?常年在泰國普吉島擔任導遊工作的英蒂拉(Intira)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她從業多年,尚未聽說過有遊客遭遇人口販賣問題。
不過她提醒道,來泰旅遊確實要註意安全問題。他們日常接觸到最多的安全事故是涉水事故和交通事故。據她所知,在3月中旬,就有中國遊客在普吉島因潛水而發生意外的事故發生。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22日也在網站發佈“關於參與浮潛項目專項安全提醒”。其中透露,近期,個別來泰旅遊中國同胞在參與海島浮潛項目時遇險,最終不幸遇難。浮潛活動看似難度較低,實際具有較高風險性,每年在泰因浮潛遇難事故頻繁發生。
第一財經記者在梳理瞭中國駐泰國大使館的旅遊安全提醒後發現,正如英蒂拉所提醒的一致,涉水事故和交通事故一直是使館對於中國遊客提醒的重點。
對於交通問題,使館在2月13日刊出的提醒表述為,“泰當地路況較為復雜,車速較快,交通事故高發,請謹慎租用摩托車。車輛右舵左行,與國內交通習慣相反,請註意交通安全,過馬路務必小心。”
此外中國領事服務網表示,泰國社會治安狀況整體較好,安全形勢總體穩定。但泰馬邊境地區北大年、也拉、陶公三府安全形勢嚴峻,如無特殊需要,應避免前往上述三府。
上述三府位於泰國最南端,通常被稱為泰南三府,人口以馬來人為主。當地分離主義分子常以民用設施為攻擊對象,目的是破壞當地經濟、制造地區動蕩局勢,但當地並不是常規的旅遊區域,鮮有外國遊客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