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早上壕!
先看海外要闻:
贸易局势压制美股涨势,三大美股指盘中曾齐跌,标普和纳指惊险反弹,道指止步两连涨;收盘标普500涨0.40%,道指跌0.04%,纳指涨0.66%。
银行财报季开门红:财报优异的摩根士丹利和美国银行分别收涨近5%和逾4%;芯片指数反弹3%,AMD涨超9%,而英伟达盘初涨近3%后转跌;美国陆军公布开发核能计划后,核能股NuScale涨近17%;稀土矿股重挫,Critical Metals跌24%。
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收涨1.70%,奥瑞金种业收涨超36%,阿提夫控股涨超28%,新东方涨超10%,脑再生科技涨约9%。
黄金三日连创历史新高,首次盘中涨破4200美元,一度涨近2%;现货白银反弹超3%,期银再创收盘新高。
原油盘中涨逾1%后转跌,连续两日收创五个月新低。纽铜反弹失利,盘中涨超1%后转跌。
两年期美债收益率创一个月新低后转升。美元指数两连跌至一周低位;人民币中间价升破7.10,离岸人民币盘中涨超百点突破7.13。
微软签订140亿美元“欧洲AI云大单”,租赁11.6万块英伟达GB300 GPU。
贝莱德和英伟达达成协议,联手以400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运营商之一。
媒体曝光OpenAI“下一个五年规划”:新收入、新融资、新硬件支撑万亿美元算力支出承诺;Anthropic上线高性价比小模型Haiku 4.5,编程比肩Sonnet 4,今年公司营收有望90亿美元、力争明年翻近两倍。
国内重大事件汇总:
1、国务院以“强化标准引领保障作用,以标准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行第十六次专题学习。李强:强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赋能,系统推进标准制定修订。(新华网)
2、中国9月新增社融3.53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29万亿元,M2-M1剪刀差大幅收窄。
3、央行:加大对消费行业经营主体贷款支持力度,强化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作用。
4、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到2027年底,全国城市新增160万个直流充电枪,其中包括10万个大功率充电枪。
5、住建部等部门印发《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其中指出结合“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等工作,以需求为导向,推动以智慧多功能杆为主要载体的道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系统和城市云平台建设,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
6、新凯来旗下子公司首次向业界发布两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电子工程EDA设计软件分别应用于原理图和PCB两个领域填补了国产高端电子设计工业软件技术空白;全球首发了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带宽突破90GHz将国产示波器性能提升到500%。(深圳发布)
7、工信部部长李乐成在京会见美国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库克。库克:苹果将继续加大在华投资。
8、小红书市集双11开门红:48小时下单人数同比增77%。
9、11月1日起,内蒙古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
今日券商策略前瞻:
东方证券指出,市场探底回升,沪综指重回3900点上方,在三大指数中趋势最健康,而深成指、创业板指以及科创50,距离收复各自5日、10日线仍需不少努力。盘面来看,全天对沪综指涨幅贡献居前的个股不仅有农业银行、紫金矿业等红利股,也有工业富联、海光信息、中芯国际等科技龙头,尾盘果链与人形机器人相关细分方向后来居上,表明多板块协同反弹促使市场完成本次修复;但市场主角还并不是上述板块,而是经历了大幅调整的医药板块和大消费,目前阶段性价比较高,值得稳健投资者参与。
此外,市场还有一个重要外部变量就是人民币走势,中间价升至7.10元上方,为去年11月来首次,或许意味着人民币升值窗口逐渐临近,权益资产将受益明显。综合来看,短期市场经历外部利空扰动后有所修复,股指继续反弹概率较高,沪综指有望向四千点稳步前行,大科技依然是配置主流。
今日题材方面:
1、半导体 |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2025年下半年因芯片设计公司库存水位偏低、智能手机进入销售旺季,加上AI需求持续强劲等因素,晶圆代工厂产能利用率并未如原先预期有所下调,部分晶圆厂第四季度的表现更将优于第三季度,已引发个别晶圆厂酝酿对BCD、Power等较紧缺制程平台进行涨价。
点评:浙商证券认为,晶圆代工是芯片由设计到应用的最终落脚点,受益于国产算力基建爆发带来的先进代工需求提升,叠加成熟制程客户“China for China”策略转单,以及供应链安全要求带来的国产化诉求提升,晶圆代工国产化重要性凸显。从供应链角度来看,半导体设备是国内晶圆厂扩产的基础,同时整体国产化率仍较低,受制于海外出口管制规则约束,当前国内各半导体设备厂商正积极研发先进产品,缩小代际差距,国产先进工艺设备验证、导入节奏不断提速。
2、充电桩 |10月15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方案提出,通过持续健全充电网络、提升充电效能等促进电动汽车更大范围内购置使用。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点评:东方证券指出,当前常见的快充桩功率为60/120kW,并正向240kW快充、360kW超充和480kW超充发展,今年以来已有多家企业发布兆瓦级超充产品,但囿于大功率桩价格高昂、电网容量局限、建设标准不统一等因素,超充站推广进程缓慢。根据其统计,各地公布的2025年超充站建设目标合计约5000座,对应超充桩数量在万台级别,与2027年底10万台的目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3、双氧水 |据生意社10月15日消息,10月开始,双氧水厂家停车检修居多,供应趋紧,行情持续走高。截至10月15日,双氧水市场均价涨至890元/吨,涨幅超18%。
点评:据天风证券,国庆节前北方地区大厂就陆续停机,企业出货顺畅,双氧水价格重心上移,节后江浙地区新增检修消息释放,供应端放量继续缩减,市场宽幅上行,同时带动中部地区价格坚挺上行。下游主力需求支撑良好,月内造纸行业仍处传统旺季,企业新签订单多有增加,华中及西南地区新能源需求支撑强劲。此外Research Insights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双氧水市场规模约为14.8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21.1亿美元。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将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4、光子芯片 |据中证报报道,NTT Research联合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可编程非线性光子芯片,其成果已发表于《自然》杂志。这项重大突破允许在单一芯片上,实现快速切换多种非线性光学功能,彻底颠覆了传统光子器件“一设备一功能”的设计范式,将极大地拓展可调谐光源、光计算、量子计算与通信等领域的应用边界。
点评:根据市场分析机构预测,目前光子集成电路市场规模超过500亿美元。新技术有望解决行业面临的多项核心挑战:首先,通过生产单一的可编程芯片替代多种专用设备,可将研发与生产成本降低数个数量级。其次,芯片功能可在制造后进行编程修正,能够有效补偿制造瑕疵,从而显著提升大规模光路生产中极为严苛的良率要求。该技术在多个高增长市场展现出巨大应用前景。
今日有1只新股申购:
西安奕材:科创板,申购价格8.62元/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53.50万元,公司已发展成为中国大陆产销规模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六的12英寸硅片厂商。
再来看上市公司公告精华:
1、天普股份:停牌核查完成,股票复牌。
2、*ST正平:停牌核查完成,股票复牌。
3、三花智控:关于公司获得机器人大额订单的传言不属实。
4、恒铭达:拟以2亿元-4亿元回购股份,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人民币67.12元。
5、均普智能: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1.6亿元,用于智能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医疗健康智能设备应用及技术服务全球能力提升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6、数字政通: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0.5亿元,用于城市生命线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城市更新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城市治理人和大模型3.0及智能体行业应用项目、新一代城市级低空飞行运行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城市智能化数据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7、博苑股份:与当升科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固态锂电材料领域展开研究与技术开发合作,在固态锂电硫化物电解质产品原材料供应方面建立稳定的配套供应关系。
8、明新旭腾:收到某头部新能源汽车客户的定点通知,公司将作为客户的零部件供应商,为其新能源车型开发内饰材料。根据客户规划,此次定点项目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约人民币6.5亿元。
9、满坤科技: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7.6亿元,用于泰国高端印制电路板生产基地项目、智能化与数字化升级改造项目。
10、德明利:股东魏宏章拟减持不超过1.32%。
11、西部黄金:董事杨生荣拟减持不超过2%。
12、光华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9039万元,同比增长1,233.70%;第三季度净利润3412.6万元,同比增长962.19%。
13、硕贝德: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2836.86%-3203.96%。第三季度,智能穿戴天线等产品与国内知名AI眼镜客户的合作进入量产阶段。车载天线和线束业务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净利润实现数倍增长;车载天线取得某国际知名汽车厂商的全球供应商资质,线束业务获得国内知名汽车客户的电池包线束项目定点。
14、海光信息:前三季度净利润19.6亿元,同比增长28.56%;第三季度净利润7.6亿元,同比增长13.04%。
15、中科曙光:前三季度净利润9.5亿元,同比增长24.05%。
16、泰凌微: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约为1.4亿元,同比增幅约为118%。本报告期内,受公司前期在端侧 AI 产品和海外客户布局的持续投入,以及新产品超预期出货的综合影响,各产品线收入均有显著增加,其中多模和音频产品线增幅明显;公司海外业务继续快速扩张,境外收入持续增长。