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如果说外滩展现的是宏大的叙事,那么武康路则是一首需要慢慢品读的抒情诗。这条长度不过千余米的马路,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在梧桐树的掩映下,每一座老建筑都在低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武康路的魅力,首先在于它是一部立体的近代建筑史。从淮海中路一端步入,你的目光会立刻被那艘著名的“巨轮”——武康大楼所吸引。这栋由传奇建筑师邬达克设计的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犹如等待启航的舰船,三角形窗楣、红色砖墙与转角挑阳台,无不散发着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烙印。它曾名为诺曼底公寓,赵丹、秦怡、孙道临等文艺界巨擘都曾是这里的住客,让这栋建筑充满了艺术气息。
沿着武康路慢慢徐行,你会发现这条路满载着名人足迹与多样化的建筑风格。武康路113号是文学大师巴金的故居,他在这里写下了《随想录》,并曾幸福地描述此处的生活:“全身充满幸福的感觉”。武康路393号则是近代民主革命家黄兴的旧居,建筑本身融合了英国乡村式与装饰艺术派风格。此外,带有西班牙建筑风格的武康路40弄1号唐绍仪旧居、装饰艺术派与实用主义完美结合的115号密丹公寓(孙道临曾居于此),以及巴洛克风格繁复华美的395号世界社旧址,共同构成了一条精彩纷呈的万国建筑博览带。
然而,武康路并非凝固的历史标本,它更是一条持续生长、充满生活气息的街区。曾经的时髦,如今化身为新的“网红”注脚。在武康庭(武康路376号),由五座不同年代历史建筑组成的院落里,汇集了文艺范儿十足的花店、画廊、咖啡馆和设计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